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

丘橓所奏之事,立即傳遍朝野。

真相是朝廷派出的御史呂毓昌在歸德府上,查出河工貪腐之案,被府同知買通其下人所害,歸德府知府命仵作僞造其自殺,以此爲結論上報朝廷。

至於其他還有知情不報,有貪污河工銀犯事官員。

其中有在河道衙門,布政司,按察司,御史任職官員,還有萬曆十年十一月後從河南調任至他處的官員。

一共一百二十五名官員涉案。

其中二品以上官員兩名,河道總督李子華,現任右布政使董汝漢。

三品以上官員三名,原河南按察使(已致仕),河南道參政,大梁道參政方進。

四品至七品官員三十九名,河南沿河州府縣官員,甚至監察官員大多在列。

天子從初期的震怒,怒不可遏,待得知這麼多官員涉案後,則是成了一臉懵逼。

於是天子下令刑部左侍郎(刑部尚書潘季馴被彈劾回家)主審此案,兩日後刑部左侍郎上表稱疾。

天子又命大理寺協理此案,大理寺卿上表年老告致仕。

天子聞言震怒,這還有沒有王法了,各個都怕得罪人,不敢擔當。

刑部,大理寺推託,三法司只剩下一個御史臺。

御史臺里老成持重的官員紛紛推託,倒是有一羣愣頭青口口聲聲的要殺盡貪官,整肅官場,但他們這麼說,反而不敢將此案交給他們去辦。

天子當下氣不打一處來,刑部,大理寺,御史臺都在推脫,沒有一名官員敢出面任事。

好,那就給朕一起幹活!一個也不準逃。

於是天子下旨三法司會審!

如此案子方有人辦,但三司官員湊在一起,足足審理了一個月,仍是沒有任何結果。

天子本想他們羣思羣議,拿出一個決定來,但卻成衆官員推諉扯皮之處。

而其間無數人或出面,或請託,在三法司官員那替人說情。

與其同時丘橓的名聲,也有一天一地的變化。丘橓奏章剛上時,讀書人是一片叫好,認爲其有風骨,不愧是嫉惡如仇,眼睛裡摻不得沙子的好官。

但風向後來立即有了變化,如之前丘橓所彈劾的官員,就有不少人在這時喊冤叫屈。

特別是他主審張居正案,籍沒張家之事,被拿出來說。他逼死張敬修,以及辱及張家女子,欺負孤兒寡母之事被公之天下。

最重要是他言之鑿鑿說張居正貪污了兩百萬,但最後抄家只得二十萬兩,甚至連寄髒的曾省吾等三名官員家裡都抄了,結果也還不到二十五萬兩銀子。

但丘橓仍覺得自己沒錯,不僅沒有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反而怪當時湖廣官員縱容包庇,使得張家從容轉移財產。

此事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然後就有官員上表說丘橓,在抄沒張居正家中所爲,並質疑丘橓如此酷吏,那麼他在河南辦案,是否真的過苛?

此表一上,李植等當初彈劾過張黨的御史們坐不住了,當場上奏章維護丘橓。

於是朝廷上奏章往來,成了一場罵戰。但是這一次輿論都不站在,主持清算張黨的李植等御史這一邊。

追究當初丘橓抄沒張家的奏章絡繹不絕,與李植等御史形成罵戰。

申時行府上一時間車馬不絕,官員們都上門求申時行出面,在天子面前保下河南官員。

就在這時,林延潮的奏章抵京師。

林延潮奏章彈劾原歸德府知府,同知主謀了御史被刺之案,河道衙門監督不利至河工敷衍,除此二處外,於河南道其他官員一字不提,等同於保下了這些官員。

林延潮奏章一上,本是磨磨蹭蹭一個月多的三法司會審官員立即精神抖擻,馬上有了結論。歸德府知府,同知爲首犯,但河道衙門,及其餘官員雖有失職之處,卻並非大罪。

於是天子召三輔臣議事,最後商議此案。

當時議論經過外人不得而知,只是後世申時行所撰的文章中窺得一絲半點。

天子召三輔臣至乾清宮暖閣問道:“河南大災,小民不得安生,其罪乃關於吏弊,或是朕德不修?”

申時行對道,臣等竊見近年以來,並非河南一地,各處奏報災傷,如陝西亢旱、江南大水、江北又有蝗蟲。但河南黃河沖決,委的災傷重大。皇上聖德方隆,豈宜有此?這是臣等奉職無狀所致。臣等自當痛加修省外,整治吏弊。”

天子容色稍寬曰:“丘橓參劾河道官員貪墨,不恤百姓。這些官員當如何處置?”

申時行對道:有司爲民父母,若是貪贓壞法,百姓不得安生,自當問責有司。臣有等一得之愚,眼下河南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嚴懲貪官污吏並非治本之道,若要救百姓,平息民怒在於蠲免賑濟。”

天子道:“太后說憨山大師有言,朕即位以來,雖是天下太平,但對官員懲罰不免太重,昔日張江陵之案,因言官彈劾不休,牽涉太多官員,官員們人心惶惶,以至朝綱動搖,故而天下才有這麼多災害。朕反思再三,打算恩撫天下。”

申時行道:“聖見高明,深切時弊。臣等不勝仰服。容臣等撰擬手敕,上請聖裁施行。”

天子道:“可。”

於是申時行退下後擬旨,天子御覽後昭告天下。

謀害御史呂毓昌的三位奴僕,僞造假證的仵作等一律秋後問斬。

指使殺人的原歸德府同知,勒令自盡。

包庇縱容的歸德府知府籍沒家財,刺配流放遼東,遇赦不赦。

右布政使董汝漢調廣東右布政使。

河道總督李子華等其餘官員盡數罰俸。

被殺御史呂毓昌追贈參政銜,以三品官之禮下葬,朝廷於其家鄉表彰其忠節。

丘橓破案有功,增俸一秩,林延潮稟案情有功,賜銀百兩。

最後天子重申,不許言官再拿張居正案說事,御史李植,江東之,羊立可等盡罰俸一年。

但官員得得失失,並非如此簡單,這一次申時行與言道的交鋒,最後言道敗北,申時行大獲全勝。申時行保住了相位,贏得天子信任,並博得寬大之名。

而丘橓雖被天子嘉獎,但遭衆官員彈劾下,清名盡毀,向天子請求辭官。

天子准予致仕。

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五十八章 質疑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二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
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五十八章 質疑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二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