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

卻說沈惟敬抵至漢城敵營不過兩日即是回來了。

林延潮幕下官員都是奇怪,這是怎麼回事。

衆人再見到沈惟敬時,對方倒是神采奕奕,精神煥發,全身上下毛都沒有少一根。

只是同去的五名使團只回來了他與吳幼禮二人。

衆人奇怪,沈惟敬是如何全身而退的,但見沈惟敬淡淡道:“汝等視倭寇大營如何險夷,吾卻視如平地。”

“那倭將小西本欲責我,但吾卻質問他,萬曆二十年八月二十九日,我與汝約定,朝廷已許汝小國通貢,則日,朝兩國通好,且貢道於日本,朝鮮間往來。然後汝等五十日內將撤出平壤!”

“但哪知汝等卻仍佔據平壤,與朝鮮爲敵,侵奪其地。故而吾大軍不得不攻破朝鮮,以彰天威。若是汝等遵守約定,我大明豈會興兵討伐?完全是汝等自取其辱!吾一席話下,倭將小西頓時無言以對,當場向吾賠罪!”

衆人一聽心道,倭將小西竟然如此好糊弄不成。

平壤之戰前,明朝詐言是沈惟敬議和的人馬趕來,打了倭軍一個措手不及,平壤倭軍幾乎全滅。

沈惟敬這說辭也能忽悠了小西行長,只能說這忽悠手段太高超了。後來林延潮細問吳幼禮方知原來沈惟敬怕小西行長砍他腦袋賄賂了一筆錢,這才見到面。

這筆錢當然是由石星這個冤大頭買單。

而當時談判過程也很不順利,倭將數度恐嚇要殺了明國使者以祭平壤戰死的倭寇,最後倒是沈惟敬與小西行長你來我往不知說了什麼,這才穩定局面。

林延潮明白必然是小西行長等倭寇不肯放棄和談的期望,對於他們這些關西大名而言,最重要是打通與明朝的貢道,若是兩方能夠進行海上貿易,那麼必然是賺得盆滿鉢滿。

當然這或許也是豐臣秀吉的打算。

然後沈惟敬稟告說小西行長派了兩位使者前來面見林延潮,一名是武將名叫小西飛,一名則是僧人玄蘇。

林延潮對二人略有所聞,這位稱作玄蘇的僧人,是豐臣秀吉的外交僧景轍玄蘇,直接授命於豐臣秀吉,而並非是小西行長的部下。

這玄蘇是法號,而景轍是字,此人其父是河津隆業,曾任京都東福寺住持,而此人乃臨濟宗中峰派的僧人。

至於小西飛則是內藤如安,內藤如安是小西行長部將,出使時承襲其姓,官職名爲小西飛驒守,明國與朝鮮史書上不知其名誤記爲小西飛。

內藤如安代表小西行長,而玄蘇則直接代表豐臣秀吉,算是一個有分量的談判對手。可見小西行長是個實誠人,對議和充滿誠意。

如果小西行長也派個只能代表自己的‘沈惟敬’來,林延潮估計就要……

隨便提一句,鬼子這個民族做事的認真,可謂一直以來。事事目的性極強,但有時候過分的認真,反而會壞事。

而明朝呢?官場上下講得是水至清則無魚的哲學,這套哲學的核心就是忽悠!沈惟敬忽悠石星,但石星不知道沈惟敬忽悠嗎?他心底是點明白,但最後也跟着忽悠皇帝。皇帝難道也不明白石星有的地方忽悠他嗎?估計也是有些明白。

最後要不是紙包不住火了,估計還會繼續忽悠下去。

正當林延潮要談判時,卻遭到了幕下的一致反對。

原來劉黃裳,於仕廉一致認爲倭國妖僧必有妖法!此來必定是對林延潮圖謀不軌。

所以不可親見!

而且不僅不能親見,還要多備穢物,請方士坐鎮,以備不測。

面對手下的一致勸說,林延潮也是‘驚詫’了好一陣,最後還是‘力排衆議’接見這位倭國使者。

於是在車輦館內舉行第一次明日高層正式會談!

玄蘇穿着一身玄色的僧人,頭戴一頂四四方方的僧帽,正恭恭敬敬坐在林延潮面前,至於玄蘇身旁則坐着內藤如安,他與一般日本武士沒有區別,唯獨是脖子上掛着一個小金屬十字架。

坐在林延潮身側的劉黃裳,於仕廉一直盯着內藤如安,他們都認爲這可能是妖僧法器,暫時放在內藤如安那的,對方很可能隨時拿出對林延潮不利。

雙方席地而坐,林延潮與玄蘇面前都擺着一張小桌,上面都鋪着紙筆。

很顯然這是一場的筆談!

玄蘇對林延潮說了幾句倭語,雖說閱片無數,但日語仍是二把刀的林延潮大約聽出來是客套寒暄如此。

然後玄蘇提筆寫了一行話,由內藤如安奉上交給於仕廉,於仕廉看後臉色變了變,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將紙交給劉黃裳,劉黃裳看後滿臉怒色,欲言又止後交給林延潮。

林延潮展開一看但見上面寫着:“沈遊擊爲何不參與此議?”

林延潮感覺是被人抽了兩耳光般,但見玄蘇是滿臉認真的樣子。

等確認了這不是一等挑釁後,林延潮耐心提筆寫道:“爾等對大明皇帝有什麼訴求與我說也是一樣。”

玄蘇見信後立即寫道:“沈遊擊是關白,小西攝津守最信任的官員,之前我們有着愉快並良好的談判,我們堅持沈遊擊必須在軍判的現場!”

玄蘇寫完雙手叉胸,閉上雙目大有沈惟敬不在就不談的樣子。

劉黃裳,於仕廉都是大怒,他們此刻總不能說沈惟敬級別不夠吧。

倭國那時候已經是‘禮崩樂壞’,下克上盛行,應仁之亂後京都裡的一品公卿幾乎窮得去討飯,武士要謀什麼官職只要錢給足了都能亂喊。莫非對方心底也是以爲林延潮如此年輕,這禮部尚書是花錢買來的吧。

真是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啊。

林延潮擺了擺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然後寫道:“玄蘇大師,沈遊擊是奉我之命前往貴方談判。另外身在名護屋的兩位明國使者,也是由我派出的!”

玄蘇用眼飛快瓢了一眼桌上的信後,稍稍動容然後放下手提筆寫道:“什麼名護屋的明國使者,貧僧從未聽說。至於沈遊擊當初不是奉了貴國兵部尚書之命?”

林延潮微微一笑,儘管沒有得到林材,陳行貴的消息,但局面已是扳了回來道:“吾乃大明禮部尚書,在朝堂之中位在兵部尚書之上!”

玄蘇與內藤如安對視一眼,然後一併下拜說了幾句話,然後於書信上寫道:“不知禮部尚書的尊威,請恕小僧失禮。”

林延潮點了點頭,當即兩邊展開了交流。

而於此同時平壤,一間朝鮮官舍之中,光海君正默然坐着,而他面前領議政李山海,左議政柳成龍,右議政尹鬥壽,吏曹判書李山甫,兵曹判書李恆福一併列於他的面子。

“啓稟殿下,據說明朝使者已與倭寇達成秘密協定,眼下已是派出僧人玄蘇趕到車輦官面商?”李山海稟告道。

“此事可以確認嗎?”

“可以確認,車輦館那邊已是明確地回覆我們了。”

光海君道:“可知明國與倭國談判的內容嗎?”

“據傳聞明國決定答允倭國以大同江爲界,瓜分本國的條件!”柳成龍出聲道。

光海君聞言握緊了拳頭:“真的如此嗎?明國可有一點將我們放在心底?”

李山海道:“啓稟殿下,臣以爲這並非明國天子的意思,而是出自明朝使臣林延潮之見。他從一入本國起,先是以分國脅迫我們,意圖就是要我們以割讓大同江以南的條件爲交換!”

柳成龍道:“據松本大師回報,風聞此人早與倭國溝通,有與倭國通商之意,而明國與倭國通商必然擔心本國的反對,所以這一次他入朝鮮以來事事咄咄逼人。”

光海君沉思了一會道:“明國使者如此作爲,我們定然不能坐視不理,那麼依幾位的意思,現在當如何辦?”

“首先我們應當派出得力的官員入京師,將朝鮮的情況稟告給明國天子,陳述我們朝鮮情況。”

“你是說越過明國使者,直接稟告明國天子?”

“是的,”柳成龍道,“聽聞兵部尚書石司馬與他不和,而石司馬對本國一向友善,我們可以說動石司馬來反對此人,甚至將他調回京師,換一名經略來。”

“這是下策啊!”光海君不由言道,“不論成敗如何,就是成了,恐怕這一來一去又要拖延多少時日。”

李山海道:“臣還有一個辦法。”

“領相請說!”

李山海道:“我們必須改變明國使者的主意,必要的時候必須死諫,讓對方看到我們朝鮮君臣的決心,此事需要我們衆人一併出面,迫使明國使者改變議和的決斷!”

光海君點點頭道:“孤明白了,既然如此孤義不容辭,與各位一起說動明國使者,就算折辱於他的面前,也要保住我們的千里山河,這是祖宗留給我們基業之地,絕不能丟去一寸!”

光海君雙拳緊握慷慨陳詞,朝鮮衆大臣們聽了他這一番話後,不由一併從心底道:“殿下英明!”

當即就在明日第一輪談判之時,光海君率着幾十名朝鮮官員從平壤趕往車輦館,打算用一等另類逼宮的辦法,迫使林延潮改變主意。

Ps:明日有更!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零五章 歲初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六十章 道統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八百八十六章 局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第七十三章 講會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三十章 奇才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零五章 歲初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六十章 道統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八百八十六章 局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第七十三章 講會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三十章 奇才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