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

萬曆八年五月十六,上諭下達內閣、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諸衙門,表示皇帝純孝,今年將親祭穆宗先皇忌辰,拜謁昭陵。

着調東閣大學士許國、左都御史王國光、禮部尚書潘晟、工部尚書魏學曾伴駕隨行,參贊典禮;着調翰林院修撰高務實奉駕隨行,參贊祭詞。

命潞王翊鏐監國,內閣四輔臣爲居守大臣,內閣及各衙門一應事務照常如儀。如遇急務,可請兩宮皇太后及潞王決斷,並報行在知曉。

上諭傳至翰林院,翰林院上上下下看高務實的眼神都不對了。

想想看,陪同皇帝出行的四位大臣,有閣老一人,有總憲一人,還有部堂兩人,四個人負責“參贊典禮”,也就是安排各項儀式。

除此之外,伴駕隨行的文臣就只有高務實一人了!

參贊祭詞也就是負責寫祭詞,這個活兒……說實話,翰林院這些學霸們誰寫不了啊?還非得這位六首狀元纔有這個能耐麼!

可是沒法子,皇上心裡就認準這位了,誰讓人家給皇上做過十年伴讀呢?這份際遇,大明開國兩百多年,怕也就這一位了,羨慕都羨慕不來。

有人私底下議論:就衝皇上這份信重,高修撰怕不是十年入閣的節奏?

但也有人反對:皇上信重看來是錯不了,可是入閣畢竟要經過廷推,高修撰原本的優勢除了考得好,就是年輕,可是年輕這一條在廷推的時候,可未必真是優勢啊。

想想看,十年之後高修撰纔不到而立之年,內閣的閣老們和九卿各官都是什麼年紀,讓他們廷推同意這麼年輕的一位閣臣入閣,要不得幾年不就做首輔了?三十幾歲的首輔,那他要是不犯大錯,一直幹到致仕,這首輔難道要做三十幾年嗎?那誰受得了!

不過,私底下議論歸私底下議論,大家還是紛紛來恭喜高修撰,那模樣彷彿高務實明天就要做元輔了一般。

高務實本來也沒料到這一點,但此時也只能一一含笑謝過,又不斷地謙遜,說皇上無非是不知諸位的斑斑大才,將來有機會,自己一定會在皇上面前介紹諸位的才幹云云。

總之就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至於有沒有人信,他高修撰就管不着了。反正就是溫言在口,大棒在……哦,大棒還是先收了吧,暫時好像還用不着。

蕭良有和王庭撰當然也很羨慕,不過他們的心態比其他翰林們要好,最起碼現在高務實在翰林官中只有兩位同年——就是他們倆了。

至於其他同年,留京的已經開始觀政,授了外官的已經奔赴各地,而過了館選成爲庶吉士的那批“半路修仙”者們,雖然已經進了翰林院,但他們還要面臨差不多三年的學習才能正式授官,現在可幫不上高修撰什麼忙。

現在能幫上高修撰的同年,就只有他倆,這可是個好機會——尤其是高務實既然要奉駕隨行,陪皇上去祭奠穆宗皇帝,那麼纂修工作就會耽擱,這個時候可正是他倆展示能力的時候。

只要纂修進度沒有因爲高修撰不在而延遲,雖然皇上多半不會知道,但高修撰回來肯定會知道,到時候肯定得感謝他們這兩位同年的辛苦。他們兩人都很實際,知道就憑他們這點資歷,要讓皇上知道他們,那是難如登天,可是隻要獲得高修撰這位同年的認可,他們的名頭傳進皇上耳朵裡不就是遲早的事麼?

如果高修撰是一般人,他們或許還要擔心他會不會因此嫉賢妒能,但他高修撰不是一般人啊,他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根本看不到有被取代的跡象,他嫉賢妒能幹什麼?

蕭良有和王庭撰心裡清楚,高務實現在只會擔心幫手不夠,根本不會擔心他這一科的進士有人能取代他的聖眷!

這就是機會啊,這種機會不抓緊豈不是傻?

所以當高務實帶着歉意地跟他們說,“這段時間要辛苦二位年兄了”的時候,兩人連連客氣,說不辛苦不辛苦,他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保證不落下太多纂修進度。

五月二十,皇帝鑾駕出發,潞王領銜內閣及各部院文武大臣在西直門送別,高務實作爲奉駕隨行官員,也隨同鑾駕出發。

當然,除了他本人之外,還帶了二十來個家丁隨行,其中順天府大興縣生員侯拱辰也扮作高家家丁隨行。

皇帝出行當然是乘龍輦,四位大臣也都有自己的綠呢大轎,惟獨高務實品級不夠,不能乘轎,只好騎馬——其實這些規定現在已經有些鬆弛了,但再鬆弛也沒鬆弛到當着皇帝的面都不當回事的地步。

比如隆慶二年的時候,應城伯孫文棟就因爲違例乘轎,立刻被罰奉停祿。

高務實雖然不怕罰奉停祿,但卻不想自己名聲受損,所以老老實實騎馬代步。這就苦了侯拱辰,以他的家庭條件,會騎馬那明顯是想多了。是以這一路上高務實很是花了些時間教他騎馬。

只是不知道三公主的鳳輦之中有沒有一雙眼睛在觀察他?

不過觀察也無妨,高務實覺得侯拱辰學得也還挺快的,至少沒有掉下馬去過。當然,高務實給他準備的是一匹逍遙馬,這種馬本身就不高,而且經過嚴格的訓練,性格溫馴,步態平穩,一般來說也不太容易受驚,是典型的貴族馬。

這馬還是當初把漢那吉託曹淦送給高務實的,只不過高務實騎術還湊合,倒是沒怎麼騎,現在居然廢物利用,方便了侯拱辰。

皇帝出行,排場當然很大,十六擡的龍輦,沿路要提前掃道、灑水,走得自然不快,雖然昌平離得算是夠近了,但以御駕的速度,中途肯定要駐輦休息一夜。高務實估計,朱翊鈞多半會在今晚找機會讓三公主看一看侯拱辰。

只不過,應該是三公主能看見侯拱辰,而侯拱辰看不到三公主。

果然,御輦抵達南沙河就停了,因爲此處有個皇莊,皇莊裡建有一所佔地不小的皇家別院,歷代皇帝去天壽山拜謁的時候,大多會在此處落腳。

高務實也不知道是皇莊的別院夠寬闊氣派,還是自己受了特殊照顧,總之隨行的中官給他分配了一處單獨的院落,不僅北房修得精緻,連家丁奴僕都有不錯的住所。

沒過多久,又來了一批中官,說是皇上賜了御膳數道讓他們送來,並讓高務實吃完之後就去見他。

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26章 二位老帥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70章 西北望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184章 變色龍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17章 臺灣島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257章 後續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16章 準備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73章 厚道人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
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26章 二位老帥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70章 西北望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184章 變色龍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17章 臺灣島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257章 後續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16章 準備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73章 厚道人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