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

按照高務實的分析,馮保和張居正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要倒拱,但具體的利益點卻不完全相同。

對於張居正而言,所謂“倒拱”,就是要把高拱拉下馬來,最好是拉下馬之後再踩上一萬隻腳。畢竟高拱不倒,首輔位置就永遠輪不到他。現在高拱對他已經越來越起疑,兩個人在短短的時間裡已經從親密戰友轉變成了政敵,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經只有你死我活才能化解——不對,是消弭。

馮保這邊則不然,他和高拱“爲敵”的時間,雖然看起來比張居正長得多,但其實他們之間的矛盾並非絕對不可調和的。

實際上,只要高拱不介意讓馮保坐上司禮監掌印的寶座,馮保跟高拱就根本沒有矛盾,因爲對於馮保而言,首輔位置上坐的是高拱還是張居正,亦或者其他大臣,其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當然,高務實知道,讓高拱不介意是不可能的。高拱和張居正雖然都是實學改革派,政治目標大抵類似,但他們二人對於內宦的認識絕不一致。

相對而言,高拱的政治態度比張居正更加堅定,他不會容忍馮保這個太子大伴坐上司禮監掌印的寶座,有機會如王振、劉瑾一般亂政,禍國殃民。

張居正則不然,歷史已經證明了他寧可用金錢賄賂、名譽籠絡等各種方式來確保自己的行政權力,也不會冒着失敗的風險去和馮保決一勝負。

這樣一來,高拱既然不可能放任馮保掌控內廷,那麼馮保和張居正之間利益出發點的不同,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但高務實想了想,還是從他們二人之中找到了一些或許可以利用上的地方。

譬如說,馮保和張居正因爲身份的不同,“倒拱”的方式必然會有區別,這就有可能是可供利用之處。

對於張居正來說,他是外廷文官,是內閣輔臣,他要倒拱,必須遵循一定的方式——如指使手下人彈劾高拱,就是其中最常見的做法。這次劉奮庸指桑罵槐似的上疏,就是其中典型。

不過劉奮庸的膽子不夠,他的上疏過於畏首畏尾,只能算是打響了張居正倒拱的第一炮,但絕對算不上進攻主力,因此張居正必有後手。

但是這種類型的後手,高務實並不擔心。按照他的設想,張居正因爲急於在隆慶駕崩之前組建“反高同盟”,雖然在戰略上沒錯,可實際上犯了隆慶的忌諱,因爲隆慶帝的託孤思路是高拱十年,張居正再十年。

現在張居正想要越過高拱直接上位,這不僅僅是壞了隆慶帝的計劃,而且打了皇帝的臉——朕剛剛在高先生面前替你說和,現在你反倒來拆朕的臺?朕和高先生相知相護二十年,現在就指望着一個君臣相得的身後名,豈能容你破壞!

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這最後一哆嗦,你竟敢不讓朕有始有終?

正是料定了隆慶的這種心思,高務實才一直堅持不懈地勸高拱忍讓,一切看皇帝的處置便是。

現在的麻煩還是在於馮保,因爲他是內宦,動手的方式和張居正完全不同。

馮保根本不需要有什麼原則,也不需要在天下人面前有什麼交待,他的一切做法,只要滿足一個條件,就無懈可擊了——在皇帝駕崩之後,後宮相信他即可。

只要皇帝不在了,高拱天下無敵的聖眷就不在了,到那個時候,所謂的聖眷,其實已經變成了兩宮的眷顧——太子或者說新君太小了,肯定得聽母親的話,不管是名義上的母親,還是實際上的母親。

當然,如果要選擇,想必還是生母更加不可違逆。

換句話說,只要皇帝駕崩,李貴妃的意思其實基本上就算是聖意了。

歷史上高拱之敗,歸根結底就是沒弄清楚這一點。

當時高拱從各個方面闡述了馮保與三位閣臣“同受顧命”之說的荒謬,也質疑馮保出任司禮監掌印根本不是出自“先帝遺命”,等等等等,道理十分充足。不僅如此,朝中大臣大半也站在他這一邊,六科給事中及十三道御史等科道言官也紛紛旗幟鮮明的支持他,可謂衆星捧月、一呼百應。

然而,這些都沒有用,張居正只是悄悄給本已經慌得一批的馮保出了個主意,馮保照辦之後立刻轉危爲安不說,還一擊必殺,使高拱得了個“回籍閒住,不許停留”的下場。

高拱只能驅使言官,攻擊馮保的罪惡;馮保卻能攛掇兩宮,懷疑高拱的忠誠。

他罪惡再大,只要他是我的人、聽我的話,那就不算大惡,可以諒解;你本事再大,但是忠心存疑、動機不明,那就罪大惡極,絕不容赦!

摸清人性的弱點,才能一擊必殺。

張居正果然是徐階的關門弟子,縱然別的不見得都學了,但最狠的一記殺招,卻是學得惟妙惟肖!

當年徐階幹翻嚴氏父子,歸根結底並不是他多麼能幹,而是摸準了當時嘉靖帝的心理弱點!

所以現在,高務實雖然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準備,但是最主要的精力,卻仍然留在宮中,最終的殺招,也一樣留在宮中!

此時,他想了想之後,便走回自己的書案邊,拿出一張紙擺好,卻沒有研墨,而是從袖中摸出一支短小纖細的炭筆,在紙上飛快地寫了起來。

過不多時,便寫好了幾行字,又檢查了一遍,這才悄悄把紙卷好,捏在手中,走到門邊,叫道:“來人,添冰。”

外頭幾個小宦官聽了,都打算過來,其中一個穿着少監服飾的年輕宦官立刻叫住他們,笑呵呵地道:“你們幾個別忙,爺們親自去。”

小宦官們轉頭一看,一個個連忙站住,賠笑道:“原來是劉公公,這點小事怎好勞動您老,小爺要是知道了,可不得訓斥咱們不懂事麼?”

那位年僅二十多歲的“您老”劉公公大大咧咧地擺手道:“沒法子啊,我幺舅說了,高侍讀是他的舊識,讓爺們仔細侍候着,爺們再怎麼說,也不能不聽幺舅的吩咐不是?”

衆小宦官一臉恍然,紛紛賠笑道:“原來是黃秉筆的吩咐,那……劉公公您請,您請。”

原來這位劉公公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高務實去大同巡視防務時,那位業務能力出衆的監槍內官——黃孟宇的外甥劉平。

劉平見說服了身邊的小宦官們,滿意地親自叫人搬來一大塊冰放在桶中,親自提到東暖閣中。

高務實見他提着冰進來,故意大聲說道:“就放到我身邊來,遠了不涼快!”

劉平也大聲應和着他說話。但他纔剛一走近,高務實就伸手遞給他一張卷得極緊的紙筒,壓低聲音吩咐道:“知道給誰麼?”

劉平也壓低了聲音,回答道:“知道。”

高務實點了點頭,又立刻大聲道:“好了,就放這兒吧,辛苦你了……殿下回來之前我先小睡一會兒,沒事叫他們不要來打攪。”

劉平也大聲應道:“是,是,高諭德,您老放心,外頭我親自交待,斷不會有差池。”

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268章 揭謎(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12章 東返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99章 傳教士?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221章 抵京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90章 降服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31章 急,不急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無·番外·慎重訂閱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
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268章 揭謎(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12章 東返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99章 傳教士?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221章 抵京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90章 降服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31章 急,不急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無·番外·慎重訂閱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