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

海瑞的“退田一半”當然毫無法律依據。

如果讓前世學法律出身的高務實來評價的話,海瑞這個簡單粗暴的處理辦法,不僅沒有法律依據,甚至反過來是在蔑視法律。因爲中國曆來實行的都是成文法,而不是像後世英美那樣的不成文法。

所謂“不成文法”,粗陋一點說,就是在一定的法律原則基礎上,依據過去的判例來進行斷案。而成文法,則需要把案件的情況一點一點的去對應已有的法律條文。

譬如《大明律》,就是典型的成文法法律條文。

“退田一半”這種操作,在大明任何法律條文裡面都找不到依據,所以海瑞的這種判罰,其本身當然是違背法律精神的。

但是,如果同樣讓高務實來品評,他還有另一半結論:“退田一半”並不違背更廣泛意義上的公理。

也就是說,這個操作本身違法,但卻不違背最廣義上的公理觀。

公平和公正,其實從來就不是一碼事。

打一個也許不甚恰當的比如:國家給全國人民發放福利,每人發一百元,這很公平。

但實際上,可能很多富人根本沒興趣去拿這區區一百元,而很多窮人卻覺得自己哪怕拿了這一百元,仍然窮得要死,所以他們要求國家把原本該發給富人的錢也拿過來分掉。國家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叫公正。

富人再有錢,也只能有一張身份證;窮人再貧困,也肯定有一張身份證。這是公平。

富人因爲收入高,所以要交個人所得稅;窮人因爲收入低,所以不交個人所得稅。這是公正。

一視同仁,概無例外,公平是也。

損有餘,而補不足,公正是也。

海瑞的粗暴操作顯然並不公平,因爲作爲一個司法權力的代表,他本應該不偏不倚,就事論事,然而他卻直接站到了弱勢羣體一邊,他治下的富人和窮人打官司,哪怕本身是富人有道理,多半也打不贏官司。

但海瑞有自己的理由,他說: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簡單的說,海瑞斷這種貧富相爭的案子,思路是這樣的:跟財產有關的,基本都判窮人贏,因爲富人虧得起那點錢,而窮人如果虧了,他說不定就要餓死,或者鋌而走險;跟面子有關的,基本都判富人贏,因爲你窮得連飯都不知道還能有幾頓吃,面子這種東西你考慮來幹嘛?

這就是海瑞的原則,理論上來說不僅無視了法律,甚至無視了正常的是非觀。但這種原則的用意很明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正是因爲海瑞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所以江南的百姓稱呼他爲“南海青天”,無數人給他畫了像掛在家裡祭祀;也正是因爲海瑞堅持這樣的原則,所以滿天下的官員豪紳恨海瑞入骨,不管跟徐階有舊無舊,都不希望看到海瑞繼續“囂張”下去。

不過剛纔馮保說,徐老相爺出了這檔子事肯定第一個來找他張居正,這一點張居正自己知道是不對的。其實徐老相爺找的第一個人是首輔李春芳。

李春芳是知道徐階對海瑞有救命之恩的,所以得知海瑞拿徐階開刀的消息後,實在是哭笑不得,趕忙派人給海瑞送信,讓他得饒人處且饒人,何況是自己的大恩人。

海瑞對於徐階的這一手其實是有所準備的。他一貫是個認真的人,所以也認認真真地給李春芳回信了,信裡說:徐閣老近來麻煩很多。膽這個麻煩是怎麼來的呢?不怨別人,只怨他家的產業多得嚇人。而且他的家業,多爲侵奪小民而來,所以民憤極大,這就是爲富不仁惹的禍。松江民風刁險,如果徐家退田不過半,以後會有什麼後果,誰也沒法預見。所以,我讓徐家退田,其實是在保護他們,保護徐閣老能夠安享晚年。他們家已經那麼多財產了,破財消災,有什麼不好呢?

這下好了,海瑞不聽,而李春芳對海瑞的這種表態居然也毫無辦法,只能乾瞪眼。其實李春芳這個首輔並不是手裡沒有權力,而是他的性格讓他不敢隨意使用這樣的權力——你要讓他將海瑞罷官,可以是可以,那他是真的不敢,怕被罵死。

但是徐階畢竟是徐階,李春芳治不了海瑞,徐階乾脆就拿出當年的絕技“綿裡藏刀”,當面不做聲,私底下讓別人來治海瑞。

誰能治海瑞?只有一種人,就是專爲找茬而生的言官。

隆慶四年正月十四日,高拱上臺還不到一個月,刑科都給事中舒化上疏,先是肯定了海瑞以氣節名聞天下,不愧爲一代直臣。但立刻話鋒一轉,說海瑞爲人過於迂腐,不通人情世故。所以,海瑞可用來做道德的榜樣,卻不宜擔當重要的行政職務。因此他建議朝廷給海瑞換個崗位,這個位置可以高一些,但不能讓他挑太重的擔子。

接着,吏科給事中戴鳳翔上疏,指責海瑞沽名釣譽,無視國家法律,凡是衣冠之族,溫飽之家,皆受荼毒。又聽任刁民告狀,“魚肉縉紳”,逼迫富家退田,

舒科長還聽說(無風注:科長是某科都給事中的俗稱,確有其事,與現代的科長當然完全不同。),江南已經出現了“種肥田不如告瘦狀”的民謠,人心浮動,百姓逃亡。長此以往,國家的根基要被動搖。

這個奏疏的火力相當猛,它涉及了一個重大問題,即江南財賦。如果再讓海瑞這樣弄下去,富人被清算,窮人卻仍然交不起租,那麼國家的田稅如何得到保障?而且,海瑞這種粗暴做法,置國家的體統安在?

隆慶皇帝處理事情首先要看內閣的票擬,而李春芳已經不敢在這件事上說話,所以這件事就擺在了高拱的面前。張居正是深知高拱爲人的,他知道高拱用人的最大特點:對能力要求極高,而對德行要求一般。所以,今天上午張居正看見那麼多彈劾海瑞的奏章呈上來的時候,張居正立刻就猜到了兩件事。

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05章 升官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57章 支持(4更)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277章 逆轉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41章 沒轍了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22章 天壽山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205章 政策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57章 財迷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97章 高孟男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08章 隱情(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31章 急,不急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235章 臨別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
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05章 升官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57章 支持(4更)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277章 逆轉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41章 沒轍了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22章 天壽山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205章 政策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57章 財迷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97章 高孟男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08章 隱情(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31章 急,不急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235章 臨別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