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

碰到這種情況,如果是換成當年楊慎年少時,只怕立刻就會站出來大罵馮保以奴欺主,以維護天道綱常。

但是很可惜,現在是高務實在太子身邊,而不是楊慎。以高務實之陰沉隱忍,他是絕對不會這麼幹的。

開什麼玩笑,只要馮保一天還是李貴妃的心腹太監,一天還是司禮監首席秉筆兼東廠提督,這種撓癢癢的罪名拿出來,只怕還不如一個屁來得響亮。

政治鬥爭,對於有些敵人,要先剪其羽翼、斷其手足,最後再開膛破腹。但對於另外一些敵人,卻應該蒐羅罪證、明確主次,要麼不動,動必致命!

對於宦官,你剪滅他再多的羽翼,也傷不到他的筋骨,因爲他所有的權勢,來源都是皇權,只要上頭對他依舊寵信,你便是一日之內殺他一百個下屬又有何用?明天投靠他的人,指不定就有一百零一個!

對於這種人,只能慢慢蒐羅罪證,然後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拋出去。

只要讓他的主人對他失去信任、失去寵愛,甚至直接暴怒憎恨,那麼即便他前一秒還是權傾天下的內相,下一秒也只不過是一條任人宰割的死狗!

至於維護天道綱常……呵呵,這種大事,還是等我高某人書批四海、乾坤獨斷的時候再說吧。

高務實心中這樣想着,臉上的表情就越發淡定起來,彷彿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切似的。

馮保那邊悄悄朝他投來觀察的目光,見高務實眼觀鼻鼻觀心,簡直就差老僧入定了,心裡不禁冷哼一聲,暗道:小廢物,這點門道都看不出來,虧得爺們還在外頭肆意吹捧你。哼,要不是你背後的高鬍子不好對付,就憑你這眼神、這能耐,爺們弄死你就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而高務實看似老僧入定,眼角餘光卻把馮保嘴邊的一抹輕蔑的冷笑看得明明白白,心中暗道:聽說你馮廠公也是讀過書的人,常常自詡儒宦,該不會連《三國演義》都沒讀過吧?‘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可是,龍也是要“乘時變化”的,眼下這情形,你怕我三伯帝師宰輔、聖眷無雙,而我卻怕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你還真當我看不出來?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也是好事,明刀子捅人當然霸氣威武,可是卻未免鋒芒太露,容易搞成“羣嘲”,大好局面之下生生混成了個拉仇恨的董卓。

相比之下,還是暗暗發展實力的曹孟德才適合做榜樣,等機會一到,天子入了我手,什麼事情不好辦?且讓你小看,且讓你張狂好了,將來有你後悔的時候。

由於路程甚短,這次沒花多少時間便到了承乾宮。承乾宮這邊的形制景色與鍾粹宮大同小異,不說也罷。

馮保引着朱翊鈞與高務實魚貫而入正院主殿,主座上李貴妃早已端坐等候。

李貴妃是個講禮的人,等他們三人按照規矩分別拜見了,才點點頭道:“太子且在一邊坐聽。”說完自有宮女引朱翊鈞在一邊就坐。

李貴妃饒有興致地打量了高務實一會兒,才微微笑道:“高侍讀,你昨夜的大作,本宮今兒個仔細看了,很是滿意。”

高務實連忙謙虛了幾句,不過都是套話,也不必細說。

李貴妃又道:“本宮有些好奇,你與太子年歲一般,何以如此早慧?本宮問過人了,知道你家乃是官宦世家,乃我大明實學大宗。你祖父高尚賢乃是正德庚午科解元,正德丁丑科進士;你大伯高捷,是嘉靖甲午科舉人,乙未科進士;至於你三伯高先生,那就不必說了……本宮得知,甚是佩服,就想向你高侍讀請教請教,這讀書莫非是有什麼機巧的?”

“貴妃娘娘折煞微臣了,豈敢當請教二字。”高務實微微笑道:“貴妃方纔問,讀書可有機巧,其實讀書只有方法,並無機巧。”

李貴妃微微皺眉,問道:“方法不就是機巧?”

“方法自然不是機巧。”高務實笑道:“所謂機巧,通常是指投機取巧,此貶義也。所謂方法則不然,因爲讀書其實也與天下萬事一樣,有規律可循。譬如……譬如紡織,一針一線,交相疊加,則可成錦繡;胡亂穿插,肆意橫斜,則必成廢布。”

李貴妃雖然讀書不多,但絕非蠢人,自然知道高務實別的例子不舉,偏偏舉織布這一條來說事,顯然是怕說得太“玄乎”了,自己會聽不懂。雖然心中多少有些羞惱,但也不得不感念這小傢伙想得周全,對他的好感立刻多了三分。

當下笑意吟吟地點了點頭:“高侍讀說得透徹,本宮聽明白了。只是,這‘有跡可循’的跡,要如何去‘循’呢?”說完又覺得這話有點像打啞謎,而打啞謎自己只怕不是面前這“學識淵博”的小傢伙的對手,又趕緊補了一句:“本宮是說,太子馬上也要出閣讀書了,要如何去做,才能進益得快些?”

這就問得很直白了,很符合她的水平。

高務實心裡也鬆了口氣,畢竟打啞謎這種事自己固然不怕她,可跟一個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打啞謎,無論怎樣都是沒有好果子吃的——說得深奧了,她可能認爲你看不起她,故意嘲諷她;說得淺顯了,她可能認爲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實在不是個能擔重任的人。

反正左也是錯,右也是錯。

“回貴妃,太子讀書之事,原本有諸位先生考量,微臣是不該輕言置喙的。只是,貴妃既然問起,微臣也不便一言不發……”

李貴妃笑道:“無妨,太子讀書的事情自然停先生們安排,本宮只是問你這讀的時候可有什麼‘辦法’能學得快些。”

高務實道:“天下有識之士,讀書的辦法其實各有不同,但微臣以爲,總得來說還是要由興趣來引導。有興趣,則肯深究躬讀;無興趣,則如食山珍海味,裡頭卻未放鹽……”

李貴妃聽到此處,忍俊不禁,噗嗤一笑,掩口道:“你舉的什麼例子。”

高務實只好賠笑。

李貴妃轉念想想,又覺得的確很有道理,不禁又問道:“那這興趣從何而來?”

高務實道:“興趣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就有些複雜了,一時半會恐怕難以說清。”見李貴妃有些皺眉,他又不慌不忙地道:“不過微臣正巧今日帶了些禮物來,微臣可以以此來爲貴妃展示一下,如何引發‘興趣’。”

李貴妃略微詫異,好奇心大起,問道:“是何物?”

高務實向後面的陳矩招了招手,纔對李貴妃道:“此物名曰香皂,乃微臣手製,頗有些妙用。今日所帶來的,是最好的一批,其名‘國色’。”

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213章 交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212章 誤解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95章 破虜(上)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212章 誤解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45章 《取用疏》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56章 棘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
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213章 交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212章 誤解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95章 破虜(上)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212章 誤解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45章 《取用疏》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56章 棘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