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

那應楨兄有些無奈地攤了攤手,道:“去是肯定要去的,我爺爺他老人家你是知道的,從來不會去得罪文官,何況這高……嗯,這位高公子,那可是高閣老親自帶在身邊的侄兒,我要是敢掃他的顏面,回去一準被打發到祠堂罰跪去!”說完又以探詢的目光看着對方。

名叫元功的小公子也苦笑起來:“你別看我了,咱們是同病相憐,令祖都不願意得罪的人物,我爹自然也不肯得罪。”

這時,雅閣的門被輕輕敲了敲,同時傳來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小公爺,李家小侯爺來了。”

雅閣中,名叫元功的小公子淡淡地回了一句:“請他進來吧。”

外頭應了一聲,很快門便打開了,剛纔在樓下贏了王登榜一千兩銀子的那位李公子面帶笑容地走了進來,一看到面前兩位,立刻拱手道:“臨淮侯嫡長孫、小弟李宗城,見過應楨世兄、元功世兄。”

原來這穿着平凡無奇的李公子,竟然是臨淮侯家的嫡長孫。那麼能被他稱之爲世兄的“應楨”、“元功”兩位小公子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一個是成國公朱希忠的嫡長孫朱應楨,一個是英國公張溶的嫡長子張元功。

不過,朱應楨與張元功對李宗城的態度就談不上多麼親熱了。

李宗城見過他們二人,也算禮數週全,但朱應楨只是略微露出一點笑容,朝他輕輕點了點頭就算還禮;張元功身爲主人,也只是微笑着擺了擺手,道:“賢弟遠來是客,坐下說話吧。”

李宗城被這般怠慢,不僅不怒,反而賠笑道:“小弟聽聞二位世兄雅好促織,特意在南京尋了些良品帶來京師,今日本只是打算展露一下,不想卻折了飛騰樓近來的牌面戰將之一,甚是過意不去,這一千兩銀子,小弟實不敢拿,如數奉還,還請元功世兄莫要見責。”說罷,便把王登榜輸給他的長蘆鹽場銀票雙手遞給張元功。

張元功略微挑了挑眉,似乎有些驚訝,但還是馬上擺了擺手,道:“王登榜常年在我這裡折騰這點營生,今日折了戰將一隻,的確多少算個損失,但他輸的錢跟我卻並無太多關係,這錢既然是你贏來的,就拿着吧。”

李宗城卻不肯,堅持道:“小弟豈敢?不止這銀子小弟不敢收,小弟還有些見面禮要贈與二位世兄。”

“哦?”朱應楨與張元功同時發聲,對望了一眼,還是由主人張元功發話,問道:“你臨淮侯府乃是開國一系,歷來是在南京爲官,與我們靖難一系……說實話,並無太多交情,你這般客氣,我與應楨兄卻有些不解了:請問緣由何在?”

到底還是小孩子,雖然氣度不同尋常人家子弟,但城府終歸有限,心裡藏不住話,這種話就這麼直挺挺地問了出來。

好在李宗城年紀也就跟他倆相差彷彿,倒也不覺得突兀,笑道:“其實無甚大事,只是聽說高大學士家的高侍讀請了京中幾位勳臣子弟出城踏青,小弟慚愧,未曾獲邀……”

朱應楨與張元功兩人再次對視一眼,這次卻是朱應楨開了口,問道:“那又如何?你想去?”

李宗城忙道:“二位世兄可能有所不知,家父素來好文,日前得知高侍讀以《龍文鞭影》震動士林,極其欣賞,多次在小弟面前盛讚……”

“哦,我知道了。”朱應楨一臉明悟,打斷道:“漫說是你父親,便是我祖父、叔祖,在家中也常拿高侍讀來……嗯,來鞭策我等晚輩,你的處境我能理解。”

張元功也點頭道:“是這個道理,我家也是一樣……不過宗城賢弟,我還有一事不明,不知你可否爲我解惑?”可能是因爲同病相憐,都在家裡被長輩拿高務實來跟他們作對比而深受打擊之故,這次張元功態度好了不少,至少肯叫人一聲賢弟了。

李宗城仍是那副賠笑的態度,連連點頭:“哪裡敢言解惑,元功世兄有何疑問,但說無妨,小弟一定知無不言。”

張元功也不客氣,直接問道:“令尊在南京好端端的,怎麼忽然想起來京師了?”

李宗城面上露出一絲詫異,答道:“家父素愛習文,尤其善詩,南直隸附近名勝古蹟早已遊覽遍了,此番北行也是帶着小弟一路遊歷……後來大概是覺得論名勝古蹟,還是京師最多,所以便來了。”

張元功笑道:“一路遊覽?”

李宗城心裡咯噔一下,果然立刻便聽見朱應楨淡淡地道:“宗城賢弟,北鎮撫司可沒有什麼事能瞞得住我家,這一點你應該清楚的。”

那當然,你叔祖就是錦衣衛都督嘛。

李宗城的臉色,自進門以來第一次顯得有些尷尬了。

張元功見了,便逼問道:“前不久,趙閣老提議京營改制,私底下有人傳言,說我靖難一系——尤其是成國公與英國公兩家——久掌京營大權,恐有尾大不掉之勢。然後呢,成國公他老人家和家父爲了避嫌,便再三上疏請辭……不過卻仍有人偷偷摸摸地建議說,不妨從南京的勳臣裡頭找一找,挑個新的戎政總理或者協理出來。”

他見李宗城的臉色都有些發白了,冷不丁就接上一句:“令尊連臨淮侯爵位都還沒有承襲,難道就開始打這總理京營戎政的主意了?我看這事兒……不太合適吧?”

朱應楨雖然沒有說話,可是目光炯炯,也盯着李宗城看。

李宗城背上的冷汗頓時就下來了,連忙解釋道:“誤會了,誤會了,二位世兄,這是哪裡來的傳言啊?家父,家父他對兵事一向不感興趣……這且不說,家祖眼下無病無疾,家父甚至還放得下心出來遊覽山川河嶽,正如元功世兄所言:爵位都沒承襲呢!怎麼可能想那種毫無可能的事情?靖難一系鎮守京師,而開國一系鎮守南京,這是我大明百餘年的祖制了,誰敢違背?”

這話還是符合情理的,所以朱應楨與張元功對視一眼之後,大體算是信了,但朱應楨卻仍然問了一句:“既然如此,爲何你父親原本在洛陽一帶遊玩,按照計劃下一步本該去關中,但卻在月前突然轉道,直接來了京師?宗城賢弟,你可否給愚兄一個解釋?”

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17章 意外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54章 將至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216章 準備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273章 倒臺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09章 喜與憂第235章 臨別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04章 京營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00章 胡鬧!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17章 意外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54章 將至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216章 準備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273章 倒臺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09章 喜與憂第235章 臨別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04章 京營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00章 胡鬧!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