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拉下帷幕?

漠南大戰終於結束,土默特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扎薩克圖圖們汗大敗而走,且面臨後院失火的嚴峻形勢,整個蒙古的局面頓時爲之一變。

在這場戰爭中,單純在戰場上表現最佳的,無疑是脫脫恰臺吉,這位年近五旬的哲別神射,在其征戰生涯的尾期,再次向天下人展示了什麼叫蒙古第一悍將。

把漢那吉這位此前從未上過戰場的土默特西哨統帥,這一次總算爲自己正了名,雖然不像恰臺吉那樣臨陣斬將,進退自如,但也稱得上調度自如,尤其是他能很好的協調明蒙雙方多支軍隊之間的關係,更是展示了一位統帥應有的素質。

畢竟,戰將只需要能打,而統帥則要求懂得更多。

但若要說此戰真正奠定了誰的威名,卻是誰都要讓位於冊封順義王全權欽使高務實。

明明他只是一個冊封欽使,偏偏做出了幾省經略都很難做到的大事!

宣府、大同、山西、薊鎮、遼東,五鎮大軍隨着他的指揮,在長達兩千多裡的戰線上發起多路攻勢,成功的瓦解了蒙古左右兩翼的大明敵對勢力對此次冊封的破壞,同時以最堅決的反擊,將這些勢力或摧垮,或擊滅!

速把亥、董狐狸被陣斬,長昂棄守大寧,辛愛被擒,圖們敗走……這一串串、一樁樁,哪怕單獨擰出來也是大功,何況全部加在一塊兒?

樺皮嶺會戰的戰報傳到京師時,整個燕京城如同被引爆了一般,震驚和狂喜衝擊着每一個大明子民,無論官吏、士兵亦或販夫走卒,都如同吃了人蔘果一般,每個毛孔都散發着喜氣,陌生人見了面都是滿臉笑容。

速把亥被陣斬,麾下兩萬精騎損失過半,餘衆潰散;

董狐狸部被陣斬三千餘,被俘四千餘,部落領民被抓獲兩萬多人,餘衆潰散;

長昂部兵力損失最小,約莫只是近千,但他丟了一個完整的大寧,還被戚繼光從大寧城中找出不少他臨時掩藏的財寶,目前大致折價約二三十萬兩,其中甚至還有故元時期從各地搜刮來的一批古董;

辛愛部就不必說了,除了戰死的兒子之外,他從自己本人到部曲、領民,通通被一網打盡,全軍覆沒;

圖們汗也沒強到哪去,他爺爺和老爸給他留下的朵顏三部,現在一部完全打殘,一部成了喪家之犬,剩下一個炒花部算完整,偏偏還是三部中最弱的一部。

而其重要附庸勢力內喀爾喀泰寧部,由於首領速把亥的戰死,讓圖們在內喀爾喀的支持力量大幅減弱,今後的內喀爾喀會不會出現變局,連他自己都不敢確定。

更讓他痛心疾首的是察哈爾本部損失了一萬五千精銳,這個損失讓圖們大汗屁股底下的寶座更加動搖了起來。

可以這樣說,即便此次土默特召集的庫裡臺大會不廢黜他的大汗之位,他自己也只能老老實實地舔舐傷口,至少數年之內沒有興風作浪的能力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論功都要從高務實開始!

高務實過去的輝煌又被再一次提起,販夫走卒想起他不到十歲時便和劉顯合作降服了百里峽響馬,並將之改造成如今大名鼎鼎的京華商社;文雅之士想起他那冠絕大明的六首狀元身份;士紳名流想起他曾經救濟衛輝難民,得了萬家生佛的美名;京中官員想起他在廣西巡按任上不僅平定了數次叛亂,甚至“偏師定安南”……

哪怕是再如何反對實學派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高務實這傢伙,論能力那是真沒得說。

一次成功,哪怕這成功再大,也有可能是僥倖,但倘若次次都成功,那就不可能是僥倖,只能是實力了。

也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一個說法:王學有王文成公,實學有高文正公,然王學後繼無人,實學卻有高龍文!

滿朝上下大肆議論之時,不少官員上疏誇功,認爲應該獎賞有功人員,內閣方面對此沒做任何票擬,但卻把相應的奏本直接呈去了司禮監。

意外的是,一貫只要高務實有功就恨不得重重有賞的萬曆天子朱翊鈞,這次居然沒什麼反應,或者說反應有些遲鈍——直到第三天時,他纔在某本奏疏中批覆了一句與此有關的話:“非朕不賞,不欲先賞也。”

哦……

這下大夥兒就明白皇帝的心意了:我不是不賞,我是不想在事情沒有全部辦完之前就賞。

這句話的潛臺詞很容易體會:雖然現在已經立下大功了,可他此去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完成順義王冊封,之前的這些功勞都是以此目標爲基礎的,所以要賞就要賞個功德圓滿,九十九拜都拜了,還差這最後一哆嗦嗎?等完成冊封之後回京,該賞的自然少不了!

好吧,這下子聖意是明白了,不過對於一些人來說,就又到了做選擇題的時候。

要不要開始準備反對這次的封賞呢?

不到二十歲就立下這樣的大功,將來……可不好辦啊。

抱持這樣心思的人,自然不承認自己是嫉賢妒能的,在他們看來,這既是爲了大明好,甚至也是爲了高務實好呢。

有人反對,當然也有人支持,實學派內部就對高務實這次的表現極其滿意,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向首輔張四維表示,請他不必拘泥於“避嫌”,高務實這次的功勞之大,所展現的能力之強,都容不得他這個做舅舅的因爲要避嫌而故意壓着。

因爲時間關係,暫時還只有京師及京師附近的實學派官員來得及給張四維表達這樣的態度,但是可以預計,過個十天半個月,就該有兩京十三省、全國各地的實學派官員把條陳遞到張大學士府,向首輔表達同樣的意思了。

張四維給各官員的答覆都很一致,表示自己雖然是高務實的舅舅,但首先是大明的首輔,自然萬事以公議爲先云云。

他沒有明說會如何,但態度已經很清楚,該是高務實的功勞,他都支持給於封賞。收到回信的實學派官員這才放心下來。

而此時此刻,高務實本人倒還頗爲淡定,一方面下令讓明軍各部除一開始就護衛他的人馬之外,其餘全部返回大明境內,由各督臣、撫臣調回原處;一方面帶着得勝之師回返。

這次他的目標,終於成了歸化城。

----------

感謝書友“鋼筋913”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31章 急,不急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30章 立威(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259章 妖書案?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8章 恩憲?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99章 傳教士?第213章 交心第216章 準備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73章 厚道人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277章 逆轉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99章 傳教士?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
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31章 急,不急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30章 立威(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259章 妖書案?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8章 恩憲?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99章 傳教士?第213章 交心第216章 準備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73章 厚道人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277章 逆轉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99章 傳教士?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