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

高務實離開京師之前的最後一站,是拜訪大舅張四維和老師郭樸,兩人分別與高務實做了一番懇談。

次日一早,高務實離京南下,開始奔赴廣西上任。

此次他南下廣西,得了皇帝許可,可以帶上武裝家丁,因此特意調用了三百久經訓練的家丁與他同行。

這一次他帶的家丁和過去幾次都不同,由於此次乃是去山林密集的廣西,所以沒有帶騎丁,三百人清一色都是步丁,不過還是配了馬,有些類似於戚繼光到薊鎮之後編練的騎馬步兵。

另一個最大的不同,則是這次的三百家丁全部光明正大的帶着火槍,隨行的輜重隊伍裡還載着足夠的火藥和彈丸,以及一些現銀。

高務實在南方沒有什麼勢力,最深入南端的觸角,就是此前從戶部手裡買下來或者說置換下來的原廣州官港,高務實到了廣西之後如果要調用錢糧或者其他物資,最近的渠道就是從廣州調。

不過此時的廣西省府不是在南寧,而是在桂林,相對來說略遠一些。而且廣西既然地方不靖,調動物資自然也是有危險的事,所以在他出發南下之前,他把高孟男派去了廣州坐鎮。

高孟男是大伯高捷的養子,此前一直在天津港和帥嘉謨一起經營港口、打造船隊,不論是對於港口的經營調度,還是船隊的瞭解,都已經比較有經驗了,所以被高務實選派去了廣州。

當然,北方船隊以沙船爲主,這和南方的主流海船有些區別,不過高務實調任廣西本來就是突發事件,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實際上他本來覺得帥嘉謨是南方人,調去廣州港可能更好,但是高孟男畢竟頂着高姓,在廣州反而更容易打開局面——廣東當然也是有高黨官員的,他們也許會賣高孟男一點面子,可換了帥嘉謨就不好說了。

好在高孟男這次去廣州主要是準備配合身在廣西的高務實,所以真正需要的倒也不是尖底海船,而是內河航船,這個就簡單多了,有錢就好辦。所以高務實在派他去廣州的時候同時,也在京華內部傳達了命令,從收到命令的即日起,廣州港的收益全部暫時停止往京師遞解,一律留存在廣州,等候新的命令再行調派,同時高孟男將可以使用這些款項。

高孟男走海路南下廣州,理論上比高務實到達廣西肯定更快,所以他也提前得到了高務實的一些指示,有很多事情到達廣州之後就要立刻操辦起來。

而高務實則會同劉馨及劉家家丁兩百人,合計五百餘人的隊伍一同走陸路南下,十二日後先在新鄭落腳。

高母張氏已經提前得知了兒子最近的情況,高務實一到新鄭,就被她派出的人接回了龍文雅苑。

龍文雅苑的大門原本就是按照城堡級別打造的,應該造價不菲,但這次高務實回來發現這大門好像又重修了一次。

他打量了一下,一眼看到大門外有個頗見雄偉而又雕刻精緻的石制牌坊,上書“六首狀元”四個鎏金大字,而兩根靠中間的主柱上則是一副對聯,上聯曰:“六元及第,二百年來真魁首”,下聯曰:“十年侍君,朕爲文曲落書丹”。

落款的字體小些,高務實離得遠,看得不是很清楚,依稀彷彿有“奉旨賜狀元坊”等字樣。而龍文雅苑的大門前也立着高高的旗杆,旗幟張揚,上面也寫着“六元及第”字樣。

劉馨與高務實並轡而行,見了此情此景,一臉傾羨地道:“高直指,你這狀元坊,即便不好說是‘絕後’,但也一定是‘空前’了。”

直指,是有明一朝對巡按御史的雅稱,其來歷是漢代的“繡衣直指”。“繡衣直指”亦稱“直指使者”、“繡衣御史”。漢武帝天漢二年,使光祿大夫範昆及曾任九卿的張德等,衣繡衣,持節及虎符,用軍興之法,發兵鎮壓農民起義,因有此號。此非正式官名,繡衣本身代表的是受君主尊寵。而直指,以《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引服虔曰:“指事而行,無阿私也。”

所以,以繡衣直指來雅稱巡按御史,既是對巡按御史受皇帝信重寵愛的肯定,也同時暗表巡按御史的“監軍”之權。

高務實聽了劉馨這話,笑了笑,道:“我近來之際遇,也挺空前的。”

劉馨並不知道高務實被貶三級的真實原因,所以在她看來,高務實完全是受了無妄之災,安慰道:“以奴家所見,此事不過是慈聖太后藉故發作,其本意應該只是告誡皇上勿忘祖制,直指不過是被遷怒罷了。況且,元輔與總憲是非分明,雖然貶官降級,但由太史而爲直指,也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太史,是對翰林院和詹事府官員的一種泛指式的雅稱。

高務實笑了笑,沒再說話。其實劉馨雖然不知道兩位公主的事,但她這個分析卻是一針見血,李太后此次突然發作,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警告朱翊鈞。

隨着朱翊鈞年紀漸長,李太后難道不知道他遲早是要獨立親政的?可是她歷來管教嚴厲,生恐兒子將來和大明此前某些沖齡即位的皇帝一般胡作非爲,所以纔會找個機會敲打一番。

實際上,別看她嘴裡說着要廢了皇帝另立潞王,其實那只是恐嚇罷了,就像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說“是不是要打屁股?”一樣。

當時在她勸王皇后回坤寧宮的時候,就已經暗示過皇后,讓她回坤寧宮“安心呆着”——若是廢君新立,皇后還能在坤寧宮呆着嗎?

只是當時朱翊鈞腦子太亂,沒有聽出來罷了,至於皇后有沒有聽出來其中含義,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說高務實倒黴,與其說是給皇帝背鍋,不如說給兩位公主背了鍋——公主情詩事件是肯定不能傳出去的,而這事的根源在於朱翊鈞違制帶她們去了高務實府上,所以朱翊鈞負主責,下詔罪己,高務實未能勸諫,負連帶責任,貶官三級。

至於罪己詔的嚴重程度,其實根本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高。翻開明代各種史料就會發現,別說皇帝自己做錯事會被逼下詔罪己,甚至如“某地彗星現,上乃下詔罪己”、“雷擊皇極殿,上乃下詔罪己”、“某地兩年不雨,而今年大澇,上乃下詔罪己”……

更別提還有後來兢兢業業亂天下的崇禎帝,曾經連下六道罪己詔。

可那又如何?君父就不是君父了?君父之命就不是聖旨了?

下詔罪己,無非是文官集團整體之強大,逼得皇帝不能不如此做個姿態罷了,那並不代表皇帝的權威受到多大影響——朕雖然對付不了全天下文人,但對付其中個別一小撮,那還是不在話下的!

要知道,連嘉靖帝那種暴戾之極且喜怒無常之君,該下罪己詔的時候也得下,比如嘉靖三十六年,宮中失火燒了三大殿,嘉靖又不是羅馬皇帝尼祿,自己燒着玩,他不照樣下罪己詔了?

“仰惟仁愛之昭臨,皆是朕躬之咎重。茲下罪己之文,用示臣民之衆。”

爺爺嘉靖那樣的鐵腕皇帝也扛不住,萬曆小皇帝犯錯被母后懲罰,又有什麼稀奇?

李太后讓朱翊鈞下詔罪己,也並非是要告訴他“不能違逆母后”,這不需要她告訴。她實際上是在告訴朱翊鈞,不要對抗文官集團整體都認可的祖制!

當然,歷史上的萬曆帝不信邪,所以有了後來的“國本之爭”,有了後來的二十年不上朝,可是他贏了嗎?

沒有,他輸了,太子依然是朱常洛。

可見對於整個文官集團,鬥爭一定要有更高妙的手腕,硬來是不行的,除非他有能力把大明推倒重建。

可是推倒重建怎麼可能是皇帝會考慮的事?只有李自成纔會考慮。

如果不推到重建,就只能按照高務實的想法,一樑一柱、一磚一瓦的慢慢換,既要保證房子不會倒,又要保證材料逐漸換新。

爲什麼高務實總覺得沒有幾十年搞不定?原因就在於此。

久病之人,動不了開膛破腹的大手術,得先培元固本才行。他此前在南沙河皇莊之外勸朱翊鈞“三大難題拆開來辦”,就是秉承這一思路。

說到底,高務實一直都不覺得自己是來拆房子的,他一直把自己當成一個修補改建者,比李鴻章的動靜肯定大,比孫大炮的動靜肯定小。

劉馨沒有得知內情,卻能把此事分析得八九不離十,讓高務實對她不禁又高看了一眼,甚至一時覺得此女若是男兒身,只怕比劉綎還要厲害,那自己是鐵定要大力籠絡的。

真是可惜了。

高務實微微一笑:“劉小姐說得是,只是這顆桑榆既可能還沒熟,又可能有毒,能不能開開心心吃下去可還不好說得很吶。”

劉馨忽然笑了笑,道:“張太嶽都沒做成首輔,還有什麼事能難倒高直指的嗎?”

此言一出,高務實陡然臉色大變,沉聲道:“你是誰?”

劉馨眨了眨眼:“你又是誰?”

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73章 召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284章 設計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217章 臺灣島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027章 倒潘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15章 封爵?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62章 二段擊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277章 逆轉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
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73章 召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284章 設計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217章 臺灣島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027章 倒潘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15章 封爵?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62章 二段擊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277章 逆轉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