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

郭樸答應收下他這個弟子,高務實算是鬆了口氣,但他此來拜師只是表面任務,更關鍵的是要把郭樸請回京師,隨時等待起復,所以這事還沒完。

高務實趁着郭樸此刻露出笑容,趕緊提出請老師先前往京師,自己回鄉小試之後便會去京師向老師請教學問。

郭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忽然出言問道:“你看過這幾天朝廷的邸報嗎?”

高務實怔了一怔,搖頭道:“近來一直在趕路,且在安肅時便出了點麻煩,耽擱了幾天,一路上沒怎麼留意朝中事務,出了什麼事了?”

“你那三伯,大概是要剪除趙大洲的羽翼了。”郭樸的臥蠶眉微微一動:“朝廷啓動了京察,且此次京察之重點在科道。”

高務實一怔,遲疑道:“學生離京之前,尚且未聞此事。”

郭樸呵呵一笑,伸出手指虛指了高務實一下,道:“但此事卻恰恰與你有些關係。”

“與學生有關?”高務實詫異起來:“卻是爲何?”

郭樸道:“把漢那吉請降這檔子事,是你搞出來的吧?後來朝廷授官把漢那吉,其中也有你的首尾,更不要說俺答此後又再次請求通貢與冊封,而你更是不顧自己無品無級,仗着有欽差之命在身,上疏言事,爲封貢張目。”

“老師所言這些事,確實都有學生的首尾,只是這與京察有何關係?”高務實皺眉道:“風馬牛不相及啊!”

“不然,大有關係。”郭樸正色道:“葉夢熊此人,你可知曉?”

郭樸一提葉夢熊,高務實一下子明悟過來。

原來高拱與趙貞吉之間的直接衝突,起因於御史葉夢熊上疏反對受降、授官把漢那吉的正確決策,言“把漢那吉之降,邊臣不宜遽納,朝廷不宜授以官爵,將致結仇致禍”。結果是“上覽疏,怒其妄言搖亂,命降二級調外任。”

次日,上諭高拱曰:“朝覲在邇,糾劾宜公。自朕即位四年,科道官放肆,欺亂朝綱,其有奸邪不職,卿等嚴加考察,詳實以聞。”

高務實回京之後,與朱翊鈞見面時間不算多,但兩人就這件事還是討論過幾句。當時朱翊鈞提起他與高務實第一次見面之時就曾表示皇帝對科道不滿,此次葉夢熊等人又對俺答封貢一事大放厥詞,皇帝十分不滿,已經決定好好整治一下科道。

當時朱翊鈞只是隨口一說,而高務實的心思也沒有放在這件事上,所以郭樸剛纔提起的時候,他也沒能一下子想起來。

現在看來,此次考察的起因,是皇帝認爲要排除言官對俺答封貢的干擾,確保“隆慶和議”的順利進行。隆慶的本意是敕諭吏部考察,而後世傳聞,尤其是王世貞《首輔傳》裡卻說是高拱“覘知上意”,請求考察科道,藉以挾私報復。

高務實最近沒看邸報,不知道事情究竟如何,於是向郭樸求證,他是致仕閣老,當然有邸報可以看,能夠了解朝廷動態。

郭樸告訴他道:“你三伯知道考察科道必引趙大洲不滿,因此,雖然陛下的意思是由吏部單獨考察即可,但他還是於次日上疏,請求都察院協同,一同參與京察。”

高務實詫異道:“既然如此,趙公應該可以理解並接受了纔是呀。”

“時間上出了差錯。”郭樸嘆道:“中玄接到聖諭的時候是下午,你知道他是上午在內閣辦公,下午去吏部辦公的,於是他就打算第二日再上疏說這件事。誰知道趙大洲那日下午在內閣左等右等,等不到你三伯的反應,便以爲你三伯打斷單獨攬下此次京察,勃然大怒,直接上疏,要求停止京察。”

郭樸把邸報上的信息綜合他自己的分析告知高務實,原來趙貞吉一怒之下上疏說:頃因葉夢熊考察科道並及四年以前,“人心訩訩,人人自危”,“今一概以放肆欺亂、奸邪不職罪之”,“未免忠邪並斥,玉石俱焚”,“未聞羣數百人而盡加考察,一網打盡”。要求皇帝“收回成命”。疏入,隆慶十分不滿,認爲趙貞吉曲解聖諭,指斥朝政,直截了當予以拒絕。

於是此次京察便單獨由吏部包辦,高拱做事又快,吏部在他上臺之後,建立了新型人事檔案,查起來十分方便,很快便有了結論。趙貞吉門下有些門生故吏,一貫坐而論道,少有實際成績,有幾個平時跳得很歡的,都在貶斥之列——於是麻煩就來了。

趙貞吉大怒,指使門人大肆議論,說高拱借考察之名斥謫魏時亮、陳瓚等是挾私報復。

在他或者他們看來,凡是彈擊過高拱的科道官員都只能升遷,不能降斥,如有降斥,就一定是“報復”,根本不看吏部降斥這些人所給出的原因。

高務實聽罷,面色爲難,嘆道:“若果然如此,即便三伯能忍,其弟子門生恐難忍之。”

郭樸目露驚訝之色,道:“你三伯說你頗悉人心,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高務實顧不得自謙,忙問:“果然出事了?”

郭樸點了點頭,道:“考察事竣,吏科都給事中韓楫疏論趙大洲庸橫,請罷之。趙大洲疏辯,謂韓楫是中玄私黨,排擊異己。趙疏自辯‘庸橫’,轉而攻中玄爲‘橫臣’,因請解中玄吏部亊權。”

高務實本來有些緊張,聽得這一說,卻鬆了口氣,繼而又嗤笑道:“趙公此舉,非罪我三伯,實罪陛下也。學生料定,三伯一定會自請去職,而陛下會堅持挽留,說不定還會反命趙公致仕……趙公休矣。”

郭樸沉默了一下,目光炯炯地看着高務實,問道:“何以見得?”

高務實聳聳肩,道:“好教先生得知,三伯一直覺得自己事權太重,自學生出京爲止,三伯請辭天官已達三次,言辭懇切,奈何陛下堅持不肯。趙公上疏言及此事,在陛下看來是何性質?無非是趙公不滿三伯大權在握,心懷怨望,因而歸咎陛下,且有挾迫之意。”

高務實頓了一頓,嘆道:“倘若是三四年前,趙公有此舉,陛下或會慎重處置,兩相勸解,然則此時卻不同了,陛下根基已固,又當封貢俺答之關鍵時刻,豈能容忍趙公如此?趙公去職已定,毋庸言也。”

郭樸盯着高務實看了半晌,才幽幽地道:“我知道中玄爲何要你拜我爲師了。”

高務實有些錯愕,下意識問:“爲何?”

郭樸嘆道:“你文章固然大氣,天資亦高,但卻太過精巧於心計,你三伯怕你偏於旁道,失卻中正醇和本心,錯步權謀機巧之道。他素知我爲人還算方正,使你拜師於我,非學文章權術,實固浩然之氣也。”

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30章 立威(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252章 兄妹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05章 禁衛軍!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225章 三策(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18章 鎮暹羅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73章 厚道人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
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30章 立威(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252章 兄妹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05章 禁衛軍!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225章 三策(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18章 鎮暹羅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73章 厚道人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