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

三岔河碼頭,一個名義上叫做碼頭而實際上是個水寨的地方。

水寨打着京華的“雙劍護書卷”三角旗,不過由於大明的規定,平日裡整個水寨也就這麼一面旗幟,類似於走商之人掛個“興隆號”、“興盛號”三角旗的意思,某種程度上算是個“商標”,至於其他類型的旗幟,是不允許隨便掛的。

不過現在不同了,自從圖們、炒花出兵,三岔河碼頭的京華炮船就在“雙劍護書卷”三角旗之外還都升起了“高”字大旗——這代表現在它們已經被朝廷徵用,而當前的指揮者姓高。

京華屬於高務實的私產,底下姓高的一大堆,基本都是成了家丁之後改姓的,所以即便掛上“高”字大旗,外人也根本搞不清這位指揮者到底是誰。

但實際上,現在三岔河碼頭裡齊刷刷的一溜兒“高”字大旗所指的“高”,都是高務實本人。

昨日,高務實已經從蓋州親自趕到了三岔河碼頭,隨他一起悄然前來的,還有京華先期調來遼東的一千步丁和他自己帶來的八百騎丁。

原本這批步丁是分散佈置的,在遼河、太子河的幾個關鍵節點,主要任務是守衛倉儲、運轉貨物之類,現在被他集中調來了前線。

如此一來,再加上水寨本身還有幾百人的“兩棲部隊”,高務實手頭的可用武裝家丁便達到了兩千多人,實力不弱。

同時與高務實抵達的,還有麻承恩和他麾下的六百麻家達兵,以及三千多復州衛所屬的衛所兵——其實高務實本身就是隱藏於麻承恩的隊伍中前來的,反倒是高家的部分家丁,乃是通過各種隱蔽渠道分批次進入水寨。

從這樣的安排就可以看得出,高務實是在隱蔽實力,他是想給對岸的圖們、炒花聯軍一個假象,即三岔河碼頭的明軍援兵來自於復州衛,人數大概四千左右。

張萬邦襲擊那支伐木小隊之時,圖們、炒花大營反應遲鈍,也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收到了三岔河碼頭明軍兵力增加的消息,正在商議對策。

夜,戌時二刻。

高務實所在的河港小樓燈火通明,張萬邦正在詳細述說自己這幾天七次過河探查所得到的的各種消息,已經剛纔的那一波伏擊戰。

在他背後的小樓外,幾個大竹筐裡裝滿了從對岸帶過來的蒙古韃子首級,高家家丁正在幫他處理——其實就是保鮮,以免到時候全爛了不好“入賬”。

高務實果然沒有怪罪張萬邦自作主張襲擊了蒙古人的這支小隊,不過他倒不是因爲蒙古人的做法被激怒了,所以默認張萬邦衝冠一怒很有道理,而是因爲他的指揮習慣一貫比較有甩手掌櫃風範。

既然任務交給你了,那你只要把任務完成,其他就都好說,至於你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是選擇用計還是選擇“用力”,那是你的事,只要不違反軍法就行。

殺韃子顯然不違反軍法,所以高務實不置一詞,反而讓人幫他把首級處理好,並且記錄在冊,等戰後一併論功。

張萬邦的查探很細緻,高務實足足聽了小半個時辰,當然其中他自己也問了不少話,張萬邦都一一答覆。

在高務實看來,這個歷史上憑自己的本事做到過總兵的傢伙的確有些本事,探查很詳細,從內容上來說,他的探查也比較深入,更難得的是,他是在探查幾乎全是騎兵的蒙古人。

雖說遼河附近的地形有利於他這樣的小股精銳搞隱蔽,但身爲將門之子,前途看好的年輕將領,敢於只帶幾十號人去近距離探查蒙古大軍,本身就是一種勇氣和智慧的雙重考驗了,而張萬邦顯然通過了考驗。

“所以說,他們砍樹只論大小,根本不看品種?”高務實此時問了一句。

張萬邦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是,兵憲。卑職親眼所見,他們砍伐的樹木,什麼類型都有,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比較粗一點罷了。”

“很好,三錫辛苦了。”高務實微笑着點了點頭,轉頭朝站在一旁的麻承恩道:“如何?”

麻承恩笑着一拱手,道:“兵憲法眼如炬,這造船果然是假的。倘若他們要造船,就算時間緊急,來不及風乾木材,至少這用料還是得挑一挑的,似這般不拘何木,皆伐而收之,必不是爲了造船。”

“那你猜猜,這些木頭他們會用來做什麼?”高務實含笑問道。

“這倒是有些難猜。”麻承恩思索着道:“若說要火攻,這些粗大的木頭並不好使,還不如尋常的樹枝捆條……可是,若只是按照蒙古人的習慣造皮筏子,似乎又用不到這麼多木頭。”

高務實擺了擺手:“不必猜了,他們多半是要搞些木頭人玩瞞天過海的把戲……哈,若不是深秋已至,而遼河多風,我看他們沒準還能省點事,扎草人就行了。”

“瞞天過海?”麻承恩和張萬邦同時發問。

高務實點了點頭:“大致應該差不離,無非就是瞞天過海、聲東擊西那一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罷了。”

他頓了頓,又道:“剛纔三錫不是說了麼,炒花所部這幾天除了砍樹,就是派人在上游溜達,從他們主要‘溜達’的範圍來看,預計是想在東勝堡和長寧堡之間的某處突然渡河……至於大營這邊,無非是個幌子。

你們且瞧着吧,什麼時候他們在大營裡面點起大堆篝火,甚至置酒高會、吹吹打打,那就表示他們打算髮動渡河突襲了。”

張萬邦詫異道:“爲什麼要點上大堆篝火,甚至還吹吹打打的?”

高務實哈哈一笑,道:“因爲他們不自信啊,有些人用計,不是計策用得不對,只是火候掌握不佳。

這就好比有人去學廚藝,初學時總以爲會做得些水陸八珍纔是大廚,向人展示手藝之時,也恨不得把龍肝鳳髓都拿來做菜。

殊不知真正的廚藝,在於任何食材皆能爲你所用,不僅能用,而且用到極致,以最尋常的食材做出美味佳餚,這才配得上大廚一說。”

張萬邦恍然道:“兵憲是說,他們生怕咱們不上當,所以纔要搞出些大動靜以吸引咱們的注意,但這反而暴露了他們發動突襲的時間?”

高務實點頭道:“不錯,所以咱們就將計就計好了,等他們鬧出大動靜的時候,水寨也燈火其明,並不斷派人靠前‘偵查’……對了,我讓你們弄的木頭炮弄好了沒?”

----------

感謝書友“世經綸”的打賞,謝謝!感謝書友“亮風哥”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211章 目標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35章 密奏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259章 妖書案?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284章 設計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12章 東返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35章 密奏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213章 交心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
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211章 目標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35章 密奏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259章 妖書案?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284章 設計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12章 東返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35章 密奏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213章 交心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