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入城式

王尚文顯然沒有領悟高務實說這番話的意思,他還以爲高務實與許多讀書讀傻了的文官一樣,因爲對方表現得很服軟的模樣,就心滿意足,要開始講仁厚、搞懷柔了。

作爲一名武將,王尚文對這種文人心態很是鄙夷,只是不敢表露出來罷了。因爲在他這些年的從軍生涯中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對於這些土民,不必跟他們講什麼仁德,他們也不理解什麼是仁德,他們所認識的、所承認的,唯有力量而已。

但對於這一點,高務實也是清楚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仁厚是一種美德。但高務實也知道,仁厚並不是全部,什麼時候可以表現自己的仁厚,還得看對象,看時機。

如果世上的人,不是君子就是淑女,那麼仁厚一些,自然是一種教養、一種善意,因爲對方能懂。

懂什麼?懂得不是你不行,只是不想表現得太行,因爲表現得太行,就沒有迴旋餘地了,就會把人家逼得太尷尬,甚至逼得無路可走,只能困獸猶鬥、負隅頑抗。

然而這世上的確有一種人,是畏威而不懷德的。

什麼叫畏威?威就是強權、強勢,畏威就是害怕你用強權對付他,你越是欺負他,他對你就越畏懼。

什麼叫懷德?就是你對他好,他懂得心懷感激,明白你的作爲,是一種美德,從而肯以忠心、誠心來報答。

遇上畏威而不懷德的人,對他再好也是沒有用的,只有讓他怕你,他纔會老實。

這就好比後世的日本人最怕美國人,但凡美國爸爸把眼一瞪,日本就慫了,爸爸說什麼就是什麼。原因何在?無非是因爲捱過美國人的原子彈,給打怕了,所以美國人哪怕放個屁,他們都會哈伊哈伊說是香的。

高務實就是生於那樣一個勢利的時代,所以他一貫的態度,就是仁厚必須看情況。

比如先施之以威,然後再懷之以德。威德必須相輔相成,斷然不能只有一項,否則便可能瘸腿。

說起來,大明其實跟歷代中原王朝都有所不同,大明對待“蠻夷”,懷德其實反而是少數情況下才做的事,大多數時候,施之以威纔是大明的主流。就好比劉顯平都掌蠻,都掌蠻直接被滅族了……

算不算一勞永逸?算,但是不划算。

這種統治方法,高務實覺得“不經濟”。區區一個人口並不多的都掌蠻,大明前後發大軍十二次,歷經大小數百戰,從太祖、成祖、英宗、代宗、世宗、穆宗一直打到萬曆朝,前幾年才終於將其滅族。

這划算嗎?經濟嗎?要是天下“蠻族”都要這樣統治,大明自己把自己磨死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高務實對大明的“征服統治”最欣賞的,其實是“雲南模式”,而最糟糕的“征服統治”,則是“安南模式”。

雲南地區從唐朝到宋朝,近七百餘年時間裡,經歷南詔,大理,儼然有和中原分成兩國的趨勢。但是到了元的時候,討平了大理,然而實際控制區域,遠不如大明廣大。

大明攻滅元,大都已下,元雲南王拒命。於是明軍攻入雲南,元王自焚。而當時的“彩雲之南”,恐怕還不到後世雲南的五分之一。

大明纔是真正建立起了中樞對後世雲南全境有效控制的朝代。

而大明對雲南的逐步加強控制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步步展開的。大明首先在雲南建立了36個土司。因爲雲南少數民族衆多,互不統屬,所以大明的大雲南土司官有如小王國,比廣西更甚。

其中後來真成了國家的兩個大土司:老撾,緬甸,當時也不過是36土司之一。這些土司之中又以隴川土司最強,經常侵伐緬甸等土司。

洪武二十一年,隴川土司叛亂,西平侯沐英率軍討伐。其時叛軍30萬,驅趕戰象百頭來戰。沐英和將領商議,認爲叛軍士氣所在,乃中原未見之戰象,戰象所沒有見過的,是中原的火銃火器。

於是沐英下令,在開戰的時候神機營的火銃火箭一定要作到如滿天星斗,絡繹不絕地撒向大象。又下令軍中,明天作戰,有進無退,凡退者全隊處決。

次日,隴川軍蔽野而來,大象被明神機營猛烈攻擊,果然奔潰,然而土司軍猶然嚴整不亂。沐英在高處,看見有土司大將某,拼死作戰,而土司軍以其爲氣。沐英遂命親兵精銳殺入,提此人首級來見。

土司大將既被襲殺,叛軍大潰。沐英於是進圍其都而滅之,於是百夷震服。大明因爲雲南地區太過複雜,於是世封沐家鎮雲南,終於建立了對現在雲南地區全境的有效統治,韃清後來繼續治理,雲南終於成爲中國不可分割的核心領土。

自從對安南有了想法之後,高務實不止一次的仔細思考過一個問題:雲南和安南的情況,明明看來其實差不太多,爲何雲南終於成爲“中華”,而安南最終卻得而復失了呢?

按理說,安南自漢時起便爲中國郡縣,到唐亡後五代纔開始立國,尚不如雲南南詔立國之早。到宋時,雲南的大理國更是遠強過安南。元朝時,大理、安南均被征服。安南復國略早,其人復國口號類似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洪武初,陳氏安南入貢。到成祖的時候,陳氏國亂,成祖送陳後入安南爲王,安南誘殺大明使節和陳姓王。於是大明出兵50萬,攻入安南。安南耆老千人迎于軍門:說安南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何必再立陳王,乾脆還是變爲中國郡縣得了——有沒有私下的安排不必去說,反正成祖欣然從之了。

然而大明處理安南卻沒有像處理雲南地區那樣,派人世守當地。在張輔征服安南以後,很快就被召回,安南於是乎叛心復起。當時安南的監軍使太監馬麟又是個大貪官,收受賄賂,殺辱無辜,幾乎可以用壞事做盡來形容,終於導致安南叛亂蜂起。

張輔至,則叛亂平,張輔又被召回,則叛亂復起。到了最後,成祖駕崩,而安南之亂再不能定也。

高務實覺得大明失去安南,第一在於沒讓張輔效仿沐英當年一樣世鎮安南,這也是成祖不如太祖之處,倒不是別的不如,而是對親人的關懷不如——沐英是太祖養子。

第二在於選擇守安南的官員貪暴異常,這一點倒不必細論,總之就是用人之失。

第三在於宣德羣臣根本沒有遠見,胡亂去作歷史類比,而不看見保有安南的大利。其實黎氏安南不過兩代就內亂不斷,安南內部山頭林立,莫氏殺黎氏,而鄭氏又假黎氏之名與莫氏相爭,搞出一個安南版的南北朝。

然而宣德帝終於還是放棄了他覺得統治起來不划算的安南,承認安南獨立。

從此安南變成了越南,和中國永絕。

可是爲什麼高務實認爲有沒有派大將“世鎮”當地,跟“威”與“德”有關呢?派大將世鎮,不應該就是“威”嗎,這和德有何關係?

當然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

因爲世鎮就意味着這塊地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你的“祖產”了!

既然是祖產,那還能不好好經營嗎?既然要好好經營,那還能對當地百姓動不動就一殺了事嗎?顯然不行,人都殺完了,誰給你繳稅,誰供養你啊?

哪家做地主的會把自家佃戶全殺了!爲了自家的統治地位,只能又打又拉、邊打邊拉。

而這也是世襲官相對於流官而言最大的優勢所在:流官對當地的長治久安是不需要負責的,他很可能只圖眼前;世官對當地就必須着眼長遠了,否則丟了祖業,不光他自己一無所有,自己的後人也都一無所有。

用世鎮來將邊地核心化,這就是大明穩固了雲南的根本。而現在高務實想的,則是用另一個不明顯的“世鎮”來處理安南。

----------

感謝書友“夜深人靜還在睡”、“sugarsugar”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90章 去遼陽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05章 升官第075章 追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98章 曙光第257章 後續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35章 蟻穴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56章 棘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09章 喜與憂第094章 目的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52章 又面聖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99章 傳教士?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
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90章 去遼陽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05章 升官第075章 追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98章 曙光第257章 後續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35章 蟻穴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56章 棘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09章 喜與憂第094章 目的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52章 又面聖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99章 傳教士?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