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

蘇天成首先回到了登州。

在他看來,攻打臺灣的戰鬥,不是特別的困難,遠沒有在草原征伐這樣的複雜,但後續的建設,就要困難很多了,如今的臺灣島,可不是幾百年之後的摸樣,臺灣被視爲貧窮落後的地方,甚至在朝廷某些大人的眼裡,臺灣是蠻夷之地,這麼多年,大明朝廷幾乎沒有對臺灣用心,就算是臺灣被西班牙殖民者與荷蘭殖民者佔據了,也沒有顧得上。

拿下臺灣島,僅僅是開始,最爲主要的還是在後續的建設,自己既然準備在臺灣島立足,就要想方設法的建設好臺灣。

朝廷很多年沒有派遣官吏到臺灣去了,實際上也是派不過去的,一方面臺灣早就脫離了朝廷的控制,派去的官員,也無法到達臺灣,另外一個方面,基本難以派遣官吏到臺灣島,除非是遭遇到貶斥,或者不被衆人待見,誰也不願意到臺灣去。

不要說臺灣,就算是遼東等地,一般的官吏都是不願意去的。

臺灣的貧窮是盡人皆知的,而且這些年以來,西班牙殖民者和荷蘭殖民者,在島上肆意的掠奪,老百姓的生活是異常困苦的,奪回了臺灣島,建設的任務非常的繁重。

渠清澤手裡關於臺灣的情報,比朝廷掌握的要強很多,一些往來於臺灣和福建、威海衛等地的商賈,說到了臺灣的情況,應該說,鄭芝龍在臺灣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鄭芝龍當年的大本營,就是在臺灣,崇禎元年。接受了朝廷的招撫,離開了臺灣,將大本營安插到了福建,之後臺灣被西班牙殖民者與荷蘭殖民者輕易的佔領,之後鄭芝龍的力量迅速龐大起來,控制了海路上的貿易。被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水師打敗之後,鄭芝龍到了京城,鄭鴻逵和鄭成功留在了福建,鄭家水師被江寧營水師吞併,熊子健成爲了代表朝廷和江寧營,真正控制福建一帶海域的官員。

荷蘭殖民者對於江寧營水師。不是很瞭解,認爲就是以前的大明水師。不過大明在威海衛設立了貿易的碼頭,這是符合他們的經濟利益的,荷蘭殖民者控制了臺灣,也就直接控制了呂宋和東南亞等地,可以劫掠大量的財富,同時經過海路來到大明進行交易的商船。也要得到荷蘭殖民者的允許,如此的情況下,荷蘭殖民者迅速富裕起來。說到底,他們對於威海衛碼頭的設立,是有着黑很微妙態度的。

福建沿海一帶的走私,基本被禁絕了,這也是因爲熊子健的強硬,再說了,以前海上走私之所以能夠盛行,那都是鄭芝龍支持的結果,如今鄭芝龍率領的水師,悉數歸江寧營水師管轄,主要的職責就是打擊福建沿海一帶的走私。

從這個方面來說,荷蘭殖民者與逗留在日本長崎的商貿集團,遭遇了重創,包括日本的某些財團,也對這樣的情況不滿意了。

從商貿運輸的角度上來說,漫長的大明沿海地帶,僅僅有一個威海衛碼頭來進行交易,那是遠遠不夠的,這也不利於商貿的發展,不少的商船,要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夠到達威海衛碼頭,這也導致海上的走私,不可能完全的禁絕。

不管是西班牙殖民者,海上荷蘭的殖民者,佔領臺灣之後,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臺灣老百姓的死活,他們需要的就是利益,臺灣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荷蘭殖民者,對於耕種土地的老百姓,沒有絲毫的扶持,每年收取的糧食賦稅,達到了畝產的六成以上了,所以臺灣也有老百姓起來反抗,可惜力量不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如此的情況下,蘇天成率領大軍攻打臺灣,是有着一定的羣衆基礎的,不過事先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需要準備大量的財物,包括糧食、種子等等東西,甚至是茶葉、絲綢、食鹽等等,也少不了黃金白銀,最好還能夠移民,讓臺灣的人口多一些。

基於這樣的考慮,蘇天成沒有首先到福建,而是回到了登州。

被蘇天成賦予重任的諸多官吏,都接到了通知,要準備大量的糧食、種子、茶葉、食鹽、布匹、絲綢等等物品,甚至包括牲豬、耕牛、雞鴨等等,這些東西,在登州、萊州和青州,能夠很快的購買到,如今的登州、萊州和青州,富裕的程度,早就超過南方了,物資的豐富,達到了驚人的地步,這一切都源於威海衛碼頭。

蘇天成回到登州,首先關心的就是物資儲備的情況,跟隨他回到登州的渠清澤,重點承擔了這方面的任務,督促各級官吏,儘量多的收購物資。

蘇天成回到登州的第三天,宋思軍也來到了登州。

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引起了朝廷高度的重視,蘇天成征伐草原的時候,因爲豪格率領後金韃子,襲擊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駐地,宋思軍情急之下,做出來了決定,懇請大同、榆林等地的邊軍,進駐安寧堡個靖邊,保護互市,令宋思軍和蘇天成都沒有想到的是,大軍住進來了,戶部的官吏也跟隨到安寧堡和靖邊了,慢慢開始插手互市的事宜,準備全面接管互市的經營了。

宋思軍迅速給蘇天成稟報了情況,蘇天成思考了好久之後,做出來了決定,讓宋思軍將互市的經營交出去,剩餘的江寧營將士,全部回到登州來,只不過蘇天成藉着內閣大臣的身份,要求戶部每年要給予江寧營一百萬兩白銀的要求,這個要求,楊嗣昌和朱審烜都同意了,皇上也同意了。

蘇天成之所以要求宋思軍撤出來,是準備要宋思軍到臺灣去經營了。

宋思軍這樣的人才,蘇天成的手裡還沒有第二人,萬成貴比不上宋思軍,也沒有宋思軍那麼多的手腕。

臺灣成爲了蘇天成心目中最爲重要的目標,必須要經營好,一旦江寧營佔據了臺灣,蘇天成會在臺灣留下足夠的物資,讓王大治和宋思軍去經營,臺灣各級官府的官吏,也將是蘇天成的心腹,這樣帶領大軍征伐後金韃子的步伐,就可以加快了,一旦徹底剿滅了後金韃子,蘇天成就將直接到臺灣去。

當然,經營臺灣,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剿滅後金韃子,也是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的,或許時間很短,或許需要若干年。

交底是必須的,登州督師府。

渠清澤和宋思軍等候在廂房。

蘇天成匆匆走進來之後,武榮等人,守在了廂房門口,不準任何人靠近。

蘇天成的神色很是嚴肅,開門見山。

“你們兩人和我在一起的時間不短了,有些情況,我必須要交底了,朝廷對我的猜忌,從來沒有停止過,有些事情我必須要預防,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誰都是清楚的,如今的朝廷,漸漸富裕起來了,各地也開始平靜下來,朝廷最大的敵人,就是後金韃子,下一步,江寧營的主要職責,就是剿滅後金韃子。”

“我必須要考慮,剿滅了後金韃子之後,朝廷對我是什麼樣的態度,你們這些長期跟隨我征伐的心腹,是不是也要遭受到滅頂之災,未雨綢繆,不得不防啊,我之所以重視臺灣,就是要爲自身留下後路。”

“宋思軍,你下一步的任務,就是經營臺灣,一旦我們收復了臺灣,你就要留在臺灣,細心的經營,臺灣的位置很重要,控制了臺灣,呂宋和東南亞等地,也就在掌握之中了,我大明絕大部分的海上貿易,都是要依託臺灣這個島嶼的,所以在臺灣發展商貿,相比較內地,要容易很多,朝廷長期忽略臺灣島,我們退守臺灣島,不會引發朝廷的注意,一旦我們控制了臺灣,福建等地的碼頭就需要籌建了。”

“臺灣的老百姓很是貧窮,所以我們需要運送大量的物資到臺灣去,更需要幫助臺灣的老百姓,提高生產能力,讓老百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安定下來。”

“至於說抽調的官吏,我計劃從登州、萊州和青州,以及復州、宣州等地抽調,復州和宣州已經收復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朝廷可以直接派出官吏,管轄這些地方,至於登州、萊州和青州,最終也是要歸於朝廷直接管轄的。”

“老渠,我馬上就要出發,到福建去了,這一次你不必跟隨我到福建去,負責在登州籌集更多的物資,一旦我們收復了臺灣,這些物資就要運送過去,你還要考慮,轉移一部分商賈到臺灣去,將這裡的諸多作坊,直接轉移到臺灣,這方面,你可以與萬成貴直接聯繫。”

“要求我都說了,目的也明確了,我暫時沒有時間管理這些事情,就完全拜託你們了,規劃一定要精確,準備也需要充足,這一次,我們是真正的爲自身打造生存的基地了。”

蘇天成說完之後,看着渠清澤和宋思軍兩人。

渠清澤點點頭,宋思軍抱拳表態了。

“大人,屬下一定不辱使命,只是江寧營的軍餉,屬下無法操心了。”

“這點你不用操心了,有威海衛碼頭,江寧營的軍餉足夠了。”

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19章 秦淮河(3)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65章 劉鐵漢第268章 敵情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623章 行刺第774章 海戰(4)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03章 遠見第772章 海戰(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5章 租子第347章 榮耀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1章 鹿鳴宴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28章 江湖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418章 造勢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166章 迅雷(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630章 山海關第136章 大調整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274章 奧妙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122章 熱鍋(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75章 計中計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
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19章 秦淮河(3)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65章 劉鐵漢第268章 敵情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623章 行刺第774章 海戰(4)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03章 遠見第772章 海戰(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5章 租子第347章 榮耀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1章 鹿鳴宴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28章 江湖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418章 造勢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166章 迅雷(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630章 山海關第136章 大調整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274章 奧妙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122章 熱鍋(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75章 計中計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