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

蘇天成率領一萬五千江寧營將士,抵達寧夏衛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九了。

時間寶貴,按照寧夏衛指揮使上報的奏摺,說錫伯族和達烏爾族的軍士,喜歡在大年三十的時候,襲擊村鎮,這個時候,老百姓都在家裡團聚,過年是閤家團聚的日子,家裡儲備的糧食等物資也是比較多的。

蘇天成相信,江寧營調遣的消息,應該還沒有傳出去,雖然說經過了三個月的扭轉,但陝西的情況,依舊糟糕,沿路走過的時候,沒有看見多少的農戶,特別是進入寧夏後衛的駐地之後,幾乎看不見多少的百姓,不過這樣的情況,也令蘇天成產生了懷疑。

蒙古各部落的首領,也應該知曉這裡的情況,多年的侵襲,按說老百姓也不會等着韃子上門屠戮的,按照常理分析,越是春節的時候,越是需要注意的。

劉鐵漢等人提議,是不是直接聯繫寧夏後衛的指揮使,蘇天成沒有同意,要求斥候營加大偵查的力度,至於說想到,渠清澤早就安排好了,大軍進入到寧夏後衛駐地之後,就有錦衣衛暗線接洽,擔任了大軍的嚮導。

可以說,萬家團聚的時候,蘇天成正在帳篷裡面,緊張的思索,江寧營的將士,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和蒙古韃子展開廝殺。

這一次,劉鐵漢依舊是親自帶着斥候,撒開網進行偵查。

寧夏衛駐地,很多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放看看去,都是黃土高坡,大軍駐紮在一個地方,根本就不會引起注意的。

臘月三十。大年夜。

蘇天成有些焦急了,兩天時間了,劉鐵漢帶領的斥候,依舊沒有消息傳來,按說不應該啊,江寧營的斥候。經過了多次的征伐,在偵查方面,已經是爐火純青了,到了一個地方,知道該到什麼地方展開偵查。

再說了,大軍駐紮在這裡,日子特殊了,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大家一面思念親人。一面還要隨時警惕,畢竟沒有和蒙古韃子真正的交手,不知道對方的底細,也不知道對方有多少的人馬,沒有人敢疏忽大意,更沒有人敢於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蘇天成是在是坐不住了,起身準備走出帳篷。

就在這個時候。劉鐵漢滿身灰塵的出現在帳篷外面了。

“鐵漢,快進來。發現了什麼情況。”

劉鐵漢的臉上寫滿了疲倦,更多的是一種茫然。

行軍打仗,最苦的就是斥候了,要負責偵查,有些時候,整夜整夜不睡覺。那是經常有的事情,要是沒有這樣的忍耐力和毅力,那也不要想着做斥候了。

蘇天成將水壺遞給了劉鐵漢,這是在行軍打仗,可沒有茶水伺候的。

劉鐵漢沒有來得及喝水。嘶啞着聲音開口了。

“大人,屬下派出了一千斥候,撒開網出去偵查,沒有發現蒙古韃子的大部隊,只是發現了兩小股的軍隊,人數大約在三百人上下,具體的位置在這裡。”

劉鐵漢的手指向了地圖上面,被發現的蒙古韃子,在高平堡和鐵柱泉中間的地方。

斥候尚在偵查的過程中,沒有能夠製作出來沙盤,蘇天成也只能夠依靠地圖。

“大人,還有三百斥候,進入寧夏衛駐地去偵查了,按照時間計算,可能是明日會有消息的。”

“你是說,斥候營在寧夏後衛的駐地,只是發現了兩股蒙古韃子,每一股的韃子,不超過三百人嗎。”

“是這樣的情況,屬下也感覺到奇怪了,高平堡靠近長城,按說是有着天然的屏障,不知道蒙古韃子是如何進來的。”

蘇天成的臉色很不好看,他想到的不是蒙古韃子是如何進入到關內的,雖說邊關有着長城護衛,可這麼多年過去了,朝廷沒有銀子,也沒有來得及修護長城,那些地方出現了垮塌,也是說不清楚的事情,至於駐紮在長城上面的邊軍,更是不用說了,因爲缺乏銀子,也因爲軍官的貪墨,軍士大批量的逃亡,有些地段所謂的護衛,成爲了擺設了。

關鍵是斥候營只是發現了兩股的蒙古韃子,不到六百人,這是什麼情況,難道說蒙古韃子的膽子那麼大,幾百人就敢進入到關內,或者說在這裡的蒙古韃子,是大部隊分出來的一部分,在寧夏後衛騷擾劫掠百姓的。

蘇天成的心開始下沉,進入到寧夏後衛的駐地之後,沿途看到的情況,確實令人心寒,幾乎看不到什麼百姓,若是自己選擇,也不會到這荒無人煙的地方來劫掠的。

寧夏衛、寧夏前中後衛的駐地,情況特殊,這裡的邊軍的駐地,絕大部分的土地都屬於邊軍所有,都是軍屯的耕地,多年的發展,軍戶慢慢在這裡壯大起來,一些多子多孫的軍戶家庭,按照朝廷的規矩,慢慢的改變了身份,不再是軍戶了,所以纔開始出現百姓的。

可寧夏衛上奏的奏摺,上面說的很是清楚,有大批的蒙古韃子,進入關內,劫掠百姓,這個奏摺,已經到朝廷去了,不會有假啊。

不管怎麼說,這兩股的蒙古韃子,也是要消滅的。

至於說蒙古韃子的大部隊,有可能在寧夏衛,寧夏衛的駐地大很多的,百姓也比寧夏後衛駐地的地方多,可能蒙古韃子的大部隊,在寧夏衛一帶活動。

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後,蘇天成下命令了。

“羅昌,你帶領前鋒營的所有將士,負責去剿滅這兩股蒙古韃子,記住,不要輕敵,儘管說韃子的人數不多,但他們習慣於流動作戰,我的要求是殲滅這兩股蒙古韃子,不是將他們趕跑,還有,一定要抓到活口。”

前鋒營有四千將士,對付不到六百人的蒙古韃子,顯然是高射炮打蚊子了。

蘇天成剛剛下達命令,一邊的劉鐵漢開口了。

“大人,屬下也跟着羅將軍一起去吧,屬下熟悉道路。”

“好,從地圖上面看,我們的駐地,距離韃子所在的地方,不到三百里,給你們兩天的時間,殲滅這股韃子,大軍依舊駐紮在這裡,你們一定要記住,必須要全殲,不能夠走漏消息,不能夠驚動蒙古韃子的大部隊,絕不能夠讓他們跑了。”

蘇天成沒有動用炮兵營,對付不到六百的蒙古韃子,炮兵營根本不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再說了,蘇天成也有自己的想法,蒙古韃子的戰馬是很不錯的,要是能夠全殲這兩股韃子,繳獲了所有的戰馬,也是不錯的。

大年三十的晚上,羅昌帶着四千先鋒營的將士出發了,劉鐵漢帶着一百名斥候營的將士,跟隨行動,時間是最寶貴的,若是持續的時間太長,消息完全泄露出去了,驚擾了蒙古韃子的大部隊,江寧營這次的征伐,就可能前功盡棄了。

等待的日子是一種煎熬。

所有的要求,蘇天成都明確了,這個時候,他還要掛念洪承疇率領的五千江寧營將士,他們深入到河套地區,那裡絕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沙漠,艱苦的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嚮導也是問題,沒有特別熟悉河套地區的農戶。

其實,在蘇天成內心最大的憂慮,還是情報的準確程度,若是情報出現了巨大的偏差,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這是蘇天成不敢相信的情況。

正月初一的中午,派到寧夏衛的斥候回來了。

寧夏衛沒有發現蒙古韃子的軍隊,斥候營的將士,費盡千辛萬苦,有些人回來之後,幾乎都站不穩了。

蘇天成開始控制不住脾氣了,越來越可怕的情況,已經若隱若現了。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寧夏衛的指揮使,謊報軍情,目的就是朝廷能夠多撥付一些軍餉,這樣的情況不少見,蒙古韃子其實不多,可衛指揮使卻稟報說有很多的蒙古韃子,以此引發朝廷的注意。

做出來這樣的事情,在衛所軍官看來,不是多大的事情,可能以前就經常這麼做,能夠拿到朝廷撥付的銀子,皆大歡喜,拿不到銀子,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可寧夏衛軍官的這種做法,害苦了蘇天成。

惱火的是,錦衣衛暗線在寧夏衛的力量也是薄弱的,根本不能夠提供什麼有用的情況。

要知道,蒙古部落的軍隊,都是跟隨部落活動的,打戰的時候,他們是軍士,平時的時候,他們是農牧民,如果說蒙古韃子沒有大規模入侵關內,那麼他們就還在部落裡面呆着,若是這樣的情況,洪承疇率領的五千將士,要遭遇到極大的危險。

想到這些,蘇天成開始急躁起來了,江寧營自成立以來,還沒有遭遇過這樣的危機,要是洪承疇率領的五千將士,在河套地區遭遇了慘敗,那朝廷裡面的攻擊,會洶涌而來,自己所有的計劃,都要付諸東流了。

可惜寧夏衛的軍官,謊報軍情,蘇天成無法直接處理,他持有尚方寶劍,但只能夠用於民生方面,不能夠干涉到軍事方面的,這是朝廷的死規矩,蘇天成也不敢僭越。

蘇天成很快下達了命令,要求健銳營指揮使馬華彪,迅速聯繫寧夏後衛的指揮使,準備需要的糧草等等,用銀子購買,不管價格如何,都要準備充足。(未完待續。。)

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79章 對決(1)第885章 對決(7)第57章 下狠手(2)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05章 募捐(1)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231章 大婚第791章 偶遇(2)第844章 慘敗(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238章 變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823章 準備(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29章 忠告第847章 慘敗(5)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912章 失意人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490章 近憂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7章 馬市驚魂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82章 大禮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44章 慘敗(2)第1083章 廷辯(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58章 籌謀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223章 天津決戰(2)
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79章 對決(1)第885章 對決(7)第57章 下狠手(2)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05章 募捐(1)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231章 大婚第791章 偶遇(2)第844章 慘敗(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238章 變故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823章 準備(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29章 忠告第847章 慘敗(5)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912章 失意人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490章 近憂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7章 馬市驚魂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82章 大禮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44章 慘敗(2)第1083章 廷辯(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58章 籌謀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223章 天津決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