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敗退

(感謝書海雲遊仙人、只愛你V威、星漢馬、ZHFZ345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john01b的打賞,謝謝了。)

阿濟格內心的暴怒,用了很大的毅力才壓下去。

眼看着就要攻破昌平府城了,但斥候來稟報,江寧營好幾萬的人馬,已經突破了他專門設置的防線,朝着昌平府城而來了,這個消息,令阿濟格的內心冰涼,怒氣沒有地方發泄,他絕不敢冒險,要是繼續增大損失,自己回去了,恐怕不僅僅是削去職務那麼簡單。

大清國的勇士是非常寶貴的,自己帶領的是八旗軍精銳子弟,部落不大,青壯更少,父皇辛辛苦苦發展,皇上阿哥也是含辛茹苦,才培養出來精銳的滿八旗,要是在自己的手裡,損失太大了,自己就是罪人了,就算是皇上阿哥不懲罰,自己也沒有顏面活下去的。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聽聞江寧營突破了自己設置的防線,阿濟格不敢冒險了,必須要謹慎了,江寧營的戰鬥力,他見識過了,絕不敢繼續狂妄了。

這一次入關,本來以爲可以橫行無忌的,甚至創造出來一些奇蹟,可現實令人震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損失了三萬兵馬,這是不能夠承受的打擊,也是大清國從來沒有過的損失。

阿濟格是大清國的勇士,曾經得到父皇和皇上阿哥的稱讚,但阿濟格絕非是智謀之士,這次領軍進入關內,皇上阿哥再三叮囑,要求他要多聽聽謀士和軍官的意見,阿濟格不以爲意,該做決斷的時候不能夠做出來決斷,不該表態的時候亂表態,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他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的。所以說,到了現在,阿濟格的內心一片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謀士和軍官的意見很明確,馬上撤出關內,不要繼續在大明境內逗留了,保住自身的實力。尋找機會捲土重來,這一次遭受了重大的損失,需要回家去休整了。

阿濟格只能夠聽從這樣的意見了。

大軍開始撤退,阿濟格懵懵懂懂,被親兵護衛在中間,暴怒之後。他需要考慮後路了,回去之後,該如何交代。

謀士提出來了想法,因爲大明的江寧營崛起,猝不及防的大清國軍隊,遭遇了重大損失,當然。江寧營的火炮,會作爲重點的問題呈報上去,大清國的勇士,在火炮的攻擊之下,損失是非常慘重的,江寧營的火炮,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威力大了很多。說明了這些原因,作爲統帥的阿濟格,責任就沒有多少了。

主帥阿濟格不再做出來決定,謀士的意見就是軍令了。

全面撤退的消息傳達下去了。

韃子畢竟是訓練有素的,很短的時間之內,開始有序撤退。

謀士內心還是有把握的,先前來報信的斥候。說負責防守的軍士,按照事先的安排,迅速朝着居庸關的方向去了,沒有多少的損失。就是被火炮炸暈了,損失了幾百人。

這樣說起來,一天時間下來,損失的軍士,不超過兩千人,依舊是七萬左右的大軍,這樣的大軍,江寧營是吃不下去的,不過還是要迅速的撤退,不能夠被江寧營追着打,江寧營的火炮太厲害了,簡直無法防備。

韃子撤退的消息,斥候迅速稟報給了蘇天成。

出人預料的是,蘇天成下令大軍,暫停行動,慢慢朝着昌平府的方向前進。

洪承疇很是不能夠理解,在他看來,韃子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已經在朝着居庸關的方向敗退了,這樣的時候,大軍可以一鼓作氣追下去,繼續消滅韃子的有生力量。

幾乎所有的將士,都是這樣的看法。

蘇天成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來解釋,否則大家內心一定是有疑惑的。

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悉數到了蘇天成的身邊,他們要臨時召開一個會議。

蘇天成看了看身邊的軍官,所有人眼睛裡面,都流露出渴望,那是想着征伐的渴望,想着再一次打擊韃子的渴望。

“諸位兄弟,你們的想法,我是明白的,但我們不能夠拼命追擊了。”

“這一次的戰役,我們殲滅了三萬多的韃子,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可如何得來這樣的勝利,想必兄弟們都是清楚的,我們在房縣城內,殲滅的五千韃子,是因爲他們毫無戒備,幾乎沒有來得及抵抗,就被我們完全剿滅了,況且在房山縣城之內,地域狹窄,韃子無法施展,沒有任何的準備,只有捱打的份。”

“我們殲滅一萬五千韃子,是正面迎戰,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勝利,但這次的勝利,也有不少有利的條件,我們的兵力是四萬八千人,多出韃子的三倍,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韃子是匆匆趕來的,最爲關鍵的是,韃子狂妄自大,一心想着吃掉我們,對江寧營的戰鬥力,一無所知,甚至不掩飾自行的行蹤,不做好相關的準備,以爲幾次的衝擊,我們就垮了,他們從開始戰鬥,就投入了全部的兵力,沒有籌劃,沒有預備隊,這種極度的狂妄,葬送了他們。”

“最後說說殲滅近一萬韃子,我們依靠的,重點是炮兵營,可以說,火炮已經最大限度的擊垮了韃子的心理防線,他們沒有見過開花彈,損失慘重,不知所措,可我們也能夠看出來,韃子是有着不錯的戰術素養的,從開始的集中衝鋒,到後來的分散衝鋒,最大限度的避免傷亡,我們的燧發槍,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連續的射擊,成爲壓垮韃子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取得了預料不到的勝利。”

“到了現在,我們的優勢全部都顯露出來,可以說,韃子有了充分的準備了。”

“阿濟格還有七萬人,我們只有五萬多人,一旦我們將韃子逼急了,他們魚死網破了,我們不一定能夠徹底的擊垮他們。”

“我這樣說的意思,並非是畏懼作戰,打戰總是要有傷亡的,有損失的,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可我們究竟是什麼目的,想着一次殲滅十萬韃子嗎,不客氣的說,我們沒有那樣的實力,也做不到殲滅十萬韃子的事情,既然做不到,我們就不能夠將韃子逼急了,狗急跳牆。”

“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韃子遭遇了慘重的損失,回去之後,短時間之內,是不敢入關的,利用這段時間,江寧營厲兵秣馬,集聚力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能夠與韃子展開最後的決戰。”

“韃子沒有能夠攻破昌平府城,我們救援了昌平府城,接下來就是尾隨阿濟格,將他攆出關去。”

“好了,諸位是不是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儘管說出來。”

衆人沉默了好久。

最終還是洪承疇開口了。

“大人說的在理,我沒有什麼意見了,兄弟們就是想着殺韃子,其餘的事情,沒有分析,大人說出來的道理,確實是這樣,若真的逼急了韃子,後面的事情,不好預料啊。”

洪承疇說完之後,蘇天成看向了盧象升、孫傳庭、畢懋康等人,衆人都沒有說話。

“好,那就這樣確定下來,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跟隨在韃子的後面,送他們出關,要是我預料不錯的話,居庸關的軍隊,不會做出來任何的動作,至於說阿濟格,要是還清醒的話,不會做任何的逗留了。”

崇禎九年七月六日,氣勢洶洶從喜峰口入關的十萬韃子,損失三萬人之後,灰溜溜的從喜峰口離開了。

大明朝的邊關,再次變得寧靜了。

而且這一次之後,很長時間之內,大同、榆林、宣府一帶,都變得很是安寧了,韃子沒有貿然展開什麼突襲,至於說寧錦防線,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

據說阿濟格回到瀋陽之後,向皇太極稟報了情況,皇太極臉色灰白,吐出一口鮮血,但沒有責怪阿濟格。

或許皇太極的雄心,遭遇了一次無情的打擊,在他眼裡孱弱不堪的大明軍士,爲什麼突然變得這樣厲害了,這是對他最大的威脅。

江寧營這個稱呼,深深的引入了皇太極的腦海,如果說損失一千到兩千軍士,屬於指揮上的失誤,還能夠承受,但損失了三萬軍士,那就不是普通軍隊能夠做到的,這說明了,江寧營的戰鬥力,非同一般,突然出現了這樣的一支軍隊,對於剛剛成立的大清國來說,是巨大的威脅。

自此之後,針對江寧營的情報工作,全面鋪開了。

皇太極嚴令大清國的軍士,不要想着復仇的事情,繼續鞏固自身的力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給予江寧營毀滅性的打擊。

完成了任務的蘇天成和江寧營,準備回到河南府去了,當然,蘇天成提出來要求,懇請將兩萬多的大同邊軍,劃歸江寧營,同時向溫體仁和楊嗣昌舉薦了盧象升,建議盧象升出任大同總督。

這期間,蘇天成回到了京城的家,安安心心的呆了半個月的時間,只到河南府要進入秋收季節了,他才離開,遺憾的是不能夠等到王芙蓉和柳如是生孩子。

蘇天成已經知曉,他即將離開河南府了,所以說,這次回到河南府去,有不少的事情,需要處理好了。

第369章 算計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84章 對決(6)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36章 大調整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16章 大比武(1)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82章 家信第126章 眼藥水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9章 廟會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821章 廷議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30章 妥協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8章 上任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39章 官田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67章 血戰(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53章 預判第1章 殺良冒功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793章 都不笨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
第369章 算計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84章 對決(6)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36章 大調整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16章 大比武(1)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82章 家信第126章 眼藥水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9章 廟會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821章 廷議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30章 妥協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8章 上任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39章 官田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67章 血戰(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53章 預判第1章 殺良冒功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793章 都不笨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