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

火爆的建設,開始發揮巨大的作用了,登州和萊州彷彿是一個黃金海岸了,人口源源不斷的朝着這裡彙集,跟隨蘇天成到了登州,負責督師府相關協調事宜的蘇俊和蘇二童,早就安排人手,統計登州、萊州和青州的人口戶數了,這一次的統計是非常詳盡的,而且形成了機制,每一個月府州縣必須上報人口的增加數目,以及耕地的分配情況,截止到二月底,登州的人口達到了七十七萬,萊州的人口達到了五十八萬,青州的人口少很多,只有二十一萬,這個人口的密度,和幾百年之後,是無法比較的,但考慮到如今大明的總人口,也不過是七千萬到八千萬左右,而且經過了幾年的戰亂,人口減少了很多,戶部統計的數據,不過在五千萬左右,絕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南方的。

登州和萊州達到了這樣的人口數,那是非常不簡單的,蘇俊和蘇二童等人,都有着着急了,人口增多,意味着開銷就要變得巨大了。

但蘇天成不着急,登州、萊州和青州的發展,最先依靠的,就是人口的紅利,這個時代,有人就是優勢,何況甘薯和玉蜀黍在這裡的推廣,能夠極大的增加糧食產量,養活這麼多的人口,是不會有多大問題的,而且登州和萊州的發展,需要向着商貿化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富裕起來的。

需要加大力度建設的,是青州。

未雨綢繆是很有必要的。

蘇天成趕赴青州。徑直到了青州府衙。

劉雲清和劉仲基兩人,還在熟悉青州的情況。青州不富裕,若不是依靠督師府拿出來銀子,簡直就無法維持了。

“劉雲清,劉仲基,青州的情況,不是很好啊,人口只有二十一萬人,而且還在朝着登州和萊州遷移。這樣的情況,不能夠繼續出現了,青州所轄的一州十三縣,有些縣的人口,不足萬人了,這等的情況,縣衙如何能夠維持啊。”

劉雲清看了看劉仲基。首先開口了。

“大人,下官和劉大人尚在熟悉情況,青州和登州、萊州是無法比較的,孔有德叛亂之時,青州受到了影響,多爾袞入侵。這裡更是遭受了波及,老百姓因爲心生恐懼,遷移走了不少,士紳富戶更是離開了大半。。。”

“你的意思我知道,還有一些話。你不好意思說出來,登州和萊州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同了。故而大量的百姓,遷往了登州或者是萊州,你們是無法阻止的,如此的情況下,你們就更加需要想到辦法了,如何的阻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如何的增加青州的人口,如何的使這裡的老百姓富足起來啊。”

劉雲清和劉仲基都低下頭了,這個辦法,他們確實想不出來。

“上次要求你們清查土地的情況,進展如何了?”

“大人,按照劉大人的要求,下官專門負責這件事情,青州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士紳富戶的手中,屬於老百姓所有的土地是不多的,青州衛所擁有的土地,更是不少的,這些土地,下官督促,雖說都耕種了,但老百姓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士紳富戶收取的租費很高,老百姓租賃土地耕種,不一定能夠養活家人啊。”

“知道了,收購土地的情況如何了?”

“有一些難度啊,主要是這些士紳富戶,不想出售土地,而且要價也是不低的,府衙以及各級衙門,都是無法承受的。”

蘇天成搖了搖頭,劉雲清和劉仲基都是讀書人,做事情講究光明正大,按照規矩來,但在青州這個地方,你若是按照規矩來做事情,肯定是沒有什麼效果的,那些士紳富戶,也是不會在乎的,這件事情,要是交給蘇俊來做,早就做好了。

登州、萊州和青州這三個地方,蘇天成不會在乎士紳富戶的感受,若是既得利益,都歸這些士紳富戶所佔據了,那就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了,在他的思想裡面,這三個地方,基本是不存在什麼士紳富戶的,就是存在,那也是若干年之後的事情了,跟隨自己的那些人,慢慢發跡了,成爲新一代的士紳富戶。

“青州衛所撤銷,衛所的土地,悉數歸官府所有,至於士紳富戶所擁有的土地,這件事情,交給蘇俊來辦理,你們協助就可以了,前一段時間,大量的士紳富戶,都搬遷到濟南府去了,既然搬過去了,就不要回來了,從現在開始,府州縣衙門,重新開始登記人口,凡是遷走的士紳富戶,一律不予登記了,若是他們想着回到青州,那就直接找到督師府去,他們會得到滿意的答覆,收歸官府所有的耕地,按照登州和萊州的辦法,劃歸給遷移到這裡的百姓,採用這樣的措施,就能夠吸引大量的人員,不過你們要注意,儘量不要吸納濟南府、兗州府和東昌府的百姓,最近,四川會有不少的百姓,遷移過來的,人口不少於四萬人,這些人,悉數安置到青州,這些都是江寧營將士的家人,你們一定要好好安置。”

蘇天成說到的這些人,其實是一千白桿兵的家人,目睹了登州和萊州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些將士,也想着將家人遷移過來了,畢竟四川的環境太差了一些,蘇天成已經同意了,這些人可以安置在青州。

“至於你們抱怨登州和萊州有着不一般的優勢,譬如說碼頭、造船廠、水師軍營等等,都是在登州,萊州也因爲靠近海邊,成爲了另外一個商貿碼頭,一部分的江寧營將士,在萊州建設了軍營,那裡是江寧營的總部,這我都是知道的,但青州的地位一樣不同,在我的計劃裡面,青州將成爲最大的商貿集散地,從威海衛和萊州來的貨物,都將集中在青州,按照區域的劃分,這裡也將成爲貨物的中轉地,從海路運輸出去的貨物,悉數都在這裡聚集,到時候,青州一樣是非常繁華的。”

劉雲清和劉仲基看着蘇天成,都沒有說話。

蘇天成嘆了一口氣,他很清楚,兩人都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兩人都是讀書人,對於商貿的巨大作用,根本就不瞭解,腦子裡面想到的,依舊是農業爲主的理念,這可不是一下子能夠轉變過來的,沒有實際的事實,兩人根本就不可能明白。

不過如今明白這一點的,也不是很多。

“好了,多餘的我就不說了,從現在開始,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整頓一下官府中的吏員,凡是那些口碑不好,甚至是劣跡斑斑的吏員,悉數都要裁撤,官府必須變得精幹高效,官吏總人數,控制在一千人以內,不能夠突破這個數目,至於說你們重點需要做的事情,除開錢糧和刑名事宜,其餘都按照督師府的要求展開。”

在青州府城轉悠了一圈,蘇天成有些惱火,大街上的人不多,商鋪也顯得死氣沉沉,和登州萊州確實不能夠比較,這樣的景象,是無法吸引大量的人員的,更是不可能作爲商貿集散地的,看來自己需要提前動作了。

萬成貴趕到青州府城,直接進入了官驛。

蘇天成在這裡等他。

萬成貴已經成爲了富甲一方的大老闆,當然了,他知恩圖報,每年都要趕到京城給蘇天成拜年,而且他還拿出來不少的銀子,以各種名義捐獻給江寧營。

萬成貴非常羨慕宋思軍,認爲宋思軍才真正是大氣的商人,人家不僅僅控制互市,還能夠在特殊情況下,調動江寧營將士,蒙古各部落的商賈,包括內地進入安寧吧和靖邊的商賈,看見宋思軍了,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接到了蘇天成的口信,萬成貴是馬不停蹄的趕赴青州,蘇酥坊不過是萬成貴一個方面的生意了,他經營的範圍,早就擴大到糧食、食鹽和茶葉等方面了。

看見了蘇天成之後,萬成貴連忙跪下行禮了。

“萬老闆,不要這樣客氣了,趕快起來,你如今依舊是江寧縣商會的會長,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見到我了,不要這樣大禮相待的。”

“小的有今日的氣候,都是依靠大人的提攜啊。”

“不說這些了,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看見萬成貴坐下之後,蘇天成慢悠悠的開口了。

“萬老闆,我知道你很是羨慕宋思軍,也想着能夠做到那樣的高度,如今我給你一個機會,看看你是不是能夠抓住。”

剛剛坐下的萬成貴,聽見蘇天成這樣說,激動的一下子站起來了。

“大人有何吩咐,小的萬死不辭。”

“呵呵,也簡單,將你的生意,全部都遷到青州府城來,而且還要招募一部分有實力的商賈,到青州來,分散到各縣,青州很快就要發生巨大的改變了,到時候會有數不清的商賈,集中到這個地方來,不亞於安寧堡和靖邊,至於說着市場的管理,我是準備交給你的,就看你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做好了。”

完全相信蘇天成的萬成貴,根本沒有猶豫。

“小的這就回到江寧縣去,將所有的生意都遷到這裡來,包括濟南府的生意,只不過安寧堡的商鋪,小的想着保留啊。”

“呵呵,那是沒有問題,我也沒有說,你就只能夠在青州做生意了,不過到時候,你恐怕會忙不過來的。”

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18章 硬骨頭(3)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645章 部署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65章 現實第279章 借銀子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268章 敵情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818章 挑撥第165章 劉鐵漢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034章 聖旨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820章 面對面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8章 秦淮河(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1章 鹿鳴宴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17章 硬骨頭(2)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483章 抉擇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79章 借銀子第236章 擴軍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59章 剿匪(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65章 現實第371章 探究第995章 整合(3)第1081章 暗戰(2)第371章 探究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10章 囑託第133章 準備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
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18章 硬骨頭(3)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645章 部署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65章 現實第279章 借銀子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268章 敵情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818章 挑撥第165章 劉鐵漢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034章 聖旨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820章 面對面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8章 秦淮河(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1章 鹿鳴宴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17章 硬骨頭(2)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483章 抉擇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79章 借銀子第236章 擴軍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59章 剿匪(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65章 現實第371章 探究第995章 整合(3)第1081章 暗戰(2)第371章 探究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10章 囑託第133章 準備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