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上任

半個時辰之後,衆人來到了江寧縣縣衙。

大明府州縣衙門的格局,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京畿縣衙門,門口有兩個石獅子,江寧縣的兩個石獅子,比起應天府衙門的,小了一圈,好像是府衙兩個獅子的弟弟妹妹了。

縣衙的門口,依舊站着兩個軍士,看上去無精打采的。

鄭克友快步走到了前面,大聲吆喝了。

“江寧縣新任知縣蘇大人上任了。”

兩個軍士一激靈,看着好像是從天而降的一大幫人,立馬醒悟過來了。

蘇天成在所有人中間,氣勢也不一般,無疑就是新任的知縣大人了,不過看上去,太年輕了一些,江寧縣的知縣,還沒有見到這麼年輕的。

兩個軍士沒有遲疑,立馬跪下了。

“屬下恭迎蘇大人。”

“起來吧。”

蘇天成開口說話了,兩個軍士終於相信,這位年輕的出奇的英俊小夥子,就是新任的知縣大人了。一人軍士飛快的跑進去,大概是去稟報了。

蘇天成沒有耽誤,直接進入了縣衙。

江寧縣縣丞盧天明正在辦公,前任知縣大人離開了江寧縣,高升了,到京城戶部去了,離開了接近一個月了。主薄也在前幾天更換了,前任的主薄,調到了南京的工部去了,新任的主薄渠清澤,還在熟悉情況。

縣衙裡面的事情,必須要處理的,江寧縣是京畿縣,不可能有人來暫時署理知縣職務的,何況江寧縣轄區那麼大,事情太多了。

好在新任的知縣蘇天成今日到任,終於熬出來了。

蘇天成的名氣,盧天明是知道的,山西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榜眼,寫出的好多詩詞,廣爲傳頌,這樣的人,文采是不用懷疑的。

盧天明仔細看過了邸報,他感覺到奇怪的是,蘇天成是殿試榜眼,按說是應該進入翰林院的,爲什麼外放到江寧縣來啊。

再說了,蘇天成不過十九歲的年紀,似乎太年輕了,派到江寧縣擔任知縣,是不是有些草率了,至少缺乏經驗,須知江寧縣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遠非普通的縣能夠比較的,在這裡擔任知縣,需要處理不少棘手的事情。

江寧縣是京畿縣,官員的品秩懸殊是有些大的,知縣是正六品,可縣丞僅僅是正七品,主薄是正八品,和其他的縣有些不一樣的,這就導致了權力的不對等。

知縣的權力是很大的,做出來決定的事情,縣丞和主薄,不會提出來什麼反對意見。這種情況,就好比是幾百年之後,地方黨委負責人,兼任上一級黨委常委的意思,負責人的權威當然就不同了。

軍士進來報告的時候,盧天明正在仔細的審閱材料,聽聞知縣大人到了,他連忙走出房間,快步朝着大堂走去,邊走邊要求軍士,趕快打開儀門,同時通知在衙門裡的所有官吏,出來迎候知縣大人。

“下官盧天明,江寧縣縣丞,拜見蘇大人。”

“盧大人不要客氣了,今後我等一次共事,多多關注。”

“此乃本官職責所在,不敢有誤。”

看見蘇天成,盧天明的第一印象,就是沉穩,但舉手投足之間,顯示出來了一種不慌不忙的氣質,輔之儒雅俊朗的容貌,好像是成竹在胸。

盧天明迅速收起了內心的小九九,這個知縣,估計是很厲害的。

主薄渠清澤也匆忙趕出來了,給蘇天成行禮。

在這樣的公開場合,渠清澤當然要注重禮儀了。

看見江寧縣的縣丞和主薄都過來了,鄭克友開口說話了。

“盧大人、渠大人,蘇大人今日上任了,下官覺得,是不是要交印了。”

盧天明忙不迭的說好,蘇天成上任,重點就在於接官印,這是權力的象徵。

官印作用重大,知縣的權力,幾乎是通過官印表現出來的。

比如說知縣審案子,下結論了,文書上面要加蓋官印,才正式生效的,任免縣衙的書吏,空口無憑,見到了官印,表示上任了,處理諸多的民生,見到官印,就可以具體辦理了。

官員的官印,一般都是官員的心腹保管的,萬萬不能夠出現差錯,如果不小心遺失了,官員也是要被治罪的。

官印的大小有嚴格規定,皇帝的玉璽是最大的,玉製的,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印,包括布政使司衙門的官印,悉數都是用黃金製作的,知府以下的官印,全部是銅印。

就說這江寧縣的官印,方二寸二分,厚三分五釐,換做幾百年以後的數量單位,也就是七釐米的正方形,官印帶上把手,高度爲九釐米。

大明朝所有的官印,都是鑄印局統一負責造出來的。

官印其實不是很大,和幾百年之後的公章差不了多少。

縣衙發佈公告的時候,印章看上去碩大無比,那是印刷的時候,放大了官印,若是這麼大的官印,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夠蓋得動的。

除了接印的事情,還有就是官服了,前任知縣離開之後,會留下一套公服和一套常服,至於說朝服、祭服和賜服,肯定是不會留下的。

朝服主要是上京城參加大朝穿戴,一年到頭,知縣也難得到京城去一次的,更不用說什麼上朝了,這朝服不過是擺設,但也說不定,萬一皇上哪天抽風了,想着見你了,用得上,特別是江寧縣這樣的地方。

祭服是一個道理,但祭服每年都是要用一次的,知縣在特殊的日子,祭拜祖先,包括祭拜上天,就需要穿上祭服了。

至於說賜服,沒有人誰敢自己做,這是皇上賜予的,自己去做,除非不想要腦袋了。

這官服,說到底,都需要重新去做,每個人的身材是不一樣的,只能夠是量身定做,做官服也有專門的店鋪。這類的店鋪,官府授權之後,纔敢做的。

每個官員上任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官印,第二件事情,就是做官服了,完成了這兩件事情,其餘的事情慢慢來。

印章暫時由盧天明保管,封存在縣衙的庫房裡面,知縣沒有到的時候,誰都不敢用這個印信的,否則遭遇彈劾,是一定要丟烏紗的,鬧的不好,還要到大牢裡面去,知縣沒有上任,遇到了緊急的事情,先行辦理,不忙着加蓋印信。

這段時間,盧天明一直都有些戰戰兢兢的,他是七品的縣丞,做夢都不可能接任正六品京畿知縣的,所以保管印信也成爲了苦差事,生怕出現一點點的差錯,如今新任知縣蘇天成來了,他可以移交了,也了卻這個心頭大患。

一行人來到了縣衙的庫房,庫房在二堂到三堂的中間,左邊是庫房,右邊是賬房。這個庫房,主要保管公文之類的東西,類似於幾百年後的檔案局,至於說存放金銀財寶和糧食的庫房,有專門的地方,有專人把手。

接過了官印,蘇天成不是很在意,順手遞給了身後的蘇俊。

蘇俊的感覺就不同了,拿着官印,臉色有些發白,小心翼翼的護着,生怕弄髒了,他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到衙門的官印。

王大治也是很注意的,用眼神示意,立刻有四個護院,將蘇俊圍在了中間。

庫房裡面留下來的官服,蘇天成根本就沒有看,他是六品官員,官服的顏色是青色,胸前的補子是鷺鷥,這些都需要重新去做的,至於是開支,從專門的傢伙銀裡面支付。

忙完了一切的移交事宜,蘇天成笑着開口了。

“鄭大人,今日辛苦你了,江寧縣設宴,款待鄭大人,鄭大人萬萬不要推辭啊,盧大人和渠大人一起參與吧,鄭大人是應天府的上官,來到江寧縣,就是代表因天賦的,江寧縣可不能夠怠慢啊。”

鄭克友連連擺手。

“蘇大人如此說,下官無地自容啊,下官是爲蘇大人服務的,若是有什麼事情沒有辦好,蘇大人儘管指出來。”

蘇天成對着鄭克友笑了笑,扭頭詢問盧天明瞭。

“盧大人,縣衙安排宴請,一般都是在什麼地方啊?”

“回大人,大都是安排在四海酒樓的。”

“好,那就安排在四海樓,該有哪些人蔘加,盧大人定下來就是了。”

“下官這就去安排的。”

盧天明帶着鄭克友,到前面的寅賓館去歇息一下,蘇天成還有事情做,那就是到三堂後面去看看,那裡就是他今後居住的地方了。

這一次,渠清澤陪着他一起去看了。

跟隨蘇天成前來的蘇俊、蘇二童、王大治等人,這個時候,不可能閒着了,他們要好好收拾一番,同時要熟悉地形。

後院很大,大的有些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一應俱全。

在院子裡走了一會,蘇天成忍不住暗暗搖頭了,難怪人人都要當官了,這當官之後的待遇,也夠好的,就說這麼大的住處,一般人怎麼可能享受。

身邊的渠清澤一直微笑着,沒有說話。蘇天成有些奇怪了。

“老哥,你笑什麼啊,難不成覺得這江寧縣很好嗎,比錦衣衛呆的地方要好嗎。”

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882章 對決(4)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6章 眼藥水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413章 羣英會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034章 聖旨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95章 畢懋康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623章 行刺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616章 理還亂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274章 奧妙第1167章 迅雷(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879章 對決(1)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12章 善後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283章 太子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93章 宿命論(2)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16章 硬骨頭(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698章 大遷移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993章 整合(1)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06章 禮儀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56章 下狠手(1)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21章 周密安排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65章 劉鐵漢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820章 面對面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
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882章 對決(4)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6章 眼藥水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413章 羣英會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034章 聖旨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95章 畢懋康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623章 行刺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616章 理還亂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274章 奧妙第1167章 迅雷(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879章 對決(1)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12章 善後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283章 太子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93章 宿命論(2)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16章 硬骨頭(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698章 大遷移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993章 整合(1)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06章 禮儀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56章 下狠手(1)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21章 周密安排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65章 劉鐵漢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820章 面對面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