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

有關大同邊軍和遼東邊軍不能夠調動的事宜,其實有蘇天成的影子在裡面。

蘇天成和周延儒之間的聯繫,沒有徹底的消除,特別是錦衣衛和東廠開始在朝廷大規模的清理文武大臣之後,周延儒已經敏感的意識到了,朝廷若是這樣的發展下去,滅亡是遲早的事情了,他也必須爲自己想到後路了,而且他的家鄉在南方,那裡已經被蘇天成佔領了,不過他的家人沒有遭受到什麼虐待,也沒有遭什麼罪,生活和以前差不多的,並且家人專門來信說了,地方上的治安情況,比較以前好了很多,官府的官吏,做事情都非常的小心,不敢隨便的欺凌老百姓,因爲上面的要求非常嚴格,來信之中反映出來的最爲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蘇天成做皇帝,似乎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人家沒有認爲蘇天成是造反。

這些消息給予周延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楊嗣昌、範景文等人,投靠蘇天成之後,依舊是高官厚祿,而且楊嗣昌是中書省的中書令,範景文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都是頂層的官員了,蘇天成在設置官吏的時候,恢復了三省六部制度,這也預示着大晉王朝恢復了宰相的設置,大臣的權力更大了。

如此的情況之下,周延儒是不會斷絕與蘇天成的聯繫的,只不過這種聯繫非常的隱秘,不會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大都是通過家人或者是其他的取道聯繫的。

蘇天成的態度很是明確,遼東不能夠出現任何的意外。後金韃子的兇殘是舉人皆知的,而且在以前和朝廷的較量之中,吃了很大的虧,可以說內心的怨氣達到了臨界點,一旦遼東疏於防禦,被後金韃子找到了進攻的機會。甚至是進入到關內了,那麼北方諸多地方的老百姓,將要遭遇到最爲悲慘的命運,而且後金韃子在遼東若是取得了勝利,必然會刺激到蒙古的部落,導致大同和寧夏一帶,也出現危險,到時候就是全面崩潰的局面。

蘇天成贊成的是採用比較和平的方式來改變現狀,這一點在山東等地。包括南直隸,都完全表現出來了。

退一萬步說,周延儒寧遠蘇天成做皇帝,也不願意後金韃子佔領了京城。

蘇天成與周延儒之間這種間接的聯繫,直接影響到了周延儒的態度。

史可法的態度也是一樣的。

從南直隸直接到遼東,史可法很快適應了,他到遼東去的時候,局面還是很樂觀的。也是較爲平靜的,後金韃子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可惜隨着蘇天成的造反,情況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後金韃子開始蠢蠢欲動了。

史可法當然是做好了一切的準備,一度甚至準備關閉設在廣寧的互市。

史可法也接到了蘇天成的信函,來信的意思非常明確,必須要盡全力守住遼東。守住關寧錦防線,不能夠給予後金韃子任何的機會,否則就是大漢民族的千古罪人。

史可法當然明白這裡面的意思,所以在被皇上召到京城的時候,堅決反對調動遼東邊軍。雖說遼東邊軍經過了擴充,總數接近三十萬人了,但分佈在廣寧、西平堡、義州、黑山、大淩河城、錦州、寧遠以及山海關等地,並非是那麼的充裕,加之佔領了遼東大部分的地方,不僅僅是城池裡面需要駐軍,諸多的堡壘裡面也需要駐軍。

按照皇上的意思,調動二十萬大軍,留下幾萬人固守遼東,那就等於是講遼東拱手相讓給後金韃子了,遼東邊軍的素質參差不齊,後來招募的軍士,包括不少的軍戶,素質只能夠說是一般化,甚至不會比老百姓強多少的,好在有以前的老底子撐着,遼東邊軍的整體素質還是不錯的。

也正是因爲這等強力的反對,令皇上猶豫了。

史可法在南直隸好些年的時間了,熟悉南直隸和浙江的情況,蘇天成在南直隸的征伐,諸多的情況,他也從官吏和朋友的來信之中知道了,史可法根本就沒有想到,蘇天成能夠如此輕易的剿滅三十餘萬的明軍,拿下了那份大部分的地方,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就算是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聯合起來了,也不一定能夠與蘇天成抗衡。

史可法更加清楚的事實就是,後金韃子的殘忍是出名的,早在天啓年間,努爾哈赤帶領後金韃子在遼東征伐的時候,攻下來城池之後,將青壯劫掠一空,餘下的老弱婦孺全部殘殺,沒有能夠留下來一個活口,皇太極剛開始也是一樣,只不過在大淩河之戰之後,可能感覺到如此處理有些不妥,才稍微收斂一些了。

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將後金韃子打的灰頭土臉,甚至是剿殺了後金的親王多鐸,滅掉了八旗軍之中的好幾旗,這對於後金韃子來說,是奇恥大辱,是憋不住的傷痛,一旦有機會了,後金韃子會瘋狂的反撲,加倍的發泄怨氣的。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史可法格外的注意後金韃子的一舉一動,多爾袞的諸多舉措,史可法都注意到了,他曾經給朝廷呈報奏摺,稟報了後金韃子的異動,可惜朝廷根本就關心不到遼東的事情,蘇天成造反已經牽扯了朝廷全部的精力了。

史可法也直接給多爾袞寫信了,明確的斥責多爾袞,後金已經向大明王朝俯首稱臣了,還有人質在京城,爲什麼還在遼東有着很多不友好的舉措,可惜史可法寫去的信,沒有得到絲毫的迴應。

史可法一怒之下,準備關閉廣寧的互市,但手下的幕僚和軍官都勸諫了,朝廷不是很安穩,這樣的時候,後金韃子正好想找到廝殺的藉口和機會,若是後金韃子因爲關閉互市的源頭,在遼東展開大規模的廝殺,朝廷就真的無法支撐了。

其實遼東的窘境已經開始出現了,因爲蘇天成的造反,朝廷的銀兩開始嚴重不足了,遼東和大同大規模的招募軍士,需要軍餉,朝廷是不可能拿出來那麼多軍餉的,剛開始還能夠維持,可過了秋收季節,戶部就開始叫苦了,這也難怪,富庶的南方都不上交賦稅了,朝廷還怎麼能夠維持,目前最大的依靠,就是遼東的互市,以及靖邊和安寧堡的互市了,其次就是陝西還能夠足額的上繳賦稅。

來到京城之後,史可法與王道直見面了,兩人說到南方的局面的時候,都是愁眉苦臉的,兩人都在南直隸做過事情,史可法曾經是南直隸的兵部尚書,王道直曾經是應天府府尹,對於南方的情況都是非常熟悉的,但兩人關於遼東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遼東是絕對不能夠鬆懈的,否則京城將要遭遇到滅頂之災。

兩人對今後的前途,看法都是很悲觀的,從實際情況來看,朝廷想要繼續維持下去,難度太大了,剛剛成立的大晉王朝,在很多方面都佔據着壓倒性的優勢,已經成爲大晉皇帝的蘇天成,只要做出來北進的決定,朝廷就危險了,京城也危險了,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遼東邊軍守住了關寧錦防線,還有什麼意義。

到了那個時候,皇上要調遣遼東邊軍,恐怕沒有誰能夠反對了。

史可法和王道直兩人回到京城之後,也專門去拜訪了內閣首輔周延儒,說是拜訪,其實是周延儒的關鍵周康通知的兩人,說是有事情商議。

三人說到的也是遼東和大同的問題,經過了反覆的比較,三人一致認爲,遼東邊軍不能夠動,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全數調動大同邊軍,將大同的防禦交給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抽調的大同邊軍,巡撫趕赴北直隸的保定一帶,做好全面的部署,防止江寧營從山東直接進攻北直隸。

至於說河南、山西和陝西、寧夏一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兵力去防禦,若是蘇天成暫時不進攻北直隸,想辦法拿下河南和陝西、山西等地,朝廷只能夠乾瞪眼了。

三人商議的意見,基本就是最後的意見了。

史可法馬上就要回到遼東去了,儘管說京城的局面還是很不好,但周延儒還是爲史可法餞行,至於說王道直,就留在京城了,調遣大同邊軍的聖旨,已經發下去了,王道直在京城等候就可以了。

這一次吃飯飲酒的時間很長,奇怪的是周延儒、史可法和王道直等人,都沒有說什麼話,偶爾的幾句對話,也是充滿了懸念了,大家似乎都想到了今後該怎麼辦,也似乎都沒有想好今後有什麼道路可走。

一直到酒宴結束的時候,周延儒才說出來了一番話,也是很大膽的一番話,大概意思是大明王朝恐怕要遭遇到巨大的災難,如今的問題不是在遼東,而是在南方,逐漸強大起來的大晉王朝,將是不可阻擋的,猶如一股濤濤的洪流,捲走一切阻攔的力量,讓這些障礙灰飛煙滅。

史可法和王道直兩人都沒有多說什麼,京城恐怖的局面,令兩人也不會多說話,來到京城一直都是很謹慎的,但兩人非常明白,朝廷的文武大臣,早就有想法了,或者說是出現分裂了,恐怕有人做好準備,投奔大晉王朝,效忠蘇天成了。(未完待續)

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122章 熱鍋(2)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811章 詫異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648章 夜襲(3)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054章 遼東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28章 上任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96章 內訌(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121章 熱鍋(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50章 面聖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173章 歹毒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11章 江寧營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3章 準備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823章 準備(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14章 傷情第115章 在路上(2)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820章 面對面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84章 都會算第1083章 廷辯(1)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081章 暗戰(2)第1121章 熱鍋(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88章 拜訪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1章 未雨綢繆第824章 準備(3)第236章 擴軍第387章 小手腕第42章 人市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7章 安排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04章 平衡術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
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122章 熱鍋(2)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811章 詫異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648章 夜襲(3)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054章 遼東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28章 上任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96章 內訌(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121章 熱鍋(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50章 面聖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173章 歹毒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11章 江寧營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3章 準備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823章 準備(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14章 傷情第115章 在路上(2)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820章 面對面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84章 都會算第1083章 廷辯(1)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081章 暗戰(2)第1121章 熱鍋(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88章 拜訪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1章 未雨綢繆第824章 準備(3)第236章 擴軍第387章 小手腕第42章 人市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7章 安排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04章 平衡術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