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

朱由檢早就收到錦衣衛的密奏了,他一直都有些猶豫,是不是召見蘇天成。

董昌的意見,是建議讓蘇天成到廄來,稟報所有的情況,進一步的提出來想法,可溫體仁的意見不同,認爲蘇天成到廄來過好幾次了,到江寧縣不過一年多時間,如此頻繁的到廄來,其他的官員會有意見的。

朱由檢認爲,溫體仁說的有些道理,所以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蘇天成和張溥之間的交談,所闡述的觀點,他是完全贊同的,要說蘇天成的這些認識,甚至強於周延儒,可惜蘇天成過於的年輕,不可能進入內閣,放在廄,也不是很合適,朝廷內部的黨爭,他是清楚的,要是蘇天成陷入到裡面了,情況就不妙了。

溫體仁剛剛上任,有些時候,朱由檢還是要顧及到內閣首輔的面子。

至於說到朝廷內部一些官員的變動,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他不會感覺到奇怪,溫體仁畢竟要用自己熟悉和信得過的人,周延儒信任的官員,肯定是會遭遇排擠的,比如說陳於泰,目前的情況,就很不妙。

當然,這一切,必須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以內。

上任四個月時間了,溫體仁顯得志得意滿。

清理的行動,已經開始了,首先針對的,就是翰林院修撰陳於泰。

陳於泰和周延儒之間,是姻親關係,要不是有着這一層的關係。狀元不會是陳於泰,加之陳於泰曾經上過奏摺。爲自身辯駁的同時,也彈劾過他溫體仁,這樣的官員,當然是要清除的,至少不能夠呆在翰林院,不能夠呆在廄了。

陳於泰已經自己上了奏摺,請求外放。

溫體仁遲遲沒有答覆,壓着這份奏摺。想要外放,恐怕沒有那麼容易,而且也想着到南直隸去,想做什麼啊,周延儒也在南直隸,陳於泰的老家同樣在南直隸,要是回到南直隸去了。豈不是違背了朝廷的規矩,虧得陳於泰想的出來。

按照他的意思,陳於泰最好是到北邊去,到薊遼一帶去,或者是到陝西、山東等地,要不然就直接到福建、四川一帶。好的地方是不行的。官職的安排,也是簡單的,陳於泰是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安排到州府去,做個同知。也是從六品,只要自己暗地裡打個招呼。陳於泰管不到什麼事情,一輩子都不要想着出頭。

溫體仁重點考慮的,還是蘇天成。

以前,他認爲蘇天成年輕,不管怎麼說,至少需要十年時間,纔有出頭的機會,那個時候,自己也是七十來歲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可從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自己的這種預計,存在一些問題,蘇天成所做的事情,慢慢的開始牽涉到朝廷的全局了。

這是他不願意看見的。

你蘇天成將江寧縣建設的花兒一般,那都無所謂,只要你侷限在江寧縣一地,侷限在應天府,不要考慮到朝廷整體的事宜。

長期在官場上,對於這些事情,溫體仁有着自身的判斷,皇上是信任蘇天成的,蘇天成過於的年輕,不可能得到很快的提拔,但依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不需要幾年的時間,蘇天成就能夠威脅到自己的位置了。

所以說,對於是否讓蘇天成到廄來,他是持反對態度的。

遲遲沒有得到消息,蘇天成也有些着急了。

已經到了十月了,東林書院和復社,似乎有着更大的動作了,好像要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一次聲勢浩大的聲討行動,這不是什麼好的信號,憑藉一己之力,蘇天成無法阻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唯有成立學社,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纔是好的應對辦法。

按說渠清澤的稟報,已經很詳盡了,建議也是不錯的,兩人還在一起商議過了,不應該出現什麼意外的,自己從來沒有主動要求,到廄去的,這一次的主動要求,難道還遇見什麼難題了嗎。

江寧縣的士紳富戶,絕大部分都按照縣衙的要求,開始出售糧食了,所有的過程,都是縣衙戶房和糧房協助操作的,可也有那麼少數的幾乎,遲遲沒有動作。

政策的執行,必須有着連貫性,如果說這幾乎的士紳不動作,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其餘已經動作的士紳富戶,發現不出售糧食,也沒有什麼事情,來年肯定是不會動作了,縣衙發出來的其餘號令,他們更是不會理財了。

可如今這個時候,蘇天成還不能夠有所動作。

關鍵是東林書院和復社,虎視眈眈,一直都想着找麻煩的。

渠清澤進入三堂。

還沒有等到蘇天成開口,他就直接開口了。

“大人,廄沒有任何的消息,皇上還沒有最後決定,具體是什麼情況,下官也不知道。”

“這我知道,你能不能想辦法,繼續上奏摺,說明情況,重點是強調一下江寧縣的情況,面臨的問題,個別的士紳富戶,遲遲不動作,影響是很大的,縣衙要是沒有絲毫的動作,豈不是失去了威信啊。”

“大人若是想到這件事情,很簡單啊,交給我來辦,一定沒有問題的。”

“不能夠這樣做,既然事情公開了,就按照公開的辦法來做,就是想着暗地裡動手,也要掌握了主動之後,否則會因小失大的。”

“大人就是太謹慎了,張溥算什麼啊,不過是復社的負責人,難道復社敢於和官府對着幹嗎,下官覺得,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是要讓他知道厲害。”

蘇天成搖了搖頭,錦衣衛的手段,他是知道的,要是對準那些頑抗的士紳富戶動手了,效果絕對是有的,可現在不能夠這樣做,這種手段,只能夠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能夠使用的,如今的機會,是要從道義的高度,掌握主動權,這樣的機會,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有的。

“現在還不是時候啊,不能夠這樣做,張溥所說的話,還有背後的一些動作,你都是知道的,他們在東林書院和復社的所作所爲,大家是看在眼裡的,已經有人不滿意了,黃道周離開了東林書院,就是最大的影響,若是我們也按照他們這樣的手段去做了,和他們有什麼不同啊,我們不僅要在力量上面強於他們,更要在道義的高度上面,徹底擊敗他們。”

“大人的意思,難道是眼看着他們有所動作,不做出來任何的反應嗎,這樣也不行啊,南方的這些士子,喜歡鬧事的,動不動就羣起而攻之,官府也不好過於干涉的。”

“呵呵,我已經想過了,找你來,有兩層意思,第一,你將東林書院和復社的情況,包括張溥和錢謙益的情況,稟報給上面,儘管預測,他們準備有所動作了,第二,你需要詳細掌握他們的行動,在適當的時候,對外透露,造成他們內部透露出來的假象,讓他們大力的去鬧騰,去整頓內部。”

渠清澤稍微思索了一下,臉上露出了笑容。

“大人,下官真的是佩服啊,這些辦法,你都想到了。”

“這有什麼啊,更多的辦法,我都能夠想到的,要不是維護縣衙和官府的名譽,這個時候,東林書院和復社早就亂了。”

說完了這些事情,蘇天成面帶微笑,再次開口了。

“渠大人,江寧縣遠離廄,很多的消息,都不可能知道的,你若是知道一些什麼了,一定要告知我啊,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已經有人在注意江寧縣和江寧營了,要是太閉塞了,吃虧了都不知道啊。”

渠清澤露出了苦笑。

“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下官到江寧縣來,職責是什麼,依照下官的做法,要是以往,不知道被流放到什麼地方去了,這一年多時間,跟隨大人,做了不少的事情,皇上很是滿意,所以纔會容忍的,這朝廷裡面的消息,下官自然也不知道了。”

蘇天成輕輕嘆了一口氣,錦衣衛內部的規矩,是非常嚴格的,這一年多時間以來,渠清澤完全成爲了自己的心腹,上面肯定是知道的,一直都沒有責罰,也說明皇上是滿意的,沒有怪罪的意思,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另外的問題也出現了,那就是難以明確的知道,朝廷裡面,有着一些什麼事情了。

董昌不可能直接傳遞什麼消息,蘇天成也不願意聽見董昌說什麼,如果是董昌開口了,那一定是天大的麻煩事情了。

秦三德已經到了南京,也不可能知道那麼多的消息。

至於說徐爾一、翁同章等人,職位不是很高,沒有能夠進入決策層,加之他們是朝廷命官,認識也不一樣,不會隨意說邪,更不會隨意議論朝政的。

陳於泰和吳偉業等人,不可能指望。

還是那句話,有所得必有所失,自己在江寧縣,乾的風生水起,遠離了朝廷的紛爭,不會捲入其中,可也是要付出來代價的,那就是無法掌握上面的情況,只能夠憑着自身的判斷,來決定一些事情。(未完待續。

第648章 夜襲(3)第623章 行刺第414章 傷情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735章 青州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76章 升堂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078章 補償第406章 募捐(2)第2章 破局第1274章 奧妙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6章 禮儀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18章 秦淮河(2)第56章 下狠手(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273章 麻煩事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015章 誤判?(4)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14章 剪不斷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188章 行動(5)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251章 崩潰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165章 苦嶺關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2章 眉姑娘第56章 下狠手(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792章 偶遇(3)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52章 懷柔之心
第648章 夜襲(3)第623章 行刺第414章 傷情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735章 青州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76章 升堂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078章 補償第406章 募捐(2)第2章 破局第1274章 奧妙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6章 禮儀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18章 秦淮河(2)第56章 下狠手(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273章 麻煩事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015章 誤判?(4)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14章 剪不斷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188章 行動(5)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251章 崩潰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165章 苦嶺關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2章 眉姑娘第56章 下狠手(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792章 偶遇(3)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52章 懷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