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

(感謝大迷糊、yzh187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jesonshers、john01b的打賞,拜謝了。)

王大治稟報朱由菘來拜訪的時候,蘇天成很是吃驚。

朱由菘是福王世子,身份尊貴,也有着很多的忌諱,一般情況下,輕易是不會出門的,更不會主動拜訪朝廷官員,這可是自找麻煩的事情,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蘇天成對朱由菘也是略有了解,說起來朱由菘這人還是不錯的,很懂得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也不是很張揚,時時刻刻注意自身的言行,這也難怪在朱由檢自殺之後,朱由菘被推舉爲南明皇帝。

這樣一個厲害的福王世子,怎麼會輕易拜訪朝廷官員,難道不怕言官的彈劾嗎。

稍微思索了一會,蘇天成來到了廂房,他在這裡見朱由菘,日後也好解釋,廂房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也是府衙官員處理私事的地方,至於說在大堂、二堂和三堂,就純碎是處理正式的衙門公務了。

朱由菘已經在廂房等候了。

“下官見過小王爺。”

“蘇大人客氣了,今日我專門來拜訪蘇大人,是有着一些話想要說說的,這些話可能有些不合時宜,不知道蘇大人是不是肯給我機會啊。”

蘇天成楞了一下,他想不到朱由菘會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上一次因爲朱由菘的事情,自己奏報皇上,被嚴厲訓斥了,這之後就很注意了,畢竟皇家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自己本來就算是皇親國戚了,夫人朱審馨乃是晉王朱審烜的妹妹,也是大明的縣主。沾上這樣一層的關係,在處理與藩王關係的時候,就需要特別的注意了。

看見蘇天成沒有馬上說話,朱由菘笑着開口了。

“蘇大人帶領江寧營,叱吒疆場,我是非常佩服的,這段時間。一直都想着來拜訪,無奈有着諸多的限制,所以總是猶豫,今日想通了,鼓起勇氣來見蘇大人,若是蘇大人覺得不方便。我這就告辭了。”

蘇天成的臉上也出現了笑容,朱由菘這樣的激將法,對他沒有多大的作用,若是朱由菘轉身離去了,蘇天成不會有什麼心理包袱,可以當這件事情沒有發生,但他不能夠這樣做。河南府的發展,離不開朱由菘的支持,一年多的時間,福王確實帶頭了,支持府衙做出來的任何決定,這方面,倒是和歷史的描寫不同。

但福王做出來這些貢獻,一定是有條件的。若是什麼都撈不着,說不定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改變主意了,河南府將面臨諸多的困難,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可沒有必要那樣做,大家和和氣氣的。是最好了。

再說了,蘇天成一直都認爲,大明朝如此的禁錮藩王,這等的政策的確是不合適的。人與人之間是有着親疏關係的,用身邊的人,用與自身有着一定血緣關係的人,自古以來都是有着如此的習慣,這樣也能夠很好的保證政策的落實,只要皇帝有着足夠的能力,控制住藩王,打消藩王謀反的野心。

“小王爺說哪裡話,下官只是害怕影響到小王爺,若是小王爺都沒有什麼畏懼了,下官還有什麼可怕的,小王爺有什麼話,儘管說出來就是了。”

說完這話,蘇天成站起身來,帶着朱由菘,徑直到密室去了。

剛剛進入密室,朱由菘的神色顯得嚴肅了很多,對着蘇天成深深鞠躬。

蘇天成有些奇怪,抱拳對着朱由菘開口了。

“小王爺爲何行此大禮,下官不敢當。”

“蘇大人的一片心意,我心領了,上次蘇大人爲了我的事情,遭遇到皇上的訓斥,這都是我的不是,還請蘇大人不要記掛在心裡。”

“小王爺的信息很是靈通的,這件事情,下官早就忘記了。”

“蘇大人不愧爲大丈夫,遭遇如此的訓斥,都不願意說出來,有一段時間,我還有些埋怨蘇大人,得知真相之後,很是羞愧,父王一再督促我,專程拜訪蘇大人,賠禮道歉。”

“小王爺言重了,這不算是什麼事情,下官沒有能夠完成任務,本就沒有什麼可說的。”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我今日來拜訪蘇大人,是有着一些心裡話想要說說的,不管這些話是對是錯,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小王爺請說,下官洗耳恭聽。”

“這第一件事情,就是蘇大人與皇室之間的關係,蘇大人的夫人乃是我大明的縣主,其實也就是郡主,身份是不一般的,當初朱審馨被降格爲縣主,我曾經感覺到奇怪,直到蘇大人迎娶了朱審馨,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若是皇上沒有起這樣的心思,朱審馨是不可能到蘇大人身邊的,祖制不能夠輕易違背,哪怕是皇上,表面上看,朱審馨受了委屈,其實不然。”

“蘇大人迎娶了縣主,身份自然就不同了。”

“第二件事情,乃是牽涉到江寧營的事宜。江寧營的驍勇,那是不用說了,這樣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一直都爲蘇大人所直接控制,建立了諸多的豐功偉績,這已經說明,江寧營是離不開蘇大人的,也只有在蘇大人的領導之下,江寧營才能夠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

“第三件事情,牽涉到蘇大人自身了,既然建立了這麼多的功績,提拔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蘇大人很是年輕啊,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所謂高處不勝寒,蘇大人乃是殿試榜眼,主動選擇外放,有着很多的目的,恐怕振興地方、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軍隊,是主要目的之一,蘇大人早就有着不同於一般的看法,能夠應對諸多的事情,我就不需要過於多嘴了。”

蘇天成臉上的微笑慢慢的消失了。

朱由菘很會說話,看似什麼都沒有說,其實什麼都說到了,也點到了今後可能出現的麻煩和危險,朱由菘爲什麼會說這些話,目的究竟是什麼,難道僅僅是關心自己嗎。

“小王爺的一番話,如雷貫耳啊,下官領教了,不知道王爺和小王爺有着什麼樣具體的建議,若是能夠說出來,下官感激不盡。”

朱由菘站起來了。

“蘇大人客氣了,我這純粹是班門弄斧,其實蘇大人早就想到很多事情了。”

“小王爺不必這樣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若是王爺和小王爺有着什麼良策,還望直言不諱告訴下官。”

朱由菘微微點頭。

“說一千道一萬,最爲重要的事情,還是要自身強大,就好比說江寧營,不管是剿滅流寇,還是抗擊韃子,江寧營都能夠取得巨大的勝利,如此的情況下,不管是誰,不管他心裡想着什麼事情,也要看看江寧營的表現,掂量一下江寧營的實力,一般的情況下,沒有說敢於公開做出來對江寧營不利的事情。”

蘇天成微微點頭,這是真理,不容置疑。

“蘇大人年輕,自殿試之後,不過五個年頭的時間,就是正四品的知府,還是江寧營的都指揮使,這在我大明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自然都是如此,就更不要說朝廷裡面了,蘇大人如此的表現,自然要威脅到某些人的地位,誰知道他們是什麼想法,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背後做出來一些骯髒的舉措。”

“我不知道蘇大人在朝廷裡面有着一些什麼依靠,想來沒有依靠也是不可能的,不過我以爲,那都是外力的作用,若是蘇大人能夠壯大自身,纔是最佳的選擇。”

蘇天成的臉色微微有些變化,這些話,要是從朱審烜、董昌或者是渠清澤的嘴裡說出來,沒有什麼稀奇的,但從朱由菘的嘴裡說出來,聽着有些彆扭,不管怎麼說,蘇天成起碼的戒備心理還是要有的,朱由菘畢竟是福王世子,要是背後捅刀子了,誰知道啊。

朱由菘沒有在乎蘇天成的臉色,繼續說下去了。

“蘇大人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剛剛我說的話語,在蘇大人看來,頗有些謀反的意思了,其實我的本意,是要求蘇大人還是要舉薦人才,這麼多年了,朝廷內部的黨爭爲什麼越來越厲害,爲什麼總是不能夠禁止,說起來都是爲了自身的地位穩固,一旦抱成團了,形成力量了,其他人就不敢小覷,就是要背後動手,也要考慮到龐大的力量。”

蘇天成已經明白朱由菘的意思了。

“下官感謝小王爺的提醒,這黨爭的事情,皇上是深惡痛絕的,下官也看不慣,至於說舉薦人才的事情,下官地位卑賤,暫時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啊。”

朱由菘哈哈大笑了。

“蘇大人信不過我,這是很正常的,我也料到了,不過我今日所說的話語,是真心話,絕非敷衍蘇大人,這裡面的輕重關係,還請蘇大人掂量,我總是覺得,很多的事情,暫時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儘管去利用一下好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朱由菘說到了這一步,已經很不簡單了。

蘇天成也站起身來了。

“小王爺的話語,下官記住了,不管日後的情形如何,下官都是很感激王爺和小王爺的,至於說着自身的力量問題,還需要從長計議。”

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321章 聖旨下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19章 賀瘋子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318章 大比武(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83章 定局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51章 崩潰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204章 敵情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53章 吳三桂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669章 心結第168章 血戰(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11章 江寧營第994章 整合(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36章 大調整第490章 近憂第248章 協調會(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183章 定局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87章 禮部第150章 面聖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75章 計中計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406章 募捐(2)第492章 宿命論(1)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83章 抉擇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645章 部署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98章 燧發槍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68章 血戰(2)
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321章 聖旨下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19章 賀瘋子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318章 大比武(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83章 定局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51章 崩潰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204章 敵情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53章 吳三桂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669章 心結第168章 血戰(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11章 江寧營第994章 整合(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36章 大調整第490章 近憂第248章 協調會(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183章 定局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87章 禮部第150章 面聖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75章 計中計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406章 募捐(2)第492章 宿命論(1)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83章 抉擇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645章 部署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98章 燧發槍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68章 血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