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重大決定

(感謝求樂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崇政殿。

皇太極看着大殿之內的文武大臣,神情很是嚴肅,今日要討論大事情,能夠進入這崇政殿的,也是大清國的精銳了。

代善等人吃驚不已,這一次能夠進入到崇政殿的人,雖說不是很多,但每個人都是不簡單的,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豪格、阿濟格等親王和郡王,此外還有索尼、鰲拜和譚泰等人,至於說范文程等人,站在了前面。更令人吃驚的是,漢八旗的旗主,也悉數都來到了崇政殿,看來真的是要討論重大的事情了。

隨着皇太極的開口,衆人都安靜下來了。

“朕今日召集你們來,是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商議的,這件事情,關乎到我大清國的未來,不容小覷,今日滿八旗的旗主、漢八旗的旗主,悉數都到了大殿之上,朕也就直說了。”

皇太極的目光掃過了所有人。

“父皇自頒佈七大恨以來,無時無刻都想着能夠推翻大明,入主中原,朕遵從父皇遺願,也是爲此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這麼多年過去,我大清國慢慢強大起來了,但入住中原的事情,似乎變得遙遠了。”

“自崇德元年以來,我八旗子弟很少入關了,想必你們也都有些疑惑了,六年時間了,爲什麼會如此的平靜,朕聽到了一些傳聞,說朕開始享受了,不想征戰的事宜了。朕聽到了這些傳聞,沒有覺得奇怪,有些時候,朕都在想,這麼多年時間過去了。朕究竟做了一些什麼事情,是不是對得起先皇。”

“遼東的局勢,邊關的局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朕時時刻刻都感覺到焦慮,大明出了一個蘇天成。難道真的能夠力挽狂瀾,難道真的能夠令大明強盛,朕是不相信的,大明的那個崇禎,難以容人,雖說也是兢兢業業。可難以有什麼成效,朕想着,或許有一天,崇禎忽然覺得蘇天成勢力太大了,威脅到皇帝的地位了,就要着手剿滅蘇天成了,朕也從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幾年時間過去,並沒有多少的成效。”

“蘇天成離開遼東,朕以爲機會來了,重點觀察遼東的局勢,可朕還是失望了,遼東沒有多少的變化,一切如故,朕經常在深夜祈禱,難道是朕激怒了上天。上天要給朕懲罰嗎,就不能夠讓朕如願嗎。”

大殿裡面非常的安靜,衆人都低着頭,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話語,皇太極的強勢。衆人都是清楚的,想不到在大殿之上,說出來了這樣的一番話。

“朕還是鼓足信心的,有人認爲,朕這是害怕,還是要在遼東發動進攻,同時從喜峰口等地入關,威逼大明的京城,朕何嘗不想這樣做,但朕不能夠這樣做,朕明白,不能夠讓將士們的鮮血白流,朕不能夠拿我大清國兒郎的生命去冒險,去做無謂的攻擊。”

“蘇天成到遼東之後,進攻大淩河城,我大清國的三萬將士,悉數被剿滅,這需要何等的實力,雖說駐守大淩河城的,大部分都是漢軍,但統帥是嶽託,朕以爲,嶽託在戰場上的驍勇,是不輸於你們的,嶽託被生擒,孔有德被生擒,攻打大淩河城的戰鬥,一天時間就結束了,這些情況,你們都是知道的,難道沒有從這裡面悟出來一些什麼嗎。”

“朕一直都說,蘇天成和江寧營是大明的中流砥柱,萬萬不能夠輕視,有些人就是不相信,總是認爲這是大明朝廷誇大的作用,可你們想想,蘇天成什麼時候吹噓過,江寧營剿滅了大明內地的幾十萬流寇,崇德元年的時候,剿殺了我大清國三萬勇士,攻打大淩河城,再次剿殺了我大清國三萬將士,這些戰功,動動嘴就能夠做到的嗎。”

“朕提醒你們,大明開始變化了,要時刻提高警惕,我們滿人不多,需要更加的團結,需要吸納各方面的力量,需要不斷壯大自身,可有些人,就是不能夠認識到,朕很是痛心。”

大殿之內,更加的安靜。

“朕說了這麼多,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裡面的意思,天佑我大清國,機會終於來了,不過這一次的機會,你們恐怕要大吃一驚了,遼東的明軍,已經在座準備了,準備進攻我大清國,準備主動發動進攻了。”

皇太極說完這句話之後,大殿之內的安靜被打破了,代善、多爾袞等人,臉色出現了變化,他們確實沒有想到,駐守遼東的明軍,居然敢主動發動進攻了,畢竟蘇天成已經離開了遼東,駐守遼東的明軍,以邊軍爲主了,代善等人,曾經也認爲,蘇天成離開了遼東,機會來了,強悍的江寧營,大部分都到登州、萊州等地去了,這個時候,大清國可以對遼東發動攻勢了,至少要奪回大淩河城。

看見衆人開始竊竊私語,皇太極暫時沒有說話,他需要這樣刺激衆人,讓衆人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鬥志,只有這樣,即將來到的征戰,衆人才能夠爆發出來最大的能量。

幾分鐘之後,皇太極再次開口了。

“遼東的明軍,主動發動進攻的事宜,是文程偵查到的,你們都安靜下來,聽聽文程說,朕希望你們今後,也多多分析,多多思考,不要總是想着在戰場上廝殺。”

衆人很快安靜下來,看着范文程。

范文程很是鎮定,從懷裡掏出來了信函,開始通報情況了。

這個過程中,衆人聽得很是仔細,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濟爾哈朗是知道很多情況的,顯得鎮定很多,至於說阿濟格,依舊是不在乎的神情,認爲范文程此舉,不過是討好皇上。

小半個時辰之後,范文程說完了。

范文程主要是說到遼東的諸多變化,並沒有說到戰役的部署等等情況,但范文程在通報情報的過程中,詳細分析了陳新甲的特點,以及這一次的戰鬥,會是什麼樣的規模,包括大清國如何的應對,做到有的放矢,都做出來了分析。

不得不說,范文程的分析,是非常詳細的,是有着很強的說服力的,通過這些情報,衆人基本明白了,駐守遼東的明軍,肯定是要展開進攻了,接下來,衆人需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做好準備,迎戰明軍,並且殲滅明軍了。

范文程說完之後,一個聲音出現了。

“皇上,臣弟願意領軍出戰,臣弟做先鋒,願意立下軍令狀,一定剿滅進犯的明軍。”

這個聲音出現之後,就連老成的代善,都皺起了眉頭。

說這話的,自然是阿濟格。

皇太極這次沒有客氣了。

“阿濟格,朕來問你,明軍準備什麼時候發動進攻,你知道嗎,明軍準備首先攻擊哪裡,你知道嗎,明軍攻擊的目的是什麼,你知道嗎,你領軍作戰,準備採用什麼樣的戰術,準備如何殲滅明軍,這些問題,你給朕說說,你是如何考慮的。”

阿濟格看着皇太極,張口結舌,他哪裡想過這些問題。

看着阿濟格說不出話來,皇太極有些生氣了。

“文程剛纔已經說到了這些問題,朕看你是心不在焉啊,文程已經分析,明軍估計在五月之後發動攻擊,因爲雨季已經過去,氣候適宜,明軍準備首先攻擊黑山,目的可能是拿下黑山、義州和廣寧,繼而穩固這些地方,至於說我大清國的勇士,如何的殲滅來犯的明軍,就需要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讓明軍以爲能夠輕易拿下黑山、義州甚至是廣寧,能夠輕易取得勝利,這樣好大喜功的陳新甲,纔會不顧一切的繼續發動進攻,甚至不顧後防,這纔是我大清國真正的機會,這些重要的分析,你不能夠認真聽,還說什麼做前鋒,你以爲憑着血勇之氣,不管不顧將士的死活,就是勇猛了,朕看你從現在開始閉嘴,聽聽其他人怎麼說。”

其實范文程在分析的過程中,基本指出來了大清國該如何的應對這一次的進攻,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以及濟爾哈朗等人,聽得非常仔細,也認爲這樣的安排是可行的,是最好的應對方式了,這樣能夠取得重大的勝利,甚至能夠大規模的殲滅明軍。

從這個方面來說,范文程的確是不錯的。

很快,代善、多爾袞、豪格、多鐸、濟爾哈朗等人,先後說話了,都是贊成范文程的分析的,認爲採取誘敵深入是最好的辦法,這樣能夠避開明軍的鋒芒,給予明軍毀滅性的打擊,至於說諸多漢八旗的旗主,是不會開口說話的,他們到崇政殿來,也就是聽着,這些王爺和郡王,都是他們以前的主子,在主子面前,他們沒有資格開口說話。

皇太極很是滿意這樣的討論,一切基本都是自己做出來的安排,衆人依舊是服從,不明事理的阿濟格被自己訓斥了,也是老老實實的呆在一邊,不在開口說話了。

其實范文程通報的情況,其中的作戰思想,就是皇太極的作戰思想,這也是他詳細思考之後,做出來的,也是他認爲的最好的作戰部署。

“朕決定了,這一次迎戰明軍,朕親自擔任主帥,多爾袞、豪格爲副帥,這一次,我大清國一定要殲滅來犯的明軍。”

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646章 夜襲(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67章 歸屬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59章 剿匪(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581章 尊嚴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6章 鄉試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50章 面聖第406章 募捐(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42章 人市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820章 面對面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68章 血戰(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84章 說情團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56章 下狠手(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67章 波動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51章 崩潰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482章 大禮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79章 借銀子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915章 朝貢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29章 恩怨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405章 募捐(1)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64章 開埠第644章 松山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155章 識趣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30章 山海關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190章 稱帝(2)第579 天降神兵(1)
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646章 夜襲(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67章 歸屬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59章 剿匪(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581章 尊嚴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6章 鄉試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50章 面聖第406章 募捐(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42章 人市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820章 面對面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68章 血戰(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84章 說情團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56章 下狠手(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67章 波動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51章 崩潰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482章 大禮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79章 借銀子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915章 朝貢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29章 恩怨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405章 募捐(1)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64章 開埠第644章 松山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155章 識趣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30章 山海關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190章 稱帝(2)第579 天降神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