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

在峽谷高處觀戰的葉爾羌指揮官烏依古爾不由得臉色鐵青!

他看到已軍非常努力地發動進攻,然而明軍收攏了隊伍形成了環形防線,他們丟出的鐵蒺藜有效地阻滯了騎兵的進攻,騎兵無法殺進明軍步兵陣列中,反倒被明軍依託着“戰馬護牆”打倒了一個接一個,騎兵的隊形在變得稀薄。

有的失馬騎兵很勇敢地步行過去想找明軍廝殺,明軍用刺刀攔着他,後面的士兵開槍,將葉爾羌人打倒。

烏依古爾萬萬沒想到他花費這麼多心思設計的伏擊戰打成這樣子,他抱着一個希望,希望他的部下爭氣些。

沒有一個葉爾羌人能夠給予明軍以重大傷亡,反倒在與明軍的作戰中力不從心,倒下的人越來越多。

有好幾個猛將兄試圖掀起進攻的狂潮,他們身披重鎧,加上用上鐵盾,

最終,烏依古爾下令撤退!

明軍衝着他們遠去的背影開槍,起勁地歡呼起來!

年輕的士兵們慶幸自己勝利了,逃脫一劫。

他們的長官馬進忠在隊伍中巡視,與他們打招呼道:“打得好!”

士兵們高興地道:“我們頂住了敵人的進攻!”

“好,好!”馬進忠非常開心,他在新明時率領步兵戰勝了騎兵,而在前明時要是步兵遇到騎兵,那是一邊倒的屠殺,概莫能外。

敵人奔逃,明軍繼續往吐魯番城前進。

吐魯番地區是荒漠地帶,氣候炎熱,讓明軍遭遇了嚴峻的考驗!

該地區日照長、氣溫高、晝夜溫差大,降水少,風力強,被人稱爲火洲、風庫。

不必多說,想想火焰山,得請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去降溫的哦。

明軍是四月出動,氣溫尚可,但稍一走動就渾身汗水,要不把身體蓋嚴實些,很快就被曬成黑炭頭。

但明軍整體經受了考驗,中暑的人不多,死亡的人更少。

明軍爲了此次進軍,專門進行了適應性的訓練!

他們懂得節水、尋水、遮陽和求治中暑的人,人手兩個水壺,茶葉泡水,後勤帶着水車,裝有藥丸,保障措施還是很給力。

還有大家互相關心與照顧,軍官對士兵有責任的,如果一支部隊出現中暑的非戰鬥減員,就是軍官與士官的責任。

朝廷負責給軍費,兵部戶部負責物資供應,確保充足供應。

老百姓把一個年輕的孩子送到軍隊,軍官與士官有責任照顧他們。

兩中華現在的軍隊上下級的關係遠比前明時期要好,前明時期的士兵在軍官眼中是豬狗不如,至少連家丁都不如。

如今兩中華都行福利制度,地方官員要對老百姓負責,朝廷對官員的要求是忠心、GDP和民心,不得民心的官員做官難以長久。

民間尚且如此,軍隊同樣道理,連帶着軍隊裡軍官也要對士兵好,每年都有考覈的,考察軍官對士兵的待遇情況。

由於兩中華開設軍校,不怕沒有軍官,有大把的軍官等着上位,因此主官也不敢違反軍紀去刻薄士兵。

最重要的是情報不錯,在標定的地圖上,按圖取水,沒錯!

水在沙漠中最寶貴,明擺着明軍的情報部門走過了路上的線路,對於取水點的位置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裡的水有綠洲水、坎兒井水、井水等,要感謝敵人,他們沒作堅壁清野,沒有把牛羊屎尿倒進水源中,沒有水源中下毒!

後來瞭解到是沙漠中水源寶貴,如果這麼做的話,死的敵我雙方,不僅會渴死敵人,自己人也會被渴死!

這種事情有過例子,某方把水源破壞了,激到對方以牙還牙,到處破壞水源,結果自己也沒水喝,最終放棄原有的地盤,大家兩敗俱傷民衆流離失所。

因此沙漠中各族交戰有君子協定,那就是不動水源。

尤其是坎兒井!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爲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

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吐魯番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幹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這坎兒井穿鑿與維護極不容易,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往往身上這種病那種病的,豈能破壞!

一旦破壞了水源就得花大力氣重新引水,畢竟水是無孔不入的,當水流入一個方向時得花大力氣把水引到另一個方向,殊爲不易。

所以明軍自坎兒井地段取水不受限制,同時明軍也嚴格要求軍人不得破壞或污染包括坎兒井在內的水源,有專人負責。

就這樣地,明軍遵守了君子協定,能夠能夠順利進軍。

明軍兵不刃血,進入了吐魯番城!

此時的吐魯番城人口不多,並是不很大,物資不是很多。

進城的官兵一下子就把城裡的葡萄乾買斷了市!

這裡出產的葡萄乾很有名,沙漠光照強,乾旱少雨,出產的葡萄的含糖量高,有的品種的葡萄多了吃不了,真的甜死你!

他們把葡萄放在晾房裡陰乾成葡萄乾,自已吃或者出售,但由於運輸不便,中原地區的民衆很少有機會吃到這裡的葡萄乾,結果這些明軍有口福了。

“嗯嗯,味道太好了!”官兵們嚼着葡萄乾,讚不絕口。

在中原,這種葡萄乾可是貴人才能吃到的!

讓當地民衆不反感的是明軍公平交易,以銀幣購貨,受到了民衆的歡迎。

沒有強買強賣,更不存在着什麼搶劫、強*的不良行爲,所有之處都行約法三章,也是另一種的君子協定了,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竊者辦罪”,並且嚴格執行。

當地人不見得喜歡明軍,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明軍是仁義之師。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馬進忠的部隊在此休整三天,準備第二天出發時,晚上就出了事。

兩名出外辦事的士兵被割了喉!

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751節 殺人質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71節落子(完)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295節 得手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454節 慢一拍第97節一夜變天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164節 三年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556節 彼伏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690節 惡土司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671節 打城牆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07節移民臺灣第49節過春節(二)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61節追殺敵船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
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751節 殺人質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71節落子(完)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295節 得手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454節 慢一拍第97節一夜變天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164節 三年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556節 彼伏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690節 惡土司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671節 打城牆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07節移民臺灣第49節過春節(二)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61節追殺敵船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