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

衆人不能置信,熊振春死了?

但確實是事實,吳貞毓即時彈劾馬吉翔蓄意謀殺大將,該當嚴懲!

下面一羣文官鼓譟助威,馬吉翔施施然地道:“雖是過失殺人,但臣確實有罪,臣請陛下罷除臣錦衣衛指揮使之職,讓臣做個閒人罷!”

頓時,文臣的聲音嘎然而止。

死了一個統兵大將,又要罷掉另一個統兵大將,得,大夥兒不用逃了,直接向追兵投降吧!

朱由榔再傻,也只能和稀泥道:“事出有因,全因誤會所致,既往不咎,諸卿該同舟共濟,共度國難!”

着諸人承諾,不就今天此事進行追究,到此爲止!

散了,馬吉翔得意洋洋,揚長而去,文官們則氣憤不已,卻拿馬吉翔無可奈何。

吳貞毓埋怨諸人道:“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擅自行動!”

當初文官們想搞馬吉翔,請他做帶頭大哥,他阻止他們不可輕舉妄動,沒想到這些文官纔不管三七二十一說幹就幹了,偏又幹不成功!

正所謂是書生造反,三年不成!

朱由榔搞復辟,那些文官也復辟,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大玩嘴炮,還想騎到武將頭上拉糞拉尿,卻沒找對一個好時機,這樣的環境下還來搞!

這就是前明文官的本性,他們在新明受壓抑太久了,一旦有機會就原形畢露。

不過文官中周官的一句話讓吳貞毓也難以反駁:“馬賊深得今上倚重,我們彈劾他有用嗎?”

金蘭則在旁邊幫腔道:“說不定我們這邊出去,他的人馬就在那邊等着哩!”

原來朱由榔識人不明,馬吉翔不學無術,但擦鞋功夫做得好,朱由榔對他言聽計從,他與太后皆深信之,以爲忠勤,命掌戎政;不知馬吉翔是個諂諛之人,其心叵測也,也讓文官們對朱由榔失望了。

大家不歡而散,而做了二五仔的許紹亮被大家摒而棄之,他想想後,乾脆去找馬吉翔投奔!

馬吉翔大獲全勝,在他眼中,文官只會放嘴炮,目前形勢下怎麼也動不了他,他忌憚的是熊振春,剛纔搞了熊振春一下,指望他會對馬某人感恩戴德?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藉機殺了熊振春,盡降其軍!

他稟過皇帝,派出管勇衛營內監龐天壽和他的門生郭璘一起管轄熊振春軍,龐天壽不識軍務,軍權掌握在郭璘手上。

熊振春軍共有三千人,憐熊振春無故慘死,不服馬吉翔派去的人馬,即使是龐天壽着力籠絡,不幾日,依舊散去一半!

更有甚者,他們找到了追兵軍官李存惠,向他報知御營虛實。

我們治不了你馬賊,有人治得了你馬賊!

那些人賣掉馬賊毫無心理負擔,李存惠大喜,破交戰幹得更歡了,讓朱由榔以龜速前進,一天行不到十里地!

吳貞毓見勢不妙,找着朱由榔道:“情況危急,陛下宜輕車簡從,拋棄輜重,輕裝前進!”

他提議,帶上重要的皇親,朱由榔再帶上兵馬及跟得上的勳貴、文臣以及一些財貨、給養,就這樣子,趕快前進!

其他人就顧不上啦!

計是好計,奈何馬吉翔在旁邊斥道:“陛下乃天下共主,須存體面,如此行動,成何體統!”

他對朱由榔奏道:“陛下且請放寬心,賊若來時,臣必爲陛下擋之,屆時,陛下看臣破敵!”

馬吉翔是大明武進士出身,揮舞拳頭,裝模作樣,實際上有姿勢沒有實際,偏皇帝信他,笑眯眯地頜首道:“朕有卿家,國無憂矣!”

吳貞毓嗟嘆而出,只覺得前路茫茫。

馬吉翔人前說得響亮,就連他DD馬雄飛也信不過他這個哥哥的能耐,憂慮地道:“朝廷追兵來時,必是強兵勁將,我們如何抵擋?”

四顧無人,馬吉翔悄悄地告訴他DD道:“多備財貨留給我們自己,屆時再將朱由榔賣個好價錢!”

“啊!”馬雄飛驚詫不已。

他只覺得他哥是個陌生人,枉皇帝這麼信他,他居然想到了賣主求榮!

然而,身爲血親,馬雄飛還能怎麼着,不可能跑去跟皇帝說“陛下,俺哥想賣你!”……

朱由榔御營這樣的前進速度能走得了多遠,很快地,追兵趕到。

急促的馬蹄聲如悶雷一般敲打着人們的耳膜,先是數十騎疾馳而來,咬上了御營後隊,哪怕他們人少,也敢於直逼上前,他們以勁箭開路,射殺跑得慢的永曆軍,在塵土漫天中越逼越近。

新明軍捨得投錢,也接受了東南國的軍魂,騎兵帶隊的軍官往往來自東南國,他們敢戰,甚是精銳,擅長輕騎穿插,一日夜可行數百里,忽散忽聚,遊擊騷擾,入重圍而不驚,擊重兵而不懼,是採自蒙古、老野豬皮時代就運用嫺熟的戰術。

沒錯,騎兵軍官有許多正是歸化的蒙古人和韃靼人!

這些人起的是漢名,說的是漢語,衣着習俗與漢人一般無異,但他們祖宗留給他們的把式沒有扔下。

他們騎術甚精,弓箭射出,成排永曆軍倒下。

待永曆軍大隊人馬過來時,他們即閃,邊走邊射,十箭中得六七箭,讓永曆軍根本不敢相逼!

新明軍騎兵分爲二類,一種是輕騎兵,使用弓箭,爲少數人馬,另一種是龍騎兵,亦即是火槍騎兵,遇敵時可以下馬以火槍對戰。

弓箭射擊速度快且方便,火槍集中射擊威力大,現在來的是輕騎兵。

見不是路,馬吉翔來個壁虎斷尾,由龐天壽部留下阻擊追兵,自已帶皇帝離開。

龐天壽接受了命令,與副將郭璘商量了一下,決定伏擊追兵。

郭璘年輕氣盛,閱歷不多,滿懷着雄心壯志,他找了個開闊的山谷,一邊臨澗,一邊是小山,把千多步兵伏於小山背坡上,伺機破敵。

他們僞裝妥當,馬蹄聲隱約傳來,聲響不烈,正是追兵斥侯騎兵通過山谷,沒有發現伏兵。

接着馬蹄聲由遠漸近,越來越響,轟轟隆隆如同悶雷滾過天空,震得藏身在山窩叢中的郭璘面前的草杆都在瑟瑟發抖,遠遠的一大隊騎兵從山谷進來,策馬狂奔如風雷急電,瞬間如潮水一般踏進了埋伏圈裡。

打的是“袁”字,正是新明大將袁宗第負責率軍追擊。

郭璘在山窩草叢中用望遠鏡觀察,咬咬牙,發出了進攻的號令。

“嗚!”號角吹起來,“殺啊!”永曆軍在山頂上冒出頭來,鼓足勇氣向下衝殺!

第1555節 此起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618節 北海!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275節 不殺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60節輕取敵船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102節張龔氏(一)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784節 集郵第1416節 推骨牌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92節揚名立萬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69節無農不穩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257節 下戰書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665節 骷髏旗起
第1555節 此起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1618節 北海!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275節 不殺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60節輕取敵船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102節張龔氏(一)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110節 打完此仗吃晚飯!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784節 集郵第1416節 推骨牌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92節揚名立萬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69節無農不穩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257節 下戰書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665節 骷髏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