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節 下戰書

只開心了三天,惡霸走狗打上門!

桂林的那幫傢伙,徹底止咳,也就是那天起,桂林城從城內出去的人多過進來的。

軍心攏亂,士氣低落,朱由榔苦惱不已,他召吳貞毓來問計。

吳貞毓是他的智囊,進入皇宮裡,即時敏銳地感覺到原本金碧輝煌的皇宮變得黯然失色,往來的侍衛、宮女和TJ似乎都沒有了精氣神,見到皇帝時皇帝也是有氣無力的,吳貞毓非常憂慮!

沒想到一個東南王,居然把整個桂林城的人都嚇倒。

不過,作爲新政權的大敵,爲了達致知己知彼,吳貞毓也花了點力氣去研究東南王,越看他的資料就越是驚奇。

這是不折不扣的Diao絲逆襲記啊,從一個海賊到一個王爺,一個老大的帝國的當權者,迎娶白富美,達到人生目標,一路走來,順風順水,他遇到的敵人不可謂不強大,卻被他一一粉碎,而且他的建設做得有聲有色,無論在軍隊、經濟和社會發展都顯示出他的老練與水平,哪怕吳貞毓作爲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封建仕大夫,也不禁地敬畏想“他真有的媽祖娘娘保佑的!”

他尚且是這麼想,更不用說民間的愚人癡漢,簡直把他當成了真神下凡。

他不是真神,怎麼解釋他的成功?

如今真神的神軍前來征伐,怎麼可能抵擋他!

人家軍隊還沒到,永曆朝的軍隊就自己陣腳大亂了。

朱由榔強打精神問道:“逆賊軍隊打上門來,吳愛卿可有破敵良策?”

“啓奏陛下,臣有三策!”吳貞毓奏道。

朱由榔精神一振道:“先生請講!”

“敵軍壓境,我軍當迎頭痛擊,只要此仗勝了,則軍民士氣大振,事情大有可爲,此乃策一!”吳貞毓這麼說,勝則固然好,可萬一要是輸了呢?

“或者我方堅守,這城內糧秣可支用三年,又有水源,城池堅固,軍隊衆多,我方守城,待敵懈怠,一舉破敵,乃穩守反擊,此策二!”

吳貞毓連講兩策,朱由榔不置可否,催促道:“先生的第三策呢?”

“讓城別走,離開桂林!”吳貞毓簡單地道。

“以先生之想,該當如何處置。”朱由榔追問道。

吳貞毓堅定地道:“總得打過一仗再說,陛下當可親征,有了陛下在軍,敵立足未穩,此戰勝算不小,勝則桂林可安穩一段時期!”

他這話打動了朱由榔,霍然起立道:“朕當親征,破除賊軍!”

皇帝振奮,吳貞毓欣然道:“臣來寫戰書!”

“甚好!”朱由榔點頭道,於是TJ呈上文房四寶,吳貞毓之大才,一揮而就,蓋過璽印,朱由榔欲遣使去迎新明軍,吳貞毓自告奮勇地道:“臣願前往,以窺敵方虛實!”

朱由榔搖頭道:“先生乃朕之股肱,乃能輕身冒險!”

“東南王愛惜羽毛,其部下亦不會對軍使無禮,陛下放寬心!”吳貞毓篤定地道。

於是朱由榔允了,即發旨着各軍備戰。

且說新明軍三部,前有趙慶才五千精兵,中有顏樂五千軍隊,後有劉文秀五千軍馬,乃前軍中軍等後軍趕上,聚集一起,大小船艦千艘,蔽江而來。

船多江窄,所以先前朱由榔的毒計“塞江、火攻、掩殺”還真的有用武之地,要不是趙慶才反正,新明軍必有損失。

上游卻有一葉小舟迎着龐大軍隊而來,頗有視千船萬軍無物的無畏境界。

所以封建士大夫雖然腐朽,亦有其氣節過人之處。

“僞朝派來軍使?”帥船上,趙慶才接獲消息,乃教送來帥船一探。

軍使到達,一看,卻是熟人,趙慶才勸曰:“吳先生大才,當知識事務者爲俊傑,迴歸朝廷,方爲正道。”

吳貞毓進退有序,從容地道:“人各有志,不必強求!”

他本有一張如簧之舌,沒有痛罵趙慶纔是叛主之奴,趙慶才也就不難爲他,派小校送吳貞毓去見顏樂。

顏樂正在中軍的巡防艦,聽聞前軍送敵方軍使來,乃喚入,卻是吊籃接上去,原來巡防艦艦身高大,所有上去人員都得爬繩網登艦,將軍也不例外,吳貞毓作爲士大夫,卻哪會學那些漁民走卒來手舞足蹈,有失體面!

好在有吊運物資和傷員的吊籃,新明軍以禮相待,就用吊籃接了他上艦。

他落足甲板,見到甲板上乾淨利落---新明軍水師仿東南艦隊,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大搞衛生,把甲板、裝備擦得錚亮。

艦上官兵們精神抖擻,皆全副着裝,威風凜凜,吳貞毓見着軍將們簇擁的顏樂,有人介紹他道:“我們將軍是顏中將。”乃拱拱手道:“幸會,在下吳貞毓,奉吾皇之命前來送戰書!”

呈上書信,顏樂接過一看,封面上判雲:“大明皇帝付東南軍將開拆。”

顏樂也不開拆,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將信示衆後着軍校把沒開拆的書信原樣奉還給吳貞毓,吳貞毓臉色陰沉地道:“顏中將此爲何意?”

“你這個軍使不地道啊,給勞資裝彈弓,這樣的書信,致辭與格式不妥,我豈能拆信!”顏樂怪笑道。

不傻啊!

吳貞毓暗歎對方看似粗人,卻心細如髮,他寫的書信確實是與體制不合,顏樂不拆,聰明之舉,他若是拆了,將來只怕有心人上奏上一本,丟官罷職雖不至於,只怕東南王心中定然不悅,認爲他自甘下等,將來再有什麼事情弄到一起,於他仕途不利。

“說吧,你來這裡有什麼事!”顏樂問道。

“三天後戰於桂林城東,爾等可敢來?”吳貞毓挑戰道。

“有何不敢!”顏樂大笑道。

於是兩人約定兩軍三天後戰於桂林城東,吳貞毓告辭離開,新明軍客客氣氣地將其送走。

吳貞毓下到自己小船,臉上掛着的笑容消失,一下子沉下臉來!

對方士氣看上去極旺,那些新明軍也就罷了,而剛剛歸降的趙慶才軍隊毫無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的倒黴勁兒,卻有一副膽氣粗壯的雄風氣概。

一般而言,新附軍往往覺得自己是爹不親孃不疼,往往士氣低落,戰鬥慾望薄弱,趙慶才軍隊卻是牛勁不小,摩拳擦掌,等着打仗。

這一仗有點懸了,吳貞毓不禁深爲已軍憂愁!

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781節 回南京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2183章 直落(一)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191章 在閩南第1288節 九邊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69節無農不穩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555節 此起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51節船底世界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80節出師落旗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23節都在演戲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266節 降與戰第740節 進徐州第2099節 偷水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
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781節 回南京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2183章 直落(一)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191章 在閩南第1288節 九邊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69節無農不穩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555節 此起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51節船底世界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80節出師落旗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23節都在演戲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266節 降與戰第740節 進徐州第2099節 偷水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