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節 福王見駕

江西廬山,雄偉壯觀。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有詩爲證:“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雲煙”,廬山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雲霧繚繞。險峻與柔麗相濟,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別忘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

有多達90多座峰嶺的廬山,因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衆多的瀑牀,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數量衆多景觀壯美的瀑布。

山水相濟,景色美不勝收。

還有廬山溫泉,是中國著名的醫療溫泉天地溫泉,廬山谷濂泉被唐代“茶聖”陸羽評爲“天下第一泉”。

廬山的好處是如此之多,大明現任皇帝朱由產獨愛廬山,廬山成爲他專用的湯沐邑,整座廬山是他的私產,一到夏天,他就上廬山避暑。

這位皇帝知進退,識兇吉,深諳縮頭烏龜之道,他對朝政不理不問,不沾鍋,於是旁人也就識趣地不去打攏他,任他在廬山納福

廬山五老峰上,金碧輝煌的皇帝行宮前,身穿淡黃袍子、腰纏名貴羊脂玉帶、人模豬樣,長得肥胖如豬,走一步路喘三喘的的福王朱由崧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的接見。

他所在的地方是一座涼亭,周圍的景緻一覽無遺,瑰美無比,但他滿心焦灼,無心享受。

秋天來臨,外界的秋老虎漸漸肆虐,廬山卻是涼爽怡人,氣候溫適,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此乃怕熱的胖子之福地,讓朱由崧心中很是羨慕,內心不時有噬心之痛:“本來應該是我的!”

朱由崧(1607~),乃明神宗朱翊鈞之孫,福恭王朱常洵庶長子,其血脈離皇帝最近。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生於福王京邸。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封爲福王世子。崇禎十六年(1643年),襲封福王。

甲申之變,崇禎帝自殺殉國後,衆王公大臣會聚南京曰國不可一日無主,大家共推新皇帝。

本來福王就位的呼聲最高,但最終是旁枝的金華王朱由產坐上了龍廷,定了君臣名份,朱由崧很不甘心,但他還是聰明的,在那些造反傢伙聯繫他的時候,他明智地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沒去做帶頭大哥,這纔有他現在的安然坐在涼亭裡看風景。

當然他很痛恨那個海賊,他沒想到的是如果沒那個海賊,給他坐上龍廷的話,他將即位於南京,建立南明政權,年號弘光,在位八個月。當了皇帝卻不雄起,而是沉湎酒色,內政不修,政治腐敗。

弘光二年(1645年),兵敗逃亡蕪湖,押往北京處死,時年四十歲。

現在嘛,他還是挺消遙的,雖說這些年來,大明的王爺們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權勢和富貴受到了嚴重削弱,但有的王爺,比如這位福王,在大明上海開埠,啓動“股市”之後,他全盤殺入,大量收購原始股,大家都知道原始股想虧都難,結果被他賺到盤滿鉢滿,真正成爲了“福王”,有福氣的王爺。

如今的他滿手都是名貴戒指,只只都是鴿子蛋,錢有的是!

一位TJ走進涼亭,向着福王鞠躬道:“王爺,陛下有請!”

“好,頭前帶路!”朱由崧揮揮手道。

看着象肥得象一隻皮球般滾過來的福王,皇帝朱由產不由得微微皺眉!

他知道福王過來所求何事,他不想見他,但人在江湖,哪能徹底放下的,即使是皇帝之尊也做不到,況且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

“臣朱由崧……”朱由崧喘着氣道。

剛纔的路徑他是走來的,之前他愛廬山,現在他恨廬山,這山間小徑景緻是一步一景,但胖子傷不起啊。

他上山是衆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擡槓硬把他擡上來,但到了皇宮大院內哪能這樣,只能勞動他自己走來,走得讓他累壞了。

“福王,你先坐下來,再說話吧!”看着雙下巴的,胖到不見脖子的福王喘着大氣的樣子,朱由產不忍地道。

“陛下,這……這……這於禮不合……”朱由崧結結巴巴地道。

“行了!朕說行就行,這裡沒有外人,你我兄弟,不必多禮!”朱由產着TJ去扶福王就坐,給他上茶。

感謝地喝下幾口熱茶,胖子王爺這才穩定下來,他謝過皇帝恩賜,望着皇帝那標準的身形,不同於朱由崧,朱由產終日做登山運動,身體素質非常好,臉色紅潤,氣息平靜,朱由崧沒來由地道:“陛下,您真能看得開啊!”

朱由產淡然地道:“看得開活久點,看不開很快亡,你說朕會取哪一樣!”

“臣失言了!”聽到朱由產的話,朱由崧趕快道,不敢再往下談論。

皇帝此話誅心,不知道他身邊有多少耳目,單這廬山腳下駐軍長官可是姓顏的!

東南國大將顏田,有萬夫不當之勇,爲新明御林軍副指揮使,駐紮廬山。

雖說東南王對朱由產很尊崇,但提防之心並不缺少。

真要是朱由產倒黴,朱由崧也必定陪葬。

朱由崧定下神來,直入正題道:“陛下,對於朱由榔和朱亨歅處置,陛下可有決斷?”

僞桂王朱由榔造反鬧大發,還牽累到靖江王朱亨歅。

東南王對追隨朱由榔造反的臣民們網開一面,沒殺到多少人,這與以前皇朝處置造反者誅九族殺得人頭滾滾鮮血成河截然不同。

但千萬不能以爲東南王不殺人,他可是槍林彈雨,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一代強人!

僞桂王朱由榔造反,罪惡滔天,判五馬分屍之刑,傳首九邊!

其直系三代親屬皆處死,相關的宗族流放東南國。

造反的因果,朱由榔將徹底承擔!

而倒黴的靖江王朱亨歅,他迎朱由榔進桂林,本想着朱由榔造反成功後他吃香的喝辣的,沒想到被朱由榔強佔了他的靖江王府作皇宮,之後朱由榔更挾帶他一路逃跑,然後被朝廷大軍捉獲。

朱由榔太孤單了,朝廷讓朱亨歅陪他一起上路!

朱亨歅當然不甘心,他向朝廷申述,向諸人求告,語言哀切,大明諸王大起兔死狐悲之意,遂公議由朱由崧出面營救,找到朱由產,請他出面,儘量轉寰,別讓朱由榔死得太慘,朱亨歅死得不明不白,明擺着是東南王藉此良機,極力削落大明朱氏的顏面!

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198章 東洋人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24節爾虞我詐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760節 洪爵爺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3節火併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23節刺客(一)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33節倭奴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5節初議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548節 香菸(二)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164節 三年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
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198章 東洋人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24節爾虞我詐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760節 洪爵爺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3節火併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23節刺客(一)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33節倭奴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5節初議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548節 香菸(二)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164節 三年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