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

愛鬆古往攻錦州明軍騎兵部隊,大家五百對五百,對方純屬火槍騎兵,以密集隊伍前進,遇到韃靼人時,立即靠攏,然後火槍轟擊,首先打馬!

被打馬已經成爲了韃靼人心中的痛,許多中了毒彈的馬匹沒有當場死掉,回去後發燒,變得消瘦,慢慢死掉,讓韃靼人心痛得要命!

長槍打馬,當韃靼人靠攏時就用雙筒噴子和手槍。

儘管韃靼人繞新明軍兜圈,展示了高超的馬技,新明軍依舊不爲所動,採取密集的火槍槍陣,韃靼人一再挑引,始終不能得逞。

感覺到明軍的堅定,愛鬆古不敢硬戰!

當北京被明軍收復,僞帝和多耳滾死難,也就抽走了韃靼人的脊樑。

很多時候,韃靼人已經不敢硬戰了。

或者是本錢少了,不能下注。

至於這邊,阿拉善是韃靼人後期的一個悍將,英勇善戰,可稱爲百人敵,卻不想死在松山這麼一座小城市裡!

更讓愛鬆古無語的是,城內明軍出動,城門裡士兵排隊而出,背城作戰。

他們是步兵,居然敢出城挑騎兵,出動的明軍大概有六百人,對上四百多的韃靼騎兵。

帶種!

愛鬆古不曉得明軍的“遇敵必戰”不是說笑的,作戰條文指出什麼什麼情況下,軍隊必須出戰,不得躲在掩體裡,否則“畏敵”的罪名就會安放在指揮官的頭上!

如果不硬性規定,大家都呆在城裡風涼水冷,多好!

你觀望,我觀望的,不就成了前明軍了?

顏常武以作戰條文規定軍隊必須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指揮官不僅要出戰,還要能打贏,所以城內守軍出戰。

是的,步兵跑不過騎兵,但只要驅趕了韃靼人,那精神上照樣有收穫。

這不,看到對方密集的槍陣,愛鬆古鬱悶無比,唯有退避三舍。

說韃靼人“弓馬俱熟,不懼明軍火器”那是假的,韃靼人很重視對付明軍火器,他們進攻時往往使用堅固的盾車,由包衣奴才驅動,防着火器向前,然後騎兵突擊。

如今沒有這個機會,愛鬆古不得不後撤,聽到背後傳來明人的嘲笑聲,韃靼人士氣低落!

撤離松山後,愛鬆古進攻杏山、寧遠、前屯等地,沮喪地發現了連根毛都沒有撈得着,反倒象喪家犬一般到處被驅趕。

明軍出關,收復城市,因爲人數不多,大家只集中在大中城市,防守嚴密且不算,見敵人不多,城內守軍紛紛出戰,而韃靼人不敢戰!

往事如雲煙,過去輕鬆破陣、破城的事情只能留在記憶中。

他想截殺明軍輜重部隊,但對方有上幾百人的部隊,加上民夫,都不怕他們了!

……

鬱悶的人不止愛鬆古,還有譚泰,他奉命堅壁清野同時撤退民衆,帶走自己族人和漢民,隊伍龐大,迤邐前行,在離盛京還有百餘里地時,蒙古騎兵追上了他們!

往盛京的大道上塵霧沸揚,迷茫一片,人馬象密集的螞蟻羣,黑壓壓的一片,望不到盡頭,好象整個大地在緩慢地漂動,人、馬驢牛、車輛混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就連譚泰也無能爲力,只能下令“走走走”,到達盛京就好。

WWW ✿t t k a n ✿c o

路旁幾名騎兵抽打着一羣漢民,哪怕將他們打得遍地亂滾,漢民哀求着“長官,三天沒吃的,我們實在走不動了,就讓我們在這裡等死吧!”

照韃靼人的以往作風,不用等死,他們會送漢民歸西!

可是現在,韃靼人只是呸了一口,徑直走了。

大明前軍大都督甘輝致韃靼人指揮官,明軍已經點到有三千六百七十一人死在你軍手裡,將來會殺回七千三百四十二個韃靼人,先殺男丁,不夠就殺婦孺,說到做到!

仗打到現在,韃靼人知道了明人不赦韃靼人中入八分的貴族,對於普通韃靼人還網開一面,只要投降,頂多就是流放。

韃靼人窮途末路,氣數已盡!

突然間,譚泰看到了西南方向煙塵大起,呈半天雲之勢,席捲而來!

他趕快着人打探,不久後,騎兵瘋狂打馬而來,惶聲道:“蒙古人來了!”

“蒙古人!”氣得譚泰大罵道:“滿達海怎麼搞的!”

滿達海負責阻截蒙古人,如今看來,任務已經失敗了。

譚泰不知道壹天前,牆倒衆人推,蒙古人雲集,過萬的蒙古騎兵集中,許多部族都出兵攻打韃靼人,結果滿達海中伏,損兵一半,狼狽而逃,徹底地讓出了向盛京的道路。

看到蒙古人來勢,譚泰知道有敗無勝!

已方只得三千多老疲殘兵,對方銳氣正盛,豈可抵抗!

他心中涌出陣陣的悲涼,“撤!”譚泰艱難地說出一個字。

部隊逃跑,是不動聲息的,連自己的族人也沒說,但其餘韃靼人見他們鬼鬼祟祟的樣子,哪還不明白他們的意思。

“大家逃啊!”

一聲呼喊傳出來,立即天崩地裂。

空前大潰!

互相搶路,交相踐踏,哭天抹淚,人間慘劇!

有韃靼人婦孺擋着了韃靼人騎兵的道路,這幫人渣,都沒進化完全,見走不了而蒙古人在逼近,竟然取刀在手,砍殺自己的族人!

殺得頭斷肢折,血雨腥風,擋路者紛紛倒在地上,他們的臉上盡是不能置信,爲什麼?!

至於那些漢民則被殺得更多了,爲了奪路而逃,韃靼人使盡了渾身解數,只求逃出一命。

在左砍右殺自己人,不顧一切的情況下,譚泰一夥終於脫離了大隊,落荒而逃。

後面追趕的韃靼人的婦孺老人跑着跑着,再也跑不動了,望着他們的背影,眼裡盡是絕望!

蒙古人殺到,看到了無數民衆哭聲震天、屍骸堆積的浩大場面,聰明地勒緊了馬匹,順着邊沿追殺韃靼人。

騰機思衝到,見此情況,也不禁頭皮發麻。

幸運的是他的軍中有十名漢人軍醫!

他們不會坐視不管的,帶隊的隊長劉映春醫生找着騰機思,不多說廢話,對他道:“大都督有令,救一個漢民,回贈十個銀元!”

騰機思大叫道:“特木倫!”

“在!”應聲的是他的侍衛長。

“你負責配合劉醫生,他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騰機思吩咐道。

“得令!”特木倫響亮地道。

醫生的面子確實大,他們到達蒙古人部族裡,蒙古人的巫醫就不那麼好使了,在蒙古人的幫助,劉映春展開了有效的救助措施。

把那些漢民分組編制,分派食物(蒙古人贊助了不少),救治傷員,千頭萬緒,劉映春等人忙得昏天黑地的,但成效顯著。

活人四萬丁,還有五萬的婦孺。

劉映春報上數字,騰機思大喜:“一票就賺了五十萬銀元!”(婦孺是添頭,不算錢,除了男丁,還有殺死韃靼人的獎勵)

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394節 救災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306節 空調車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1423節 圈套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49節過春節(二)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872節 反轉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2191章 在閩南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
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394節 救災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306節 空調車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1423節 圈套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49節過春節(二)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872節 反轉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2191章 在閩南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