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

時代不同了!

以前很落後,錢少、地裡出產不多,經濟不發達。

現在則銀子滾滾而來,大量的土地種上了東西,別的不說,單是地瓜和土豆就有得你吃了,各地的資源被開發,商品似乎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

不是似乎,而是真正,僅一個土澳大陸那裡養上N多的牛,牛被製成牛肉乾,用海船運到四面八方,於是所有的軍隊都吃上了肉,豈能不感恩?

“俺要那麼多東西幹什麼呢?”兩中華之主顏常武說道,他慷慨地將他收進來的銀元都分給大家,將土地、物資發出去,在東南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爲離島國家天生就有分離傾向的民衆一致向他效忠,絕無二心!

現在的漠南與漠北,哪怕他本尊沒有到達,但不妨礙無數的部族人在他的畫像下舉拳向他效忠,他的名聲,傳遍了漠南與漠北。

道理很簡單,前明皇帝可不會給部族人發工資,不會讓他們去抽免費香菸和喝免費茶葉!

這可是明軍補給品上的清單,如果不給的話,軍人有權去鬧的。

給部族人發工資收買他們的忠心,一個人頭三十銀元,這樣的賞格足以讓他們腳下生煙,狂奔猛衝。

剛剛抵步,已經有小子預定拿到銀元了。

那是五個奔逃不迭的老毛子,沒能及時回城,被小子們圍上去,開槍當場打死了三個,一個受傷倒地,然後被小子們仁慈地送他歸西,用火槍上的槍刺給他來個透心涼,最後一個被打得滿臉是血,用一條長几米的繩索綁在馬後帶他回去。

總算小子們記得軍官說要活的,於是那個臭哄哄的老毛子得保狗命,但小子們獰笑道:“你最好能夠交代出一些東西來,否則你就是三十個銀元!”

現在沒有下達軍令說要約束部隊,軍官們自行其是,殺俘不算什麼。

雖然聽不懂他們說什麼,但肯定不是好話,老毛子驚恐萬狀地被帶到了馮雙禮的情報官那裡,開始審問。

也不用多說什麼,老毛子就象倒水竹筒般把什麼都交代出來了。

……

望遠鏡裡的伊爾庫茨克城與其說是一座城倒不如說是一個寨子,並不算很大,約有五百步左右,四周挖溝把城圍着,然後建起了土木混合結構的防禦工事,高有五米多,還豎起了炮樓。

無論是城牆上還是崗樓上都沒見到一個人影,明軍到達已經是先聲奪人,把老毛子給槍擊到做起縮頭烏龜,小子們幹得不錯!

遠遠地開槍,反正見到人影就打,打得對方擡不起頭來,很長我軍威風。

伊爾庫茨克城佔據高地,外圍有大片的白樺林包圍着,不過近處的白樺樹已被砍伐掉,地方開闊,進攻的話有足夠的位置可以展開部隊。

它位於北海的南端,處於二條大河(安加拉河與伊爾庫茨克河)的交匯處,水流引入護城河裡,河面寬敞,有相當快的水流速度,對於進攻者不利。

加上它那土木混合結構的護牆,人在其上警戒,還有高高的炮樓,看到了大炮的炮眼,可以說,如果進攻者是那些野蠻人與部族的話,絕對讓他們有來無回。

事實上,確實有一些野蠻人部族來試過身手,結果都失敗了。

“他們已經得到了警告,所以集結了不少人手,城裡共有男人過五百五十人,婦女六十多,裝備都是燧發槍,有少量的來複槍,擁有六磅炮十二門!”情報官將得到的情報彙報上來。

人數不少,裝備也算不錯了。

顏常武這隻穿越小強扇動翅膀,在遙遠的歐洲捲起了不少的風暴,比如裝備,如果沒有他大肆使用燧發槍,也就沒有現在這夥老毛子用燧發槍,他們應該用的是火繩槍那玩意兒而不是現在的燧發槍。

由於顏常武常用燧發槍把白皮趕出了亞洲,現在的白皮已經燧發槍化。

又由於顏常武使用了不少的線膛槍,哪怕再昂貴,歐洲白皮提升產能,尤其是奧斯曼帝國更是製造了不少,因此連老毛子也有了線膛槍。所以說戰爭是科技的最好的催化劑一點都不錯,世界戰場上的幾大玩家們都迅速地把燧發槍裝備上,沒人落後。

馮雙禮召開軍議,參加者有他的參謀長張雙成及新附軍長官巴圖魯與明軍龍騎兵長官盧駿,按大明官制,馮雙禮是總兵一級的軍官、張雙成是參將,而巴圖魯與盧駿則是千總。

張雙成沒有什麼廢話,立即提出他的觀點,他是參謀長,屬於專業人士,責無旁貸。

“我們人多,他們人少,上策就是平推而過,穩紮穩打,發揮我們火力強大的特點,反正見到人就開槍。”張雙成冷靜地道:“優點是快,缺點是有預料不到的傷亡。”

“下策是圍而不破城,打要照打,以圍攻來消耗他們的力量,同時試下看能不能圍點打援。”張雙成搓搓手道:“這樣打較爲輕鬆,或許能打更多的人。”

這貨象學院裡的教師般文質彬彬,但是給人的錯覺,能夠做到參謀長一級的絕對是擔任過部隊主官,兩中華的軍官培養機制很完善,中高級軍官升遷會在主官、參謀長、軍校進修裡循環,水平是前明軍官遠遠不能相比的。

“打吧,我們佔據優勢,現在我們士氣正旺,什麼都好,拖下去夜長夢多!”盧駿主張道。

“對!”巴圖魯贊成道:“打完伊爾庫茨克,再打巴爾古津城,把老毛子全部乾沒了!”

他的漢語說得很流暢,與三個漢人同僚交流起來沒有任何阻礙---在兩中華,想升官,必須漢語過關。

馮雙禮從善如流地道:“很好,我們就幹吧!”

……

明軍的效率非常高,他們砍伐樹木,打造出一輛輛的“防彈車”,也就是豎起的木柵欄車,他們人多力量大,一天就製造出上百輛的防彈車,推着它們上前,用來填埋護城河。

槍彈打在防彈車上啪啪響,無法破防。

用大炮轟擊有效果,砸散了防彈車,但炸的不夠人家組裝得快---無窮無盡的樹林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更糟糕的是,老毛子無法肆意開槍,很快他們受到了壓制。

那些精力似乎是無窮無盡,勤快得不得了的明軍築起了一座接一座的土山,在上面用線膛槍遠遠地打他們!

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448節 硬剛(四)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548節 香菸(二)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306節 地域黑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9節回老家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257節 下戰書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904節 開心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2099節 偷水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
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448節 硬剛(四)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548節 香菸(二)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306節 地域黑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9節回老家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257節 下戰書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904節 開心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2099節 偷水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