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

且說阿三們似乎用力一拳打在空氣中,結果自傷,一時間都有點茫茫然,一場辛苦爲誰忙!

臥在有頂蓋的榻上被士兵們擡着前進的三位阿三將軍則感受到華人深深的惡意,明明昨天他們已經彈藥用光,沒有了彈藥,這些高貴的華人硬撐着昨天不退!

無論是沃爾馬將軍、巴爾將軍與潘迪特將軍心中都有一種不好的感覺:“難道華人知道自己立了軍令狀,所以他們頂着不走想讓我們捱打?!”

“想想華人不會這麼無聊,或許是我們想多了。”他們自個兒安慰自己道。

孰料華人將軍郝搖旗就是這麼地心地黑暗,他知道阿三將軍們捱打屁股的消息,就下令部隊堅持打上三天,讓阿三將軍們的屁股與皮鞭有上親密的接觸。

昨夜裡郝搖旗的主力部隊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撤離了隘口,留下少量人手在那裡迷惑敵人,當天明時,他們也撤退了。

就這樣,郝搖旗堅守隘口直到火藥用盡,華人部隊損失得微乎其微,不到一百人戰死,而皇協軍死了一千多人而已。

造成的損失是敵人死掉了五萬人,本來不應該死那麼多的,事實上有近乎二萬人是傷員,傷勢發作要了他們的命,死在自己的軍營裡。

這樣死得好,否則五萬多人死在隘口附近,臭都臭死了。

東南軍則補給充足,他們帶來了不少醫藥,傷員都得到妥善處理,也包括了阿三。

事實上,東南軍做事非常公道,獎罰分明,同時不放棄傷員,即使是皇協軍中也有華人軍醫,他們秉承着領袖的教導“醫者父母心”爲已軍中的阿三提供力所能及的醫療,阿三們感覺到華人上級關心他們,是以士氣始終高昂,也無人叛逃。

大家是敲着得勝鼓返回東陽地區,受到了顏煜的親迎,這位王子殿下感謝他們的努力,爲已軍爭取了足夠的時間,把東陽山區改造成爲一個可怕的堡壘。

拿下了隘口,順着大道行軍的阿三軍隊停止了腳步,敬畏地看着前方林立的堡壘。

堡壘佔地面積大,氣勢宏偉。一道接一道的厚壘上站滿了人,還有一條接一條的深溝,有的厚壘達到五米高,依託山勢,顯得異常險峻,很難爬上去,溝深更不知底。

所有的阿三們倒抽了一口涼氣,這樣的堡壘去攻打的話,得用多少人命去填?

金旗展動,奧朗則布親臨前線視察,看到了恐怖的一幕,不由得臉沉似水。

他表面呆板,腦袋轉個不停,緊張地思考着對策。

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急攻,集中兵力猛烈進攻,以最快的時間拿下敵營,當然損失可能也是海量的。二是圍攻,步步緊迫,但不死戰,好處是可以節省軍力消耗,此地畢竟是莫臥兒帝國的土地,本土作戰,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無論是補給和兵員都不成問題。

如果不是德里!

奧朗則布心中嘆息着,他必須以最快速度返回德里,控制那裡的局勢,而且要以勝利統帥的身份,最終奪取帝國政權。

他的臉色徒然變冷,聲音象是從冷風中吹過一樣道:“沃爾馬將軍、巴爾將軍與潘迪特將軍!”

“是的!殿下!”三位被士兵攙扶着的阿三將軍一起鞠躬道。

“給你們三天時間準備,第四天開始攻打堡壘,四天打下堡壘,每天都要向本王彙報!”奧朗則布說完,一振衣袖,大步離開。

“恭送殿下!”諸將領深深鞠身道,心中盤算着如何打下這座可怕的堡壘。

王子殿下沒說如果四天攻不下堡壘時結果會怎麼樣,想來不會太妙,將領們爲了避免最壞的結果,就得努力攻破敵人堡壘。

……

三位阿三將軍勤奮起來,他們不顧及尚未完全復原的身體,催促着軍隊做好攻堅的準備。

他們作了分工,巴爾將軍主要是找尋人員、糧草與物資,而沃爾馬將軍負責打造裝備還有營地建設,至於潘迪特將軍則負責整隊與訓練部隊。

巴爾將軍派出了大量人手出動到附近城鎮山村搜刮,不久後,人員、糧草物資源源不斷地到來,軍營在迅速地擴大。

沃爾馬將軍則打造攻堅械,主要有長梯,還有擋彈車。

長梯用於過壕溝和爬牆,擋彈車實際上就是一輛輛的手推車,上面放了木頭與樹藤,用來抵擋東南這的彈丸。

東南軍的火器厲害,沃爾馬將軍想想後還是得做得什麼,他讓巴爾將軍大量蒐集皮革用做皮甲,儘可能地給官兵們加上裝甲。

還準備了大量的盾牌,沒有更多的鐵製兵器,那就砍伐木頭,削尖了用作長矛,儘可能地不讓士兵赤手空拳上陣。

不得不說戰爭就是一種催化劑,哪怕是有世的阿三,也大大地改變了自己那種“你有火槍,我有神”的觀念,當然他們也不是不信神,而是必須做更充足的準備。

至於潘迪特將軍則編組軍隊,是訓練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找來的阿三素質很差,他得以拖牛上樹的精神去肝活。

沿敵人堡壘邊壘起長圍,用來保護自己還有限制敵人的出入,此乃常態。

還沒開打,潘迪特將軍派出部隊及送來的民工,開始了填溝壑的工作。

進攻前先把阻路的溝壑給填平,這樣進攻部隊就能夠暢通無阻,因此當他們開展這項工作時,讓守衛的東南軍大吃一驚。

沒有火力壓制和弓箭掩護,就那麼地讓民工推着裝滿泥土的小車和揹着泥土麻袋衝到壕溝邊倒土,受到了東南軍火槍和火炮打擊,一個接一個,一批接一批地倒下,倒下的人無論死活,也被扔進了壕溝裡……這,就是填溝壑!

從望遠鏡裡看着阿三們不斷地倒下,顏煜感慨地道:“我還是頭一回見識到這樣的填溝壑方式!”

東南國是個移民國家,人口多來自遙遠的陸上中華,成本高企,非常珍惜人命,哪象這裡人命似草。

張家玉溫和地道:“世上無奇不有,印度是個人上億的地方,人命不值錢!”

“再不值錢,也不應這樣死去啊!”顏煜很看不慣地道。

“這就是有人說印度實際上是一千萬人和九千萬牲畜呆在一起的地方,牲畜當然不值錢!”張家玉解釋道。

“只怕那些人,連牲畜都不如哩!”顏煜手指着城下望碌着的阿三道。

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9節回老家第1708節 爭房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09節和氣交易第905節 想當初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2185章 直落(三)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509節 沒錢了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445節 硬剛(一)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33節倭奴第13節月港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0節修路風波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59節搶上風口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
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9節回老家第1708節 爭房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09節和氣交易第905節 想當初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2185章 直落(三)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509節 沒錢了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445節 硬剛(一)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33節倭奴第13節月港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0節修路風波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59節搶上風口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