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

顏常武拱手道:“不敢當!常武愚昧,偶有心得乃是建城不易,北虜必來破壞!”

點到即止,孫承宗是個明白人,拈鬚點頭。

顏常武又介紹了甘輝等諸將及火將旅的情況,鄧天彥和周全斌、顏樂、左良玉一起給孫承宗行東南府式的軍禮,作自我介紹。

孫承宗大悅道:“真虎賁之士也!”

他對左良玉道:“看左僉事(他的官銜)的姿容,可見顏將軍教導有方。”

左良玉出身於寧遠軍,寧遠軍官素來很吊,因爲他們擋着了北虜,頗爲自傲,這左良玉更是幹過兵變鬧餉的勾當,但現在火氣內斂,並不囂張。

左良玉大聲地道:“卑職在督軍的教導下,已知作爲軍人的準則,爲國爲民,精忠報國!”

“甚好!”孫承宗欣然道。

顏常武又含蓄地道:“臺灣衛地方狹小,人員徵集不易,尚請督師大人照顧火槍旅。”

“行!”孫承宗一口應允下來。

只要可能,他必須照顧這支客兵,做人的道理他懂,只有大家好纔是真的好,要是這支客兵損失過大,人家怕了,就不會有更多的投入了。

這也是做老大的必須出面的場合,否則以帶隊的鄧天彥一個指揮使(正師級)的官職身份,能夠與國防部長級別的孫承宗講價錢?!

雙方閒聊一會兒,說得入巷,孫承宗突問道:“二十加冠,顏將軍可曾有字?”

顏常武回答:“未曾,還請督師賜字。”

古人除了姓名,還有“字”與“號”等,一誕生就起名,成人後(男子二十歲)則有字、號,取字是件不小的事,往往是師(老師)長(長輩)賜下,這些年來,顏常武威儀日盛,就連陳衷紀(宰相)和楊天生(國丈)說起他來都是“今上”尊稱而不敢直呼其名,誰敢自居長輩給他取字!

但孫承宗作爲帝師,是有這個資格嘀!

“顏將軍雖然年少,卻大有作爲,觀你氣質,不失光明磊落,可取字‘少陽’!”孫承宗說道。

少陽,朝升之陽,這是極高的評價!

顏常武立即站起來,以後輩禮鞠躬道:“多謝督師賜字!”

“呵呵呵,請坐!”孫承宗教誨道:“春秋時,酆舒問於賈季(即晉臣狐射姑)曰:‘趙衰、趙盾孰賢?(趙衰爲父,趙盾爲子,皆晉國執政)’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冬日之火恰似少陽般可愛,願顏將軍有如趙衰,爲一代大明賢臣也!”孫承宗提出期望,牛人就是牛人,他要顏常武做大明忠臣,說話意味深長。

“常武永記督師之言!”顏常武恭敬地道。(姓名與字,古人成人後別人直呼其名不恭,就稱他的字,而你自稱名是謙稱,自稱字則你狂妄了,忒夠講究)

做大明忠臣,好哇,幹嘛不做呢?

咱不反大明的,反正咱是做定活曹操了,曹操這一輩子都是漢臣哦!

……

孫承宗賜字,兩人關係大爲不同,顏常武執禮甚恭,孫承宗則親自招待顏常武吃飯,着好生安頓好火槍旅,將他們安排到趙率教麾下聽令,想必有他的關照,臺灣衛客兵定會滿意。

趙率教熱情有加,立即着手安排步騎對臺灣衛火槍旅進行訓練,以讓他們儘快熟悉戰鬥。

對於顏常武種種不合朝廷禮儀的事情,孫承宗理都不理!

在他看來,顏常武已經對朝廷表示恭順,他又是漢人,再差也差不過黃臺吉,沒必要與顏常武過不去,等搞定黃臺吉再說。

顏常武在寧遠城的活動,他召見了顏田,當着衆人的面,親自冊封他的爵位爲簪嫋(三等奉國將軍),以獎勵他在外有所爲的不易。

又對顏田同來的官兵進行嘉獎,以鼓勵士氣。

叮囑諸將道:“上陣殺敵,英勇無畏,凱旋而歸,掙得爵位,與國同休,陣亡了,自有東南府的優恤體系,父母妻兒不必擔心,自當入靈列於英靈祠!我顏常武是什麼樣的人,你們是清楚的!”

諸將恭敬領命,知道當兵吃糧,今上做足功夫,大家已是無話可說,只能甘心賣命了!

“團結就是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夠放心地將後背交給自己人去保護,大家都要爭做趙子龍!”

“是!”所有軍官都表態道:“我們要學做關老爺,趙老爺!”

趙子龍,是東南府最近力推的武聖之一(另一個是關雲長),關雲長是武士‘忠、義、勇、謀’的良好表現,但不可學其“傲”(不與東吳合作);至於趙雲,長阪坡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勇不可當,武力超羣!

更有他的爲人值得稱道,要搭檔就要找趙雲這樣的人。衝鋒時趙雲會衝在你前面,你只要掠陣就行了;撤退時他會替你守後路,你只要先走就行了;你被包圍的時候趙雲還來救你,只要你還沒死就行了;領功勞的時候趙雲會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的身邊就行了。

趙雲被列爲典範而大書特寫,東南府的軍官打仗爭先恐後,遇敵不利時搶着守後路,奮勇營救兄弟,有這等的體系,焉能不勝!

就象洪熙官、顏彰和郝思忠三軍官出使呂宋,圓滿地完成任務後,洪熙官讓顏彰和郝思忠負責押運銀元和護送孩子們回臺灣,他去參加危險的巴達維亞之戰,這種行徑大有趙子龍之風,是深得軍隊嘉許的!

接着顏常武又撒遍金錢,宴請寧遠軍諸將,又送他們禮物,爲火槍旅開路,請他們多多關照!

大夥兒哪還不知道這位金銅童子有的是錢和有的是力量,而且,他更是大夥兒的後路,說得很明白,萬一對戰北虜事不諧時,可以撤往臺灣!

將來必定捲土重來!

來了個“公款旅遊”,請了寧遠軍一些官兵去臺灣一遊,回來後與寧遠軍一說,寧遠軍這下信服了。

見到這位年少多金童子有所託,老大出面的面子是不同的,寧遠軍高官們遂人人滿口地答應。

……

漫步走在寧遠牆頭,背後有甘輝與鄧天彥跟隨,顏常武眺望遠處東北蒼茫大地,有種世事無常的感覺。

上一回他來,督師是袁崇煥。

這一次他來,督師是孫承宗。

只有關外北虜未變,此消彼長,越發勢大難制,以顏常武的先知先覺,也不敢打包票穩勝黃臺吉,必須發動一切的力量,方能戰而勝之。

“或許,要加大對大陸的滲透,要動用大陸的力量,才能夠更好地對付黃臺吉!”他思緒萬千,對甘輝和鄧天彥道:“我這次來,事情完成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甘輝笑道:“寧遠城之事是一,寧遠城之外事是二,環顧四周,只有皮島被督軍放在心裡了!”

“不錯!皮島,皮島!”顏常武唸叨着。

自毛文龍被殺,皮島動亂接二連三,惹得顏大少都要遠途跑來,見個分曉!

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268節 路難行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548節 香菸(二)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59節搶上風口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954節 上桅樓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2184章 直落(二)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2185章 直落(三)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2011節 驚天三炮!
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1268節 路難行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548節 香菸(二)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59節搶上風口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954節 上桅樓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2184章 直落(二)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2185章 直落(三)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2011節 驚天三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