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

打敗了東南軍,阿三部隊趾高氣揚地沿着大路前線,開始時還有隊列,很快隊列就千奇百怪,完全不象一支軍隊而象一支馬戲團在遊行。

他們的帽子、衣着五顏六色,五花八門,有包着高高的頭,還有戴着金冠花的帽子,一長隊金冠花在路上行走,差點晃花了伏兵的眼睛!

普遍裝甲很差,僅軍官有皮甲,鐵甲的很少,絕大部分都是布衣

軍官們騎馬、驢還有騎大象,很多的則是騎人,坐在轎子上,清一式的都是大肥佬,壓得轎子下沉,而轎伕往往都是瘦高個,氣喘吁吁地,是爲阿三軍隊中常見的景象。

部隊散亂,自由懶散,沒有斥侯,無軍官管制士兵,走着走着,軍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軍官。

這樣的軍隊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伏擊,當郝搖旗率軍從道路兩旁出擊時,阿三軍隊連抵抗都沒有就是一鬨而散!

又是遍地垃圾,阿三把身上的東西全給丟光光,跑得賊快,每天五公里負重行軍訓練、吃得飽飽的東南軍都跑不過他們,跑得就象風那樣,堪稱是其疾如風,要是他們以這種速度來進攻,我東南軍危矣!

東南軍復奪甲通道的隘口!

當他們衝上隘口時,空無一人,阿三們逃了個精光,一鬨而散。

要知道,東南軍這支部隊僅三千華人和七千阿三,對上的是數倍於他們的阿三,阿三根本沒有抵抗之心,盡數逃散。

腳踏在失失而復得的土地,郝搖旗對他年輕的參謀長盧英傑道:“通過我們,你可以想象當年韃靼人是如何的厲害!”

說着這話,不勝唏噓。

要知道,韃靼人多年吊打明朝軍隊,對於明軍和明人有着極大的心理優勢,他們刺青剃光閃亮的腦袋、辮子、大帽在明人面前一亮相,明人就腳軟手軟,往往打都不用打了。

韃靼人三百破一萬,一人奪一城的事例多着是!

風水輪流轉,當東南軍的華人端着上着明晃晃的槍刺的火槍衝上前來,阿三們聞風而逃,見影就遁,腳底抹油,東南軍一人俘虜一百個阿三都不成問題。

與韃靼人不同的是東南軍華人並未戕害阿三,對於俘虜阿三多少很不在意,甚至對於關於阿三的戰績都懶得寫。

道理很簡單,東南軍軍官團是個有修養的團體,他們的供應也足,不需要阿三俘虜---一個重要原因是阿三的體味太濃重了,還吃咖哩,對於沒有狐臭的華人來說簡直不可忍受,如紅毛番喜歡使用馴服的阿三,兩者都有體味,不在乎。

且說莫臥兒帝國二王子奧朗則布正在進軍的途中,欣聞已軍拿下隘口,打開了通往敵軍大營的通道,很是高興。

他給自己臉上貼金道:“巴爾將軍與潘迪特將軍還是有用的,本王當年提撥他們,就看到他們比起其他的印度人高明……”

印度……這個地區名詞傳自東南國,本來這片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等多個地區應該稱呼爲莫臥兒帝國或者是莫臥兒帝國轄下,可東南國的影響力確實大,大家都說成了印度,連莫臥兒的綠綠們都這樣說!

周圍自然是諂詞如潮,都誇二殿下有眼光,奉承得奧朗則布飄飄然嘀。

在他可以望見遠處稍高的的隘口時,部隊停了下來,從隘口那裡傳來了激烈的槍炮聲,大家的心中都泛起不好的感覺。

騎傳飛報:“前方隘口被東南軍奪回,巴爾將軍與潘迪特將軍在路上被伏擊,都戰敗了,部隊四散!”

這下王駕周邊的傢伙們要不望天要不看地,而奧朗則布倒沒有臉上熱辣辣的感覺,對於王權在手的他來說,害羞這種性情是沒有的。

他只是在那兒大罵阿三們愚蠢,兩天之內竟犯了兩次相同的錯誤──讓同一批東南軍部隊,用同樣的方法摸了他們同一個地方兩次。

他獰笑一聲道:“把那兩個阿三給我捉回來!”

阿三……又是傳自東南國的名詞,天知道華人爲什麼這樣稱呼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非綠綠,連莫臥兒的綠綠們都跟着說!

手下自然知道二殿下說的阿三指的是誰,於是派人去尋找巴爾將軍與潘迪特將軍,不久後就把他們找回來了。

時下奧朗則布的主力尚存,兩位阿三將軍還不敢投降敵軍,情知壞了二殿下的事,乖乖前來接受發落。

於是路過行軍的綠綠和阿三們都看到了道左王帳前面,兩雙屁股當場果露挨皮鞭劈劈啪啪地毆打,大家都面帶笑容:“哦,兩位阿三將軍的屁股好白啊,就象豬的肚皮一樣!”

兩位將軍是剎帝利,乃是白種的雅利安人,臉皮會被曬黑,但PP卻是白白的,讓其他官兵們指指點點。

他們趴在地上,除了忍受身體下的苦痛,還有別人的指指點點,論起來應該是身心受創?

奧朗則布一點都不給他們面子,下令將巴爾將軍與潘迪特將軍當衆各鞭三十,兩人受鞭完畢,爬起來向奧朗則布謝恩,感謝他的鞭打!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打打還是輕的,兵敗論起來斬首不爲過。

聽他們聲音洪亮,貌似一點都沒有不滿情緒,果然是阿三有夠神經大條。

問阿三,你兵敗了,該如何檢討?

……不用檢討,我有來世,這世敗了,下一世就會打勝仗!

問阿三,你捱打了,要不要臉的?

……不怕,我有來世,來世我必迎娶白富美,達到人生顛峰!

所以說阿三的精神世界有夠強大,我等望塵莫及。

這下齊活了,奧朗則布帶來了三位阿三將軍全被打過,大哥莫笑二哥的。

奧朗則布要他們趕快整軍備戰,奪取隘口,給他們兩天時間,一天收攏隊伍,重新編組,一天奪回隘口。

如違軍令,屁股開花!

在連東南軍大營都沒挨邊的情況下,不上僕從軍,難道上要綠綠?

三位阿三將軍難得地動起來,一刻不停地到處拉扯隊伍,重組軍隊。

他們心急如焚,喝令叫到喉嚨嘶啞,急到嘴角撩泡,可是阿三散漫慣的,而且找到的阿三軍隊超過十萬。

先前損失有不少阿三,就地徵兵,越徵越多,足足用了三天才重組完畢!

許多阿三先前都沒打過兵,想想他們的素質,三天編出十萬大軍,算快了!

有違軍令,奧朗則布毫不客氣將三位將軍各贈三十鞭,公開行刑,倒沒打他們PP而是打背脊,告訴他們道:“三天拿下隘口,否則下次就是你們屁股挨三十鞭!”

看到部下似笑非笑的神情,三位將軍吼叫道:“二天之內如拿不下隘口,所有軍官屁股都挨皮鞭五十下!”

阿三軍官們詛咒着官大一級壓屎人,催促着士兵道:“一天之內要拿下隘口,否則你們每人的屁股都挨皮鞭一百下!”

士兵們一聽,嗷嗷叫着向隘口發動了大規模的衝鋒!

他們能否一天之內拿下隘口呢?

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19節碼頭上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94節 救災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022節 嗨咖啡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239節文趙氏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591節 好籤第1545節 HOLD住!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950節 一賠十第1518節 撤退(三)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288節 九邊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66節戰後之事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743節 攻徐州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55節三足·鼎立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
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19節碼頭上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94節 救災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022節 嗨咖啡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239節文趙氏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591節 好籤第1545節 HOLD住!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950節 一賠十第1518節 撤退(三)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288節 九邊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66節戰後之事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743節 攻徐州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55節三足·鼎立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