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節 九邊

土地改革,讓新明乃至於華人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之前愈演愈烈的土地兼併受到了明顯的遏制,更多的農民得到了土地,甚至於社會謠傳說超過一千畝地的將交15%的稅收、超過五千畝地的將交20%的稅收,讓地主們如驚弓之鳥。

靴子落地,朝廷不是加了稅收,而是宣佈五年內不耕種的土地將免費收歸國有!

由於東南國移民和東北建設移民的壓力,使得地主不能把佃租提高,否則農民寧可移民,這地誰想種就種!

土地改革必須配套“皇權下鄉”,只有朝廷的觸角伸進農村裡,土地改革才能夠成功,畢竟一個鄉府擺在農村裡,他們專做這種事務,鄉官天天下鄉,豈是城裡官吏們蜻蜓點水式的管理所能相比的。

農民不可能自行進行大的工程,新設立的鄉府可以發展鄉村經濟、開僻道路、發展水利、平整土地,統一管理,把農業種植知識普及化,提高了生產力。

還建立了學校,開始在中國廣大的農村進行掃盲。

建立了醫療站,醫生爲農村公共醫療和衛生防疫做出傑出貢獻。

鄉府不僅能夠調配、動員勞動力和資源用於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工業,也爲實現普通農民的政治參與和基層自治開闢了道路。

你必須掃盲,民智纔開,才能推行下一步。

還有,鄉府可以加強人口管理,鄉官長年累月在鄉村裡,別人什麼貓膩都做不了,呆久了他們一目瞭然。

在這場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和皇權下鄉中,也有反覆,有人弄虛作假,但是大的騷動沒有,影響社會,動搖國本的大事無,這一場改革居然波瀾不興地完成了!

朝廷鼓勵的是每丁佔有土地不得過百畝,超過稅收翻倍。

鼓勵生育,本來不超過百畝的土地交稅爲二十稅一,如果該丁口有未成年孩子時,土地稅收爲零!

百畝以上的土地無此優惠,鐵了心朝廷就是要大力遏制土地兼併,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上億農民沒土地,哪一個統治者都睡不好覺,即使是顏常武也是如此。

在一些土地有多的地方,朝廷鼓勵種糧大戶承包,生產糧食三分之二賣給國家,則可以免稅。

當然,一切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整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如此巨大的變革,其實顏常武並沒有多費心,他在南京城裡坐上一坐,整個大明的形勢即時穩定,這就是開國之君的能耐!

他重點關注在北方,關注着與喀爾喀騎兵對峙的明軍。

……

大明明在北方的防禦非常完善,1368年明朝建國,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天津蘚縣)、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

嘉靖年間明廷於北京西北增設了昌平鎮和真保鎮,萬曆年間又從薊州鎮分出山海鎮,從固原鎮分出臨洮鎮。

九邊重鎮是明朝同蒙古殘餘勢力防禦作戰的重要戰線,之後蒙古衰落,韃靼人興起,主要在遼東鎮大戰,明朝喪師累累,但最終韃靼人敗了。

然後漠北的喀爾喀騎兵南下,九邊重鎮諸鎮開始變得重要,朝廷着各鎮加固城防,補充兵員,邊境一線又熱鬧起來。

對付遊牧民族絕非易事,他們一人數馬,一日百里全無問題,上午進攻京師,下午就到了蘚州鎮,第三天到達山海關,把京師以東都輪一遍,處於你兩條腿打不了他四條腿,他想揍你就揍你的悲慘境界。

明代貌似建立了完善的對北衛所防禦體系,而實際上蒙古軍隊卻可以在各城防要塞、衛所之間來回機動,整個明代北方邊防便是個大篩子,到處漏水,到處透風。

遊牧民族的騎兵本來難對付了,明朝還自己作死,朱元璋想以屯田兵爲防禦,一邊屯田一邊打仗,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分駐各邊鎮的親王、TJ、軍官等都爭相侵佔屯田,役使軍丁爲他們耕種,軍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

“兵員缺乏,糧食又少,邊軍屯田還不能做到糧食自給,朝廷便下令鹽商只能拿邊境的糧食來換鹽引,於是富商大賈紛紛出錢召募農民到邊境開荒墾田,邊境的糧倉也因此充足了。

但是到了孝宗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葉淇卻讓鹽商納銀換引,而由太倉供給邊境用糧,鹽商們自然不再管邊境的糧倉是否裝得滿,邊地日見荒蕪,邊境的糧價越來越貴,邊軍用糧也越來越困難了。

武宗以後,邊將冒餉,邊兵逃亡,諸如此類的事已司空見慣,邊備日漸廢池,雖然朝廷屢次助餉派兵,要不是杯水車薪,要不就是添油戰術,終究不成事!”

“如今朝廷重行舊制,着令鹽商只能拿邊境的糧食來換鹽引,總督大人您看,那邊就是鹽商資金新開僻的田地!”蘚州鎮城牆上,知府傅天錫引着北京留守、九邊總督祖大壽觀看城池遠方的田地,農人正在耕種。

這是傅天錫經手的工作,所以他很清楚。

“有勞傅大人,本督受益非淺!”已是滿頭白髮的祖大壽謙虛地拱手道。

“不敢當,不敢當!”傅天錫折腰還禮道。

兩人論官階,祖大壽是武官正一品,傅天錫是文官四品,新朝新氣象,沒有以文制武,官大就大,不會象前明那樣一個知府敢不鳥一個二品的總兵。

祖大壽也不會因傅天錫的官小而小看他,這位傅知府是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殿試入金榜,賜進士出身,他的同年有力,就在傅知府後一位的進士叫做堵胤錫,在內閣五相中名列第四!

堵胤錫爬得如此之快,無形中成爲了同年們的幫助,祖大壽乃積年老軍頭,爲人圓滑,自然懂得做人,於是兩文武相得益彰。

朝廷起用祖大壽主持北方軍務,是用他的穩,他老資歷,彈壓諸將,穩定地方不在話下,但指望他能夠率軍出塞,封狼居胥則辦不到。

兩人正沿城牆巡視,突然間,他們看到北方的煙柱升起來,一條接一條,向着薊州鎮撲來,它們就象一條條張牙舞爪的惡龍,沉甸甸壓在了薊州鎮軍民的心上。

喀爾喀蒙古人入寇!

報警的鐘聲急促響起,民衆紛紛往城裡逃避,丟棄了手頭上的物資,一個勁兒地狂奔,只有一個想法:快逃,逃進城就安全了!

煙塵大起,州鎮偏西北處,一隊蒙古騎兵直殺向薊州鎮!

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54節三聖經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1859節 吃得好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3節火併第333節 好看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336節 賀勝利第171節落子(完)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872節 反轉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699節 測試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545節 HOLD住!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431節 謠言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48節過春節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
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54節三聖經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1859節 吃得好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3節火併第333節 好看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336節 賀勝利第171節落子(完)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872節 反轉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699節 測試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545節 HOLD住!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431節 謠言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48節過春節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