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

“未來是捉摸不定,哪怕是本座,也不能預料未來,因爲南方佛法力高深,本座所不及也!”羅桑丹貝堅贊坦然地道。

他把顏常武認爲了南方佛,他認慫了!

此話當着衆人的面,他是不會承認,不能認輸,否則聖座會垮掉。

但是與兩個大汗,就不必掩飾,確實是技不如人,否則怎麼會給人家趕跑呢。

他離開他舊的駐錫地,明着說是轉移,實際上是被明軍趕跑了。

巴布沉吟道:“我軍主力必存,現在去投降,可得郡王之位!”

白天那個明軍的帶路黨高琪,向漠北蒙古人講述了東南王的寬大政策,只要漠北蒙古人加入‘中國’,成爲中華民族中的一分子,效忠朝廷,就可以保留宗教信仰、傳統習俗與衣着服飾,遠比漠南蒙古人要好得多。

漠南蒙古人是戰敗的!

戰敗者無人權,他們不得不漢化,說漢語用漢字習漢俗,連自己的傳統也不能保留,可憐吶!

那些歸順中國的漠南蒙古人雖有好處,但不及現在歸順中國的漠北蒙古人待遇好。

成立漠北自治區官署,行政長官必定是漠北蒙古人!

當然南人會往官署裡面滲沙子,按照規定,行政長官以下的高級官員必須報給明國北平行在批准方能就任,可是行政長官必定是漠北蒙古人,大印在手,權柄在握,怎麼都可以維護漠北蒙古人的利益。

至於象巴布大汗、諾爾布大汗這些大酋,南人給出的籌碼是郡王、世襲罔替,朝廷發給丹書鐵券。

條件異常寬大,朝廷保證巴布郡王這一支系的流傳,只要他們不造反,那麼郡王之位一直給他們留着,比如某個郡王因爲犯事被朝廷削去王爵,該郡王下臺,王爵就從他這一支系的人中挑選。

漠北蒙古人與明軍還沒有打成落花流水,漠北蒙古人主力猶存,沒殺害多少南人,正是歸順的大好時機,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關鍵在於現在的南人好戰、能戰,也給得起價錢,來一個郡王,就是三十萬銀元!

萬騎來降,發給十萬銀元!

騎兵的定義爲男性,十六歲到六十歲,反正一個騎兵十個銀元,來多少給多少,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南人有錢如此,巴布與諾爾布心動了。

至於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也不能不考慮萬一戰敗,南人是絕不客氣,他們會把漠北的藏傳佛教傳承連根撥起。

後果是羅桑丹貝堅贊歸西時,如何向佛祖請罪?

他不但沒有把佛祖的聖光照耀更多人,還讓更多的人不信佛祖,這怎麼說得過去?

巴布大汗、諾爾布大汗這些人既怕明軍,又貪錢財,那麼羅桑丹貝堅贊則是對東南王顏常武有信心!

正如那句話:“你還沒有與敵人開戰時,你的名聲已經在敵人當中流傳了。”

顏常武以一介海賊頭子,自漁村中走出,風暴般地席捲了整個東方,成功絕非僥倖。

他能夠用極低的代價把漠南給搞定,現在又來搞漠北,雖然環境惡劣,敵情緊張,但明軍的作戰意志空前高漲,羅桑丹貝堅贊曾經觀戰,隔得老遠,他使用望遠鏡觀察,發現明軍異常驍勇,作戰頑強,戰鬥時無人後退,不怕犧牲,而且戰鬥素質良好,把蒙古騎兵打得根本近不得身。

戰況讓他不寒而慄,羅桑丹貝堅贊明白過來,必須作出一個妥善的抉擇,否則就是身死燈滅的結局!

自己死不足惜,迴歸佛祖的懷抱,下一世再作修行。

但傳承燈火滅絕,如何向佛祖交代他丟失了漠北佛地的過錯,他難辭其咎。

三人達成了共識,羅桑丹貝堅贊說道:“下面,就輪到察琿多爾濟的事情了!”

土謝圖汗部大汗察琿多爾濟堅決主戰,並不是由於他的好戰,要是明軍去進攻札薩克圖汗部或車臣汗部,他會很開心地歸順明軍,乾淨利落地將自己給賣掉。

現在的問題在於明軍進攻方向正是土謝圖汗部的地盤,土謝圖汗部失地,察琿多爾濟無法向列祖列宗交代。

一旦察琿多爾濟歸順朝廷,別人都沒事,察琿多爾濟則名聲掃地,本族族人會以此作伐,向他發難且不算,關鍵是明軍主突方向在此地,可想而知統治中心亦在此地,札薩克圖汗部或車臣汗部是山高皇帝遠,察琿多爾濟與那些南人呆在一起,豈能自在!

所以他得打,至少打出一個好看的場面,纔可以談和,否則後患無窮。

退一步而言,喀爾喀蒙古三大汗中以土謝圖汗部爲首,察琿多爾濟不願意與其他大汗平起平坐。

問題是他擋了其他人的路,如何處置他?

法帳內見兩個大汗都瞪着自己,羅桑丹貝堅贊淡然一笑道:“土謝圖汗部的事情,就交給本座來辦吧!”

“阿彌陀佛!”他口宣佛號,兩大汗只覺得背脊一陣寒意升起來,他們知道察琿多爾濟這回麻煩大了。

察琿多爾濟與眼前這位大活佛是兄弟來者!

裡面涉及到一樁公案,兩兄弟的母親都在土謝圖汗部前任大汗袞布多爾吉面前受寵,明爭暗鬥,察琿多爾濟的母親稍勝一籌,鼓動袞布多爾吉把察琿多爾濟立爲下一任的大汗,還出手害死了羅桑丹貝堅讚的母親,但羅桑丹貝堅讚的母親也不是省油的燈,臨死前作出安排,讓喀爾喀三大部把羅桑丹貝堅贊立爲下一任大活佛的轉世,從而保護了兒子。

長輩的爭鬥涉及到下一代,察琿多爾濟執掌了軍政大權,羅桑丹貝堅贊不能與他直接鬥爭,現在嘛,貌似找到機會了。

陰謀詭計開始發酵了!

……

第二天,羅桑丹貝堅贊召集了三大汗共商軍事,會議上,巴布與諾爾布改變了主意,說他們商量過後,一致表示支持察琿多爾濟與明軍開戰!

巴布慷慨激昂地道:“南人狼心狗肺,他們是想讓我們交出軍隊,放下武器,那麼我們就會任由他們宰割了!”

諾爾布也說道:“南人不可信,我們要與他們鬥爭到底!”

這是兩大汗的聰明之處,由他們提出作戰而不是羅桑丹貝堅贊作要求,這樣察琿多爾濟就不會起多大的疑心。

否則察琿多爾濟與羅桑丹貝堅贊有過節,要是羅桑丹貝堅贊主張作戰,察琿多爾濟會懷疑的。

達成了共識,少不得大賞三軍,以鼓勵士氣。

這回由羅桑丹貝堅贊從供奉分的聖庫裡撥出大量物資,分發三個汗部,物資包括了朗姆酒、香菸、糖果、羊只、綢緞、應用品等。

土謝圖汗部領取了物資,衆人吃吃喝喝起來。

照察琿多爾濟看來,他只要不與別部呆在一起,在自己部落是沒問題的。

他是個好酒的人,當夜喝得大醉,第二天衆人起來,發現他已經一醉不起,醉死了!

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416節 推骨牌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2191章 在閩南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2168章 很香!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431節 謠言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33節倭奴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768節 破堅城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518節 撤退(三)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423節 圈套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11節誘惑部族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545節 HOLD住!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079節 誰都有恨
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416節 推骨牌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2191章 在閩南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2168章 很香!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431節 謠言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33節倭奴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768節 破堅城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518節 撤退(三)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423節 圈套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11節誘惑部族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545節 HOLD住!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079節 誰都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