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

易震吉很欣賞衛立敏的眼光與擔待,認爲他是“國士無雙!”

這等人才不容放過,易巡撫對他道:“你是越女與漢男所生,以男方來論算是中國人,若回到國內,大官我不敢說,至少一個四品知府我還可以保舉你的,有了這個出身,以你這麼年輕,將來我這個位置說不定在十年後就是你的了!”

這絕非虛言,除了衛立敏的能耐之外,有一點他很有利,那就是他的身份,朝廷有很大的機率來“千金市馬”,如此他就先人一籌。

好比朝廷想讓紅毛番歸心,就提撥了荷蘭人斯托姆爲元帥,重用英人戴維先生,結果那些來華助戰洋人很多都歸化中國。

如果朝廷想穩定中越邊境局勢,讓衛立敏這個前安南鄭朝的吏部左侍郎爲大明的廣西巡撫,越人會怎麼想是毋庸置言的。

衛立敏拒絕了易震吉的好意,他說道:“鄭主沒虧待我父子倆!我豈是忘本之人!”

衛立敏的母親是鄭朝貴女,父親是一箇中國到越的投資商人,兩人婚配,在升龍府安家生下了衛立敏,衛是他父親的姓,敏則是他母親的名,兩人很恩愛,讓衛立敏充分感受到家庭幸福,遂以中式答案之“父母在,不遠遊”推託了易巡撫的招攬。

事實上,中國人到安南做生意的人很多,不少人娶了越女,中國男往往有錢,而且背後有一個超級大國撐腰,所以日子過得普遍可以。

且衛立敏新婚不久,妻子正是鄭氏貴女,夫妻舉案齊眉,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因此衛立敏認爲棄家歸華是不對的,不肯從之。

但易巡撫爲他打算,認爲在安南有一個對中國親近的高官是件好事,遂對衛立敏說道:“衆人皆醉你獨醒,顯示出你的高明,會引發他人的嫉恨!而且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主上的下臺,易遭遇遷怒!”

“這樣吧,我們拿走了你們的錢財與人口,削弱了你們的力量,我送給你二千枝前膛燧發槍和一百門火炮,再加一批彈藥,算是你求懇而來,立下功勞,讓你能夠回去交代!”易震吉慷慨地道。

還有五十船粗鹽也交給衛立敏,免費!

對於中國人不值錢,但對於安南人則是筆財富。

衛立敏有點熱淚盈眶了!

別看他在黎朝鄭主手下是春風得意,年少得志,實際上是動用了很多關係,貼了很多的錢去走關係,可依舊有很多人嫉妒他,在背後詆譭他。

哪象現在的易巡撫這樣關心他的,這就是仁義啊!

仁義不僅僅在對他,那些投降歸順明軍的鄭朝官兵們,按照雙方約定,他們的家人也被一併轉移走,回到大明。

易巡撫要鄭朝務必認真對待,一個不能少,少了一個,就得千塊銀元補償!

不給,那中國人就自取!

安南人命賤,一條人命十個銀元不錯了,還千塊銀元,得,把人拿走,好走不送。

原諒山守將鄭櫛接着家人,當時他的家人已被下獄,鄭主在氣惱時差點想將他家除了鄭櫛之外滿門抄斬,終究朝中有人識事勸住鄭主,否則鄭主的錢包就要大出血。

看着升龍府,鄭櫛很是傷感,他與前來送別的衛立敏道:“我雖然去了中國,但我不入中國籍,始終是黎朝的人!”

是的,他沒入中國籍,他兒孫入了中國籍,在中國開枝散葉。

若干年之後,安南鄭朝遭遇阮主進攻而吃緊,結果鄭櫛一系的子孫返回安南參戰,抗擊阮主!

當中就有一些歸順大明的安南人的後代,他們的祖先歸入中國,與廣西人實際上血緣親近,很容易就融合在一起,無分彼此。

當然地,他們在大明生活好過在安南的同鄉、同事,廣西一省的GDP就超過了整個安南,而廣西的人口少於安南,且廣西在中國的經濟實力版圖中其實不咋地,但照樣吊打安南。

以致於好些安南人後悔當初爲什麼不跟隨他們一起反正,歸入中國!

中國作爲公元17世紀的燈塔國而大放光明,吸引了世界各國的人才源源不斷地加入中國,被中國同化。

……

安南黎朝鄭軍無故侵犯我大明廣西國境,廣西巡撫易震吉起兵殺至黎朝國都升龍府下,打破升龍府,大掠民財,軍士們人手一件越女,敲鑼打鼓地凱旋而歸。

還有兩廣總督姚思孝派去廣東水師以及東南軍駐珠江口分遣艦隊爲易震吉助陣,把人口和財富運回來。

消息一件接一件快馬報來,朝廷卻沒有這麼快的響應。

可以說,根本沒有動用到朝廷大軍,地方偏師就已經把戰鬥給打完了!

大振我軍軍威,讓大明揚眉吐氣!

問題在於,他們只是二個地方大員,便宜行事,都沒得到朝廷的允許,他們辯解是兵貴神速,也確實收到了出兵快的好處,諒山一下子被他們打了下來,升龍府都來不及撤離銀元。

他們寫的奏摺中向朝廷請罪,結果讓朝廷陷於爲難中。

茲事體大,監國公主朱真真坐不住了,她親臨文華殿,與皇太孫朱和坪開大朝會討論此事。

內閣閣員兼兵部尚書週六一啓奏道:“從好的方面來說,易震吉和姚思孝此舉大振我中國、中華、大明軍威,完成了宋朝、元朝和前明所不能完成的豐功偉業,且找到了對付安南的良策,堪稱是不世之功也!”

“從壞的方面來說,沒經朝廷同意,擅起邊釁,此風不可長!”週六一說道。

“那依周大人之意,該當如何處置?”衆官問道。

“功過相抵,可作薄懲。”週六一如是說。

“衆卿家可就此事暢所欲言!”朱真真說道。

衆官討論紛紛,但都不脫週六一的講法,最後大家的目光落在了內閣首輔馬士英的身上,看他怎麼說。

作爲文官之首,他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有很大的能耐導引朝廷的方向。

馬士英出班,從容地道:“勝利者不受指責!”

成矣!

朱真真欣然道:“馬相所言極是!”

易震吉因破掉升龍府之功,晉升兩廣總督並加爵。

姚思孝則因協助有功而晉升爲協辦大學士,即拜相,調任陝甘總督。

大明地方官制已改,在各省設置總督和巡撫,陝甘總督本來比不上兩廣總督的地位高,但姚思孝拜相兼總督,就比兩廣總督的地位要高,而且陝甘總督任上,關係到新疆軍務,他入陝甘,是爲我大明入新疆軍隊辦糧臺,提供後勤服務!

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363節 殺倭!第1416節 推骨牌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905節 想當初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85節暗流洶涌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112節 呸!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6節日程表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98節女婿強撐!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131節非戰不可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2199章 西洋人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
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363節 殺倭!第1416節 推骨牌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905節 想當初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85節暗流洶涌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112節 呸!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6節日程表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98節女婿強撐!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131節非戰不可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2199章 西洋人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