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節 明軍出關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如果山海關是個巨人,往時他憋屈無比,因爲他送走了建造他的、與他同一血脈的漢民一批接一批,有去無回!

即使有人迴轉,也是倉皇失措,神情悲哀。

幾十年上百年以來,這樣的事情,山海關巨人見得太多太多了!

同呼吸,共命運,一起悲傷。

接着他遭受了異族的蹂躪,不得不忍氣吞聲,泣然滿面。

今天,他容光煥發,迎來了新一批漢民,他們軍歌嘹亮,精神氣勢遠在先前漢民之上。

巨人有靈,他會想到這次,應該有所不同了吧!

大軍出關!

打着明朝旗號,實際上換了一個芯子的明朝大軍自山海關門而出,堅定地邁步向北,肩上長槍槍刺在朝陽下閃耀着光芒,映射一片片的寒光。

車如龍,馬如水,隊伍如一條巨蛇般蜿蜒向北方挺進。

部隊的士氣相當高,一路高唱着《殺韃虜》和《精忠報國》以及各種各樣的軍歌,驚飛了路邊鳥成羣結隊。

官兵們還學唱最新的軍歌《決戰之歌》,營造決戰韃靼人,徹底消滅韃靼人的氣氛。

路口處,有軍宣隊在刷標語:“打到瀋陽去,消滅一切韃靼人!”“光復河山”!“遇敵必戰!”“爲領袖而戰,大明萬歲!”“敵人是鐵,我們是鋼,只要我們英勇,就沒有敵人的頑強”!……

還有人打着快板,給隊伍鼓勁。

路邊建有一個個補水站,大鍋裡的水在撲撲響,給戰士們補足乾淨的食水,明軍按照東南府的衛生條例,儘量供應開水。

隊伍中還有倩影閃亮,她們是從軍的女文職、女軍醫和護士。

而在部隊後面,則有絡繹不絕的牛車、馬車、驢車、騾車和人力架子車接踵而至,車上滿載着粟、麥、豆、米等糧食,還有各種物資,牲口在前奮力邁步,民夫在後推攮,汗流浹背,大車小車聲音軋軋作響。

不同的是,這些民工許多人都背了火槍,幾乎全民皆兵!

他們進行了軍訓,火槍確實容易操作,明軍將他們武裝起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將在出關後就不走了,準備留駐關外屯墾。

每人授田一百五十畝,發牛兩頭,五年後收正稅一半,十年後才收正稅!

如此豐厚的條件,爲了土地,值得一拼。

一般地,中國土地向來是搶手貨,中國人最喜歡土地。

官府授地,如顏常武在東南亞以前每丁給地一百畝,後來只給五十畝,此處一百五十畝地的來由是授地一百畝,從軍獎勵五十畝,難得的機會!

這也是對領袖的信任,許多人都請了領袖的聖像在家裡供奉着,希翼得他保佑,在關外順順利利。

出動明軍十二萬人,發民夫十八萬,走寧遠錦一線,沿海邊推進。

這是必須的,在海上,有龐大的艦隊跟隨着他們,除了炮艦,還有海軍陸戰隊隨時可以上岸作戰,並且攜帶了鉅額物資……感謝韃子在北京的屯積,許多物資都是來自先前的倉庫。

用海船攜帶物資,對於後勤壓力幫助極大!

比如說海船中有大量的運煤船,可以爲部隊提供熟食、開水和取暖之用。

擱以前,熟食?開水?是不可想象的。

前明軍隊出動,後勤補給非常地糟糕,有什麼吃什麼,有得吃不錯了,還指望有熟食吃,有肉吃,有開水喝?!

熟食、開水和取暖,除了讓軍隊更有戰鬥力,避免非戰鬥減員之外,還起來提振士氣的作用---我們還有這麼好的吃喝,我們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

似乎沒有什麼可能會戰敗,但大軍指揮官甘輝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這次出關相當於北伐的新階段,當初顏常武在南京誓師北伐時,皇帝親自出席,餞之江滸,賜予斧鋮,俾傳征伐!

他打的是半副天子鑾駕出征,如今甘輝照樣奉這半副天子鑾駕向北。

有此半副天子鑾駕,甘輝在關外,軍政之事,悉由處分,可先斬後奏!

這是巨大的榮譽,也不容有失,如果半副天子鑾駕失落,甘輝百死難辭其咎。

因此他對諸將軍道:“此次出征,要麼凱旋而歸,要麼軍牌歸來(軍人頸上都掛着兩副軍牌,死掉後就拿一副回來),當然,也可以做漢奸,但想想領袖對漢奸的清算,不必我多說!”

還下令道:“山海關駐守部隊,如遇前線部隊官兵無令入關者,皆可斬之!”

如此一來,當兵的無路可走,要麼勝利,要麼戰死。

好在部隊的士氣很高,不是絕望,還是很有信心嘀,畢竟他們有領袖!

戰勝了是領袖的策略在指引,戰敗了,領袖一定爲他們復仇且安排好他們的身後事,沒得說了,這百多斤就交給領袖了。

對比於明軍出關部隊的精神抖擻,士氣高漲,另一邊的韃子們則是悽悽慘慘!

入關韃子大損,精華一朝盡喪,留下來的盡是老疲殘兵,讓在錦州的酋首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多羅親王瓦克達等人捉襟見肘,難以排陣布兵,怎一個愁字得了!

碩塞,又名碩色,號霓庵,清朝宗室,滿洲鑲紅旗人,清太宗皇太極第五子。

順治元年(1644年),封多羅承澤郡王。隨後跟隨多鐸率軍南下,當時李自成據潼關,碩塞隨豫親王多鐸進攻陝州,擊敗李自成部將張有增、劉方亮,李自成親自迎戰,亦被擊破。

滿達海,清朝宗室,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之孫,禮烈親王愛新覺羅·代善第七子。

崇德五年(1640年),隨皇太極圍攻錦州,次年封輔國公。

崇德七年(1642年),任都察院承政,順治元年(1644年),隨清軍入關,晉爵貝子。之後又跟隨英親王阿濟格、肅親王豪格討伐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

瓦克達,代善第四子。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隨多爾袞入關,鎮壓李自成農民軍,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封三等鎮國將軍。又從多鐸徵喀爾喀蒙古蘇尼特與土謝圖汗兵,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晉封鎮國公。

明人入侵,碩塞、滿達海、瓦克達皆爲親王,對抗明軍。

韃靼人沒立皇帝,曰打敗明軍後再議。

“情況真是非常的令人頭痛啊!”所有韃子們看着地圖,無奈地搖頭。

他們好不容易纔拼湊了一萬二千騎兵,其中一半是老弱之兵,另一半的戰鬥力也不容樂觀,怎麼打?!

碩塞問道:“大家說說,怎麼辦!”

見衆人不說話,滿達海還是有點見識,他森冷的目光抖了一下,把右掌放在地圖上,在圖紙上直到瀋陽城的位置做了一個切的動作。

“把盛京(瀋陽)以南的城市全部放棄,然後盡最大的努力,一半人死守瀋陽,另一半人想方設法,切斷明人的補給線!在條件沒成熟前,不能與明軍大戰。”

“再有,連盛京都棄了,我們重返龍興之地!”滿達海嘴裡迸出了一句話。

大家頓時呆滯了,按他的想法,真是一夜回到造反前!

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482節 真功夫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150節 拆城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210節 兄弟倆第2199章 西洋人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095節 酇伯爵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2199章 西洋人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
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482節 真功夫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150節 拆城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1210節 兄弟倆第2199章 西洋人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095節 酇伯爵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2199章 西洋人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