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

東南軍一路追逐亡北,沿途射殺倭人,也不捉俘虜,見到倭人就開槍,倭人根本無心應戰,徹底潰陣!

六千倭人死傷四千多,田野上倒處都是屍體,可謂是傷亡慘重。

不過他們也達到了他們的目的,東南軍退兵了!

顏典只抓了三百多名俘虜,搶到了價值一萬銀元的財貨,撤退回到了軍艦上。

萩城一城的焦屍和城外的屍體讓他倒了胃口,顏典跑路了!

這場戰鬥損失不到

三百多名俘虜,其中一百名老幼,將會送到江戶,以控訴長州藩不顧百姓死活,烈火焚城的可惡行徑,這鍋,咱可不背。

控訴長州藩還可以起到混淆是非的好處,等到我們放火時,我們就可以說是他們乾的,難道不是嗎?

想來我們的老朋友德川家光同志一定會欣然採納我們的說法,對,就是長州藩自已燒的。

然後東南艦隊沿着長州藩海邊而去,沿途炮擊村落城鎮,縱兵擄掠。

“明人大掠長門國!”(長門國乃是長州藩下屬的一個地方單位,另一個則是周防國,萩城位於長門國的阿武郡)

東南陸戰隊上岸,這次顏常武親自出動,八千雄兵爲其鷹犬!

他們重點攻擊了“下關城”!

這個城市對於東南府諸軍而言不過是個倭國地方,但對於顏常武,那有刻骨銘心的回憶。

在下關春帆樓,李鴻章和伊藤博文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即下關)簽訂的《馬關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爲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也就是在那個時期,臺灣和澎湖、釣魚島被割走,造成了中華民族深重災難!

當時談判的李鴻章苦苦哀求伊藤博文手下留情,說:“請允許敝人略述己見。首先,賠款二萬萬兩,數額過巨,實非今日我國所能承擔。能否再減輕?”

伊藤博文怎麼回答呢?他冷冷地說:“如既已言明,本備忘錄是在儘量予以減輕而後所擬定,實無再減之餘地,尚乞諒解。今後如戰爭繼續,賠款數額將不止於此。”

無能的清國,如果用二億兩白銀打造64艘鎮遠鉅艦(單價爲310萬兩銀子),甚至10艘鎮遠艦,都能夠徹底擊潰倭國艦隊,兵臨倭島,迫其籤城下之盟,而不是我們給銀子給倭人!

而悲壯的明朝,戰至銀庫光光,皇帝要向臣民乞求銀子以求最後一戰!

……

東南軍兵圍下關城,倭國城防城池比之中國城池狹小低矮,小小下關城內除了近萬的武士和足輕外,還有數萬逃難的百姓,擠得滿滿當當的,東南軍火炮一轟,城內死傷狼藉,軍心民心動搖之時,東南軍隨即攻城。

他們以火炮開路,盡是霰彈,火槍齊射之下,即使有心阻擋之人,以他們的裝備和武力,根本不是對手,戰鬥不值一提!

城防都不用架梯,直接霰彈和炸彈洗牆頭,陸戰隊員索鉤上城,然後下到內城,打開城門,迎接大軍進入!

部隊向城內縱深發展,一切不服的倭人統統打死!

上千倭人死傷,再無勇者。

顏常武帶着黑武士西雷斯馬,以一副大反派的姿勢進入下關,馬上命令諸軍執行赤地千里計劃。

細緻地搜索財物,一切能夠帶走的東西都帶走!

揀出倭人中的青壯和少女,統統帶走。

驅趕出其餘民衆,焚燒下關!

下關還是有點料的,下關是本州到九州的最重要戰略據點,無論是從九州攻擊本州,還是本州攻擊九州,都必經於此。

其水運發達,國內外貿易繁盛,因此收穫達到五十萬兩白銀之巨!

爲了得到財貨,他們連佛像都給搶走了!

下關著名的“忌宮庭園”有上千年的歷史,用來祭祀倭國天皇,結果被搶掠一空,然後放火!

搶之,燒之,當無數被驅趕而出的倭人看到他們的城市火光沖天時,無不失聲痛哭!

但他們還得感謝顏大少,所到之處,他沒搞大屠殺,反抗者殺,順從者得保性命。

捉了一萬二千倭人青壯男子,還有六千漂亮的倭族少女,東南軍滿載的運輸艦往東南府而歸!

從此,下關不是關!

……

長門國陷入了悲慘境地,所屬的厚狹、豐浦、美禰、大津、阿武、見島諸郡被東南軍入侵,東南軍所到之處,就是搶劫東西和燒燬村落城市和運走青壯男子和倭國少女!

顏大少發明了一句話:“讓倭人倒退回石器時代!”被對他信奉神明的東南官兵們不折不扣地執行。

金銀銅鐵統統要,他們連菜刀都搶,一切金屬器皿都帶走,鹽倒不需要,就倒入水裡!

他們還是雅賊,倭國有價值的文物和流傳到倭國的中華文物被精心揀出,帶回東南府。

糧食----被他們大發慈悲地留下了,沒被挑走的倭人才得以過活。

倭人真的倒退回石器時代,生產工具是木頭,城市都被摧毀,幾十年幾百年的心血,辛辛苦苦建造的文明。

東南軍搶到的東西是如此之多,以致於運輸艦都不夠。

於是快船送顏大少發出的信息回高雄道:“此地錢多,人傻,速來!”

當家主婦楊鶯兒看着手書,有點不能理解她老公的無厘頭,而首席執行官陳衷紀老神猶在地道:“請夫人下令,立即調集所有能用的船隻到倭國去,後勤部門作好沿途保障,着臺北作好接待倭奴的準備!”

整個東南府都被緊急動員,一切能用的大船盡被徵集,十萬火急地趕往倭國。

不久,川流不息的運貨船和奴隸船返回臺北,琳琅滿目的財貨讓親臨臺北迎接的楊鶯兒目瞪口呆:別是她老公把倭國搬家了吧!

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2191章 在閩南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92節揚名立萬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15節金銅童子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66節落子(一)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337節 茶事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2044節 鐵人軍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8節初建軍(一)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878節 負責任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2184章 直落(二)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74節不用擔心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
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2191章 在閩南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92節揚名立萬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15節金銅童子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66節落子(一)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337節 茶事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2044節 鐵人軍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8節初建軍(一)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878節 負責任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2184章 直落(二)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74節不用擔心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