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

高一功奏稱對旨,深得聖心,顏常武也就不吝支持。

顏常武給高一功長臉,帶着他召見了各支部隊的高級軍官,親自給高一功站臺道:“朝廷派高將軍前來平叛,是恰在其所,高將軍英勇善戰,長年戎馬生涯,熟悉軍務……”(以下省略爲他打CALL文字三百)

“高將軍得到了朝廷與孤的絕對信任,將平叛重任交給他,孤只聽他的,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顏常武一言既出,震驚衆軍官,軍官們都是一凜,緊緊地盯着了高一功。

要知道皇帝牙齒當金使,顏常武即使不是皇帝,也差不多了,他說這話是要算數的,那麼,高一功得到了最大的信任,如果不聽他的命令,將會有大麻煩。

高一功當衆表態道:“臣蒙聖恩,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不僅見軍官,顏常武還帶着高一功檢閱軍隊,做足功夫。

軍隊得到顏常武這尊戰神的加持,士氣旺盛,有此雄師,何憂不能成功,高一功喜出望外。

他下到各支軍隊中瞭解他們的情況,觀閱他們的操練情況,與他們打成一片,五天就下到十二支部隊,瞭解到部隊的情況。

顏常武一直坐鎮廣州,對於高一功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一概照準,顯示了對他的極力支持,爲他掌握各支部隊助上一臂之力。

由高一功發令,徵召了各地的後備役兵,中國人多力量大,須臾即成軍,兵力翻倍。

不過有個提議顏常武沒有同意,那就是讓海軍陸戰隊軍官顏樂參戰,指揮一個師的兵力,顏常武沒有同意。

當時廣州地區部隊長官遇襲,死傷慘重,缺乏高級軍官,顏樂進入陸軍部隊,代理長官一段時間,也花了很多功夫在裡面,而且,直到現在也沒有足夠的高級軍官,所以高一功認爲有必要留用顏樂。

“顏樂是個陸戰隊軍官,沒必要進入內陸作戰!”顏常武反對道,他認爲顏樂將來的立功機會大把,沒必要搶功

“我們沿珠江一帶前進,有可能進行搶灘登陸,陸戰隊軍官很有必要。”高一功據理立爭道,放出了殺手鐗道:“王爺,您說過的話……”

“倒是將了孤一軍哪,好好好,顏樂就給你吧!”顏常武笑道。

於是高一功精兵強將在手,得到了廣東方面的大力支持,廣東的藩庫本來就有錢,僅在江浙之下,從藩庫撥出銀元八百萬塊,再有廣東商人捐助了一千二百萬銀元,而顏常武給了他三百萬銀元!

東南王的銀元是實打實的----全是銀錠,用來壓艙之用,達到三百萬銀元的重量,開機鑄造即可。

這樣銀元達到了二千三百萬,加上廣東糧庫紮實,由是銀糧大備,加上軍隊士氣高漲,高一功也就不等南京方面軍隊到來,在奏請了顏常武后,出兵八萬,以顏樂爲先鋒官,領兵一萬,坐兵艦逆流而上,高一功、劉文秀領兵三萬跟隨,再由袁宗第領後軍四萬,水陸並進,船步雙行,沿江而來。

擇吉日祭過天地,顏常武親自爲他們送行,給他們祝福道:“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孤等着你們的捷報!”

承領袖貴言,衆軍歡天喜地、氣壯如牛地出征,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顏常武也出動了,他徑直在天字碼頭登上巡防艦,在衆多巡防艦的護衛下,划槳出到珠江口,那裡的戰列艦編隊已經就緒,他換乘戰列艦,返回南京。

有一些人進諫,顏常武早就應該回南京了,畢竟南京纔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早回到南京,早點處理事務,尤其是北京喀爾喀蒙古兵南下的威脅,需要他坐鎮南京,早就應該離開了!

兩廣叛亂的危急性比不上全國之事的重要,廣州哪比得上南京!

但在顏常武心中,閩省、江浙和兩廣纔是最重要的地盤,他們是東南國的根!

這三個地方的人口占到了東南國人口五成,東南國開國之初就由這三個地方的移民篳路藍縷,把沼澤、灘塗、叢林的可怕環境改造成爲適宜人們居住的城市,其他省份的人才陸續進駐。

若是其他地方來的移民,初期就到這樣的環境開拓,真的是來多少死多少!

比方說“涼茶!”

廣東涼茶,清熱解暑、去溼生津,炎炎夏日,沒什麼比喝上一碗涼茶更讓廣東人安心的。

一碗涼茶下肚,整個口腔頓時充滿了濃郁的苦味,舌尖微麻,咂一咂嘴,剛剛的苦勁不用過多久就開始回甘,整個人立馬就精神了!

不用懷疑,涼茶就是廣東人的夏日特飲,就是廣東人的救命水。

還有廣式老火靚湯,讓廣東人在太陽猛照,身體上火的要命時節,湯湯水水在東南亞溼熱的叢林中救了廣東人的命!

東南亞的氣候與廣東相似,廣東人在長期的熱帶環境中,到達東南亞後,很快就能夠適應了那裡環境。

沒有糧食?

廣東人到達的地方能夠把那裡的動物吃成瀕危物種,他們輕鬆加愉快把什麼東西都吃進肚裡,身體還長胖了。

大量的兩廣移民在東南國,起碼佔了兩成人口,兩廣不穩,嚴重影響到東南國民心,甚至動搖東南國的統治,影響到顏常武的威信。

畢竟,萬一真的祖墳被刨,對於當時迷信的人們來說,個個都怕!

他們追隨領袖,但領袖也有保護他們的義務。

相比之下,顏常武更看重東南國國王的王冠勝過大明東南王,他屁股沒有坐錯!

時人的話來講:大婆(楊鶯兒)勝過了公主小妾!

只要這三塊地盤得保,東南國發展就有保證,真要是有什麼猛人逆天,席捲中國的話,顏常武就把這三個地方的人口盡撤,他們到東南國根本沒有隔閡,如水乳交融,很容易地融入進東南國的社會裡。

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廣州,積極地爲高一功站臺,爲他增加勝算,如廣東各界一口氣捐出一千二百萬銀元充當軍費,你當老闆們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啊?給得那麼地爽快!

正是顏某人伸手,誰敢不給!

在他面前,給少一點都沒面子,因此闊佬們慷慨解囊,民衆積極參軍。

能做了都做了,顏常武這才安心地登艦,相信高一功必能立功,擊敗叛軍!

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744節 爲何反?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1950節 一賠十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2節城下之盟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60節輕取敵船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98節臺灣設府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97節一夜變天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463節 肝圖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365節 血崗!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066節 立規矩第1150節 拆城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310節 明義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02節張龔氏(一)
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744節 爲何反?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1950節 一賠十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2節城下之盟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60節輕取敵船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98節臺灣設府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97節一夜變天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463節 肝圖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365節 血崗!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066節 立規矩第1150節 拆城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310節 明義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02節張龔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