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

“……僅一個金川地區,是川省西北部的深山荒野,縱深僅僅二百餘公里。與清朝大軍作戰的,亦只是人不滿三萬、武器裝備非常落後的大小金川沿岸的藏民。結果清朝數位大員組織軍馬去攻打都失敗了,乾隆皇帝殺了首輔軍機大臣兼大學士訥親、雲貴總張廣泗、川陝總督慶復、四川總督阿爾泰等大臣,前後打了二次,歷時28年,調集了全國25個省的十餘萬大軍,死傷五萬,耗銀近億兩!”

“金川地區地勢險要,奇峰林立,牆垣堅固,土人廣建戰碉,最高的戰碉高有二十四層,碉寨之間,勾連相通,相互接應,防禦密不透風,以致於清兵失敗,損失慘重,遺骸累累,烏鴉啄食,慘不忍睹,滔滔大渡河赤色一片,可憐大渡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顏常武講述着故事。

“今天我軍只動用了五千官軍加上三千土兵,主將是三個參將,損失很小,不到千人,耗銀不足五十萬兩銀子,對比清朝,我朝遠勝於它,孤的大臣與將軍、軍人們爭氣!孤做過此夢,夢醒就接到報捷文書,實在歡喜無限,心情激動之下,遂下旨意,重賞楊展等人!”顏常武從容說道,表明自己不是隨。

聽得衆人面面相覷!

這夢真是匪夷所思,可是顏常武金口一開,有聲有色,令人親臨其境一般。

馬士英第一個反應道:“王爺英明神武,若無王爺,我大明危矣,若無王爺,神州陸沉,陷於韃子鐵蹄,我等皆爲亡國之民!王爺所言必是如此,臣願從王爺之意!”

其他人想着這個首輔忒夠厚顏無恥,也不得不承認他人臉皮厚就無敵,難怪屹立不倒。

於是一致附議,同意馬士英的提議。

能不從嗎?不從的話那應該判定顏常武是瘋子說囈語,當進食米田共了!

哪怕是顏常武瘋了,那大家應該一起陪他瘋,方是爲臣之道也。

戴維先生道:“爲免臣民奇怪,臣認爲應當想出一個妥善之策。”

“你有什麼好主意嗎?”顏常武問道。

“臣以爲今年的公主皇孫出世,加恩于軍隊甚好!”戴維先生施施然地道。

“不錯,准奏!”顏常武快言快語地道。

原來皇太孫朱和坪今年得了一個子嗣,是第一個出世的皇孫,尚未大肆慶賀,戴維先生遂以此爲藉口,還是可以的。

衆人則想到戴維先生受顏常武恩寵不是蓋的,總能找出良好法子幫忙顏常武做事。

於是讓週六一再擬了一份旨意,將皇孫出世與軍隊勝利聯繫在一起,如此就順理成章地加恩於楊展諸人。

這個理由過得去,家天下的時代,皇家無小事,皇帝登基、大婚、慶壽、皇子皇孫出世等,都可以施恩於

寫好了旨意,這事情告一段落,但大臣們磨蹭着沒有告退,而是雙眸灼灼望向顏常武。

則不包括楊天生與戴維先生,兩人都很清楚若無顏常武,則不會有他們的風光,明清之事與他們無關。

“怎麼,還有事?”顏常武雙眉一挑,奇怪他們還不走?

馬士英期期艾艾地道:“就不知道王爺的夢中,臣在是何等的光景?”

“是啊,是啊!”堵胤錫、方士亮、週六一、吳易的八卦之心大起,立馬變成好奇寶寶,道:“同問!”

顏常武神秘一笑道:“馬卿家真的想知道?”

見有門兒,馬士英渴望地道:“臣願聞在王爺夢裡,臣是何等爲人?”

“還是不用知道地好!”顏常武拒絕道。

“請王爺指點迷律!”馬士英大禮參拜道。

“好吧,既然你想知道,孤就告訴給你聽,不過呢,大家不能外傳!”顏常武吩咐道。

衆大臣齊稱道:“臣等奉詔!”

“馬士英,字瑤草,二榜進士出身,甲申之變時爲鳳陽總督,因擁立有功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顏常武說道。

然後他一堆話甩出來:“新朝雖立,作爲大明的繼承和延續政權,不思如何勵精圖治,復興明朝,反而繼承了明朝未年朝政的大部分缺點,黨爭嚴重,自私自利,內鬥消耗了國家大部分的實力,最終被清廷輕而易舉的攻破。馬士英是當時的內閣首輔,作爲執政者,對於新朝的覆滅,自然要擔負起大部分的責任,責無旁貸。”

大家都在瞅着馬士英,心忖原來他是這樣的貨色啊。

而馬士英聽得是汗流浹背,連連叩頭道:“臣有罪,臣有罪!”

顏常武是天上人,屬於牙齒當金使的那主兒,馬士英把自己代入顏常武的世界中,只覺得無比惶恐。

“不過呢!”顏常武話題一轉說道:“馬士英雖然無能,但沒有降清,一直參與各抗清勢力,積極組織抗清活動,最後被清軍擒獲之後,慷慨就義,誓死不降!”

顏常武判斷道:“馬瑤草有民族大義,有文天祥之風!”

“呼!呼!呼!”馬士英喘息着,他喜出望外,只覺得揚眉吐氣,再頓首道:“謝王爺過譽!”

其他大臣哪能按捺得住,就連堵胤錫也求道:“請王爺指教!”

“堵胤錫啊!”顏常武悠悠地道:“你是大明的智者,可惜遇到的是一羣豬隊友!”

“啊!”堵胤錫驚奇地道。

“堵胤錫,有大才,氣度大,境界遠超諸員,能文能武,他組建軍隊,最大的功績是招撫大順軍,力主聯合農民軍一起抗清,與明朝仕大夫格格不入,結果受到排擠,壯志未酬,最終英年早逝!”顏常武說出了堵胤錫的境遇。

“明末孤忠!具備戰略眼光,幾乎是唯一有能力挽救大明的大臣,可惜未得天時,亦不能人和,長使英雄淚滿襟啊!”顏常武如此說道。

杜甫的《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堵胤錫淚流滿面,激動不已:“臣何德何能,竟得王爺如此讚賞!”

“那麼我們呢?”方士亮、週六一、吳易紛紛問道。

“你們啊,是路人甲!”顏常武呵呵大笑道。

三位大臣頓時明白自己在歷史上微不足道,都不被王爺所記着,暗自失望。

待到告退出宮,衆大臣都是機靈人物,猛醒過來:“現在的格局,王爺的夢應該是很早就作的夢,否則不會以馬士英爲相,重用堵胤錫!”

他們想到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如果沒有王爺在,王爺所講的將是事實!”

是夜,除顏常武之外的諸人們都失眠了。

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261節這是神戰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854節 展會中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804節 不緊張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380節 戰海盜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722節 和離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2094節 退兵第1295節 得手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686節 過大洋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80節出師落旗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739節 亂亂亂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
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261節這是神戰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854節 展會中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804節 不緊張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380節 戰海盜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722節 和離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2094節 退兵第1295節 得手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686節 過大洋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80節出師落旗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739節 亂亂亂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