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

作爲一艘典型的三甲板主力艦,“帝國”號戰列艦的艦上空間由四層半戰鬥甲板,一層水線下甲板(又稱爲最下層甲板,一般充當貨艙)和底艙組成,從上至下依次爲船艉甲板,艏艉樓

及舯部露天甲板、上層火炮甲板、中層火炮甲板和下層火炮甲板,最下層甲板和底艙構成,

“帝國”號戰列艦裝備了打磨十分精良的102門鐵鑄大炮,其組成和分佈如下所列:

30門32磅炮佈置在下層火炮甲板;

28門24磅炮佈置在中層火炮甲板,比其它火炮甲板少了2門是因爲它在兩側開設了登艦艙門;

30門18磅炮佈置在上層火炮甲板;

12門12磅炮佈置在艉樓,再有2門70磅短管炮佈置在艏樓。

一級戰列艦作爲東南國海軍的頭等主力只使用了32磅炮而沒有用更氣派的42磅炮,大違東南軍一昧地追求更粗、更大和更硬的風氣,是“情到濃時情轉薄”的體現。

32磅炮改進得很不錯,這是一種長炮,口徑比42磅炮略小,但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強,裝填速度更快,還有一個好處是少一種口徑,裝運的炮彈少一種,就能減少後勤壓力。

於是東南海軍講究了“平衡”,此外還在艦首增加了2門前所未有的70磅重型短炮,能在較近距離上對敵方戰艦構成毀滅性打擊。

70磅短炮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火炮類型。它的倍徑接近於榴彈炮和臼炮,然而使用方法卻是像加農炮一樣平射。它只有單個炮耳,炮鈕上帶有圓環,炮口部位沒有外擴,反而內縮。它的口

徑巨大,甚至可以達到70磅,但是重量比同等口徑的加農炮要輕很多。

即使是口徑最大的70磅短炮,其重量也輕於口徑遠小於它的32磅加農炮。

雖然70磅短炮的炮身短、裝藥少,隨之帶來的是射程短、精度差,但是在海上這種缺陷並不明顯。由於在風帆時代的海戰中,200碼這種很近的距離是正常的射程,70磅短炮的精度和射程

完全可以滿足這種距離的作戰需要,而且其發射的大口徑炮彈又破壞力十足。

有了這麼多的火炮,堪稱武裝到牙齒,艦上一次齊射,可發射半噸重的炮彈!

“帝國”號上共攜帶125噸彈丸和36噸火藥。此外船上還攜帶了大量的燧發槍,人均槍支數過二,並可搭載數百名海軍陸戰隊員,精擅槍枝射擊和格鬥,用來防禦敵人登艦或者登上敵人的

艦船。

不僅如此,名義上102門火炮,真要是打起來時還有大量的1磅炮以及噴子、筒子,繼續增加威力,我軍的火力不足綜合症還是很嚴重哦。

水線下甲板和底艙雖然沒有大炮參戰,但對於戰列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兩層空間承載着艦上的彈藥、補給、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和壓艙物,壓艙用的鐵塊,淡水桶和各種盛放醃製食物的木桶則擺放在底艙。

食品儲藏室、醫務室、船工室、軍官起居區、錨纜艙和火藥室等重要設施則佈置在水線下甲板,同時在這層甲板還安排有一條又矮又窄的木工專用通道,它的作用在戰時如果水線以下的船壁受損時必須快速修補,木工就可以通過這條通道及時趕到出事地點並完成修補工作。

在風帆時代,沒有魚雷,沒有爆破彈,水線下甲板的船壁被破壞的概率遠遠小於水面上船壁,因此一些重要設施被安排在這裡是合情合理的。

風帆時代,戰列艦威風凜凜,船員們過着富有“詩意”的生活?

至少對於高個子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於甲板層數較多,爲了控制重心,“帝國”號戰列艦甲板層高相對於雙層炮甲板的三級戰列艦來說要低一些,只要超過一米八的大個子,走在“帝國”號戰列艦上的非露天甲板上一定會感覺到不適---過矮的甲板層高會令大個子幾乎無法直立行走,這是“帝國”號戰列艦令人詬病之處。

輔助小艇對於一艘風帆時期的主力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雖然“帝國”號戰列艦的速度不錯,但她轉變半徑大,很不靈活,因此小艇能派上大用場,“帝國”號戰列艦攜帶了6艘大小不一的各類小艇,平時可以用作交通艇,在戰時,這些小艇可以承擔各種輔助作戰任務,並在主艦發生危險時,可用來撤離艦上部分人員,但僧多粥少,得看人的運氣了,希望本艦不會淪落到這一地步。

艦上官兵850人,是經過加強的,平時也頂多820人,擁有90門火炮的二級戰列艦也有750人至800人,可見東南國的一級與二級戰列艦之間的載員差距並不明顯。

“帝國”號戰列艦的製作無疑是精良的,在瞭解到建造、武備與結構後,這艘鉅艦已經昂首登上了屬於它的歷史舞臺!

……

想要啓動這條大艦是不容易的事情,每次都要近三百人齊心協力地工作,他們拉起船錨,扯動風帆,還有拖船過來幫忙。

拖船就是撓槳船,在沒有動力船之前,撓槳船的機動性很好,勝於風帆船。

大型的拖船有二十八對槳,每支槳由四個人划動---不同於奧斯曼帝國,爲東南軍服務的槳手是有報酬的,僱傭的是當地人幹活,而奧斯曼帝國全用奴隸作爲槳手。

整整動用了四條大型拖船,船槳划動,拖船上連繫戰列艦的長纜繃得直直的,終於這條鉅艦啓動了。

它徐徐離開碼頭,岸上的人們紛紛衝着它歡呼個不停。

“帝國”號戰列艦如一座山般地浮在海面上,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當然,中國人高興無比,有這樣的鉅艦參戰,我方勝利在望!

它也是此次作戰的旗艦,艦上長官的配置非常牛B,艦長正是顏常武本人,他作爲最高統帥親自出任艦長,副艦長有二個,一個是劉國軒,另一個是施琅,還有參謀長戴維先生也在本艦上,而戴維先生本身也是個航海兼炮術高手,他也加入了指揮官的隊伍中,參與排班執勤。

顏常武擔任艦長不是他閒得無聊,而是這麼好的一個“玩具”,不拿來玩玩,太可惜了!

在古代哪有什麼娛樂,指揮一條巨型戰列艦就是最好的娛樂!

此時他就在戰列艦上的露天甲板上發號施令,把周圍的官兵支使得團團轉。

鉅艦離港,駛入了陽光燦爛的地中海,看到自家的戰列艦是如此的威武,再看到龐大的戰列艦編隊跟隨行動,蔚爲大觀!

顏常武有此感懷:“如果銀河帝國一開始就象我這樣組建起龐大的殲星艦編隊,早就征服銀河系了!”

第784節 集郵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087節 填溝壑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24節刺客(二)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52節造船!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440節 鞭刑第19節回老家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2099節 偷水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8節初建軍(一)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67節 好漢來投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65節校場演練
第784節 集郵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087節 填溝壑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24節刺客(二)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52節造船!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440節 鞭刑第19節回老家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2099節 偷水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8節初建軍(一)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67節 好漢來投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65節校場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