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節 誰可爲帝?

南京城,禮部大堂!

在經過爲崇禎皇帝舉哀後,南京勳貴、鎮守TJ、六部官員、各省部院高官及大儒們濟濟一堂,商量一件大事。

皇帝沒了,誰來作主?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姓朱的。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續明朝,然後揮師北上恢復國土,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生爭議。

重臣中包括了閣臣高弘圖(南京戶部尚書)、樞臣史可法(南京兵部尚書)、(鳳陽)督臣馬士英、兵部左侍郎楊鋮新、內監韓贊周、科臣李沾、臺臣左光先、及錢謙益等東林黨人,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即鎮軍TJ盧九德。

說實在話,文臣們對於議立這等大事有TJ參與是滿臉的膩味,但是他們有印鑑,皇帝都沒了,沒人可以罷免他們,所以他們堂爾皇之地與文臣們坐而論道。

各方爭持,大臣們多數以爲,根據“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時明神宗長子光宗一脈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漵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亡故,但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順序,第一人選爲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繼位爲例)。

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則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的立場,以立賢爲名擁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

國本之爭----神宗皇帝之子爲皇長子朱常洵和福王朱常洵,神宗皇帝欲違反“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制,另立福王朱常洵爲太子接任皇位,結果大臣們反對,是爲國本之爭,而當時反對的大臣中,多以東林黨爲主,因此東林黨惡了福王一系。

風水輪流轉,最支持“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東林黨,改弦易轍,變成了支持潞王,結果挨督臣馬士英大聲嘲笑道:“汝等東林黨人不知日後何以見前輩!”

諸東林黨人不能答,只好顧左右而言它。

他們羞愧無比,立潞王之議消除,

史可法則可笑之極,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這位大臣在平行空間的史書上被稱爲抗清英雄,實際上從議立之事上就看出他的水平,讓他領軍,大明不亡纔怪!

卻有來自福建海澄的兵部左侍郎楊鋮新提議道:“真正有資格爲帝位不是諸王,而是太子!如今京師消息不通,萬一太子爺南渡,我等另立新君,諸位何以自處?”

一番話讓大夥兒臉上都訕訕的,楊大人真是哪壺不開就提哪壺,大夥兒興頭沖沖地根據自己的親疏來立君,他這麼說法,豈不是指責大家都不忠心於崇禎皇帝!

果然是福建南蠻子,一點都不會做官!

他說得有道理,於是錢謙益婉轉地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不立新君,可先立監國,立君之事待定。”

這主意好!

大家暗贊讀書人的頭腦確實靈活,只要已方提議的藩王人選成爲監國,管他什麼太子來,統統成爲死太子!

大夥兒又熱烈地議立哪王可爲監國,而楊鋮新的臉上並無失落,還是笑吟吟的。

爭來爭去,鎮軍TJ盧九德力主福王登位,他叫動了數人上殿,大家無不臉上變色!

哪幾個?

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

高傑,陝西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邑,同起爲盜,原爲李自成的部將,綽號翻山鷂,這傢伙牛啊,居然搞了李自成的老婆!

高傑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因與自成是同鄉,出入內堂自成都不曾提防他。誰料李自成不愛女色,只與兄弟們廝混,他的老婆尹氏空虛寂寞,看上了高傑,那高傑也是膽大,就麼這與李自然的老婆私通款曲起來,綠油油的子,就那麼戴在未來的大順皇帝頭上。

後來因怕自成發覺,乾脆便投降了明軍。他人品雖是不堪,作戰到是勇猛非常,曾跟隨孫傳庭一起打李自成,累次立功,官兒越做越大,到明末時已是做到了總兵。

黃得功,號虎山,明末開原衛人,其先自合肥徙。軍中號黃闖子。

他行伍出身,積功至副總兵,爲京營名將。在於農民軍的戰爭中,黃得功迫降五營兵,擒馬武,殺王興國,破張獻忠,戰功赫赫。

劉良佐,字明輔,山西大同左衛人。貳臣,因常騎一匹雜色馬,人稱花馬劉,明末總兵。崇禎年間統兵在宿松、廬州一帶統兵對農民軍作戰,升任總兵官,曾與黃得功大破張獻忠。

劉澤清,字鶴洲,山東曹縣人,出身行伍,崇禎末年升至山東總兵。大順軍迫近北京時,崇禎帝命他率部火速入衛京師,他謊稱墜馬受傷,拒不奉詔。不久大順軍進入山東,他帶領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這傢伙是有名的“長腿將軍”,擅長遇敵先逃。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二月,農民軍把開封圍困很久了,劉澤清奉命赴援。因爲朱家寨離開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領兵五千渡過黃河,沿河邊在那裡紮下營寨,又開挖溝渠引黃河水環繞在軍營四周,想依次紮下八個兵營直抵大堤,然後修建一條兩側壘砌牆壁的通道,向城裡運送糧食。牆壁尚未砌好,農民軍過來爭奪,雙方相持了三天,各有傷亡。

劉澤清就命令自己的隊伍拔營離開,一時間明軍倉皇奔逃,士兵們爲了爭船,很多人掉在水裡淹死了。

眼下四人都是軍隊實力派,各掌一軍,有三萬到五萬人,他們一進大堂,即時高呼道:“如不立福王,我等皆不奉詔也!”

他們相貌兇橫,大聲夾惡,令人雙股戰慄,他們帶兵,如果不聽令,且不說日後對付北虜與大順政權,要是他們一個不爽,帶兵進南京城,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個結局!

換作以前,什麼時候輪到武將喧譁出頭?文臣們不把他們揍得滿頭包成一尊尊的阿彌陀佛纔怪。

今時不同往日,皇帝死了,天下大亂,對於將領,文官們不得不以安撫爲上,連史可法都對他們好言勸慰,其餘文臣亦在和稀泥,只有兵部左侍郎楊鋮新冷笑道:“此乃禮部大堂,軍漢上大堂講禮,如牝雞司晨,速退!”

他的位置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管慣大頭兵,四總兵在他面前,氣焰大減,卻有馬士英出來爲他們助拳道:“議立乃大事,唯有文武一心,方可成功!”

馬士英不理會楊鋮新,向史可法道:“史兵部,你的兵都不願聽你的,你還能議立桂王?!”

史可法悶悶地搖頭,再不作聲。

見他退縮,馬士英朗聲道:“今福王殿下登位,已成大局!”

“是嗎?”堂外傳來一聲長笑道:“我這裡有更好的人選!”

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454節 慢一拍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160 帝都之亂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09節和氣交易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547節 香菸(一)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2016節 大豬肉!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744節 爲何反?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336節 賀勝利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380節 戰海盜第1310節 明義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
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454節 慢一拍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160 帝都之亂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09節和氣交易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547節 香菸(一)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2016節 大豬肉!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744節 爲何反?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336節 賀勝利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380節 戰海盜第1310節 明義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