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節 地域黑

祖大壽是前輩,顏田是小輩,但祖大壽與他攜手並肩而行,感謝他的來援!

他深深地體會到什麼是被人雪中送炭的滋味!

大淩河城軍民高興萬分,一些人甚至喜極而泣!

“怎麼?我們怎麼說說唱個歌就信了?”顏田謔道。

“十個人可以假唱,百個人可以假唱,幾千人一起唱,唱得這麼有感情,真要是假的,我也認了!”祖大壽大笑道。

雙方交談,說起戰事來,聽聞東南軍打敗了阿濟格和莽古爾泰,又摧毀了韃靼人的火炮,大淩河諸將驚歎不已。

大將何可綱伸大拇指道:“能夠野戰打敗敵人,本將軍服了!”

顏田說道:“我們顏將軍教導我們:敵人是鐵,我們是鋼,只要我們英勇,就沒有敵人的頑強!狹路相逢勇者勝!”

“我們就算是死,也要在敵人咬下一塊肉,看他們怕不怕!”鄧天彥豪邁地道。

祖大壽認識的左良玉是意氣風發,想當初他不過是小兵頭一枚,諾大的人見到大官時畏畏縮縮,現在卻是從容淡定地道:“我們軍隊教誨就是‘遇敵必戰’!”

好一個遇敵必戰,北軍感覺到南軍的氣質不同,原因或許來自此。

連死都不怕了,自然是挺起胸膛做人,而這樣的胸襟,反過來又影響他們的爲人處世!

這次來援軍隊帶來了酒和乾肉,送給祖大壽等將領,讓他們十分高興,雖說大淩河城不缺乏吃的,但實行伙食管制,大夥兒的嘴裡都淡出鳥來,東南府的特產朗姆酒和幹鹿肉還是不錯的。

東南軍聲明不得給牆頭的守軍吃喝,北軍將領們不由得大笑。

祖大幫高興地招呼大家準備開宴慶祝時,何可綱問道:“你們的後軍主力怎麼樣?”

顏田搖頭道:“敵人遊騎兵肆虐,我們沒與他們有聯繫。”

шωш• t t k a n• C○

話音剛落,有兵士來報:“城外南面動靜不小!”

大家霍然一驚,齊擁到南面觀望,只見遠處塵埃大起,黑煙滾滾,伴隨着無限喧譁!

祖大壽的臉色變了。

何可綱的臉色變了。

大家的臉色都變了!

想到一個可怕的情況,萬一後軍主力敗了?!

顏田二話不說,厲聲道:“副官,命令部隊準備出發!”

“還要準備戰車嗎?”副官問道。

“不,跑步前進!”顏田說道。

“是!”

命令下達,聽着南軍官兵此起彼伏,沒有絲毫猶豫,他們迅速地集結起來,北軍的軍官們臉色精彩!

起初北軍軍官無人出聲,祖大壽的DD祖大弼忍不住叫道:“集結(我)本部兵馬,我與南軍兄弟們並肩作戰!”

祖大壽與何可綱對視一眼,何可綱點點頭,祖大壽高呼道:“取我披掛來,我們與南軍兄弟們一起出動!”

下面的北軍官兵們轟雷似的應和,準備出動不提。

……

很團結?很河蟹的一幕?

如果以爲祖大壽這幫悍將這麼好說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要奇怪,地域黑從古至今,一直存在。

南軍不服氣北軍,北軍不服氣南軍,地方官不服氣客軍,客軍看不起地方軍,反正各種瞧不起,進而狗咬狗!

就象東南府裡的漳州人與泉州人,兩地相鄰,之前顏常武沒得官身前明知泉州有人做海賊,但他就是不出動清剿,還不是怕給泉州人扣上“漳州人(顏大少是漳州人)欺負我們泉州人”的罪名。

嗯,說起來之前提到的“渾河之戰”,川兵和浙兵打得很英勇,但是他們是各自爲戰,甚至只相隔一河,結果被敵各個擊破。

爲什麼不互相援助?

道理簡單,兩支部隊的將領不和。

再有他們外圍的北軍,更沒有拼命援助他們,坐看他們被圍,被消滅!

到遼東作戰的客軍有許多,英勇者不在少數,都被後金打敗了,他們發現,明明外面有許多的友軍,可是無人來援!

只有強力的統帥,纔可以壓住各個山頭主義,就象現在顏大少的軍隊裡,女軍官陳玉雪都知道要講“中國”和“東南府”而不能說我們什麼什麼地方的人。

……

爲了攻略北軍,東南府給出的公關費實在不少!

逢年過節給高級軍官們送禮,家中老人誕辰和夫人生日,統統送禮,這才混了個熟臉。

加上顏常武大走上層路線,與上任督師袁崇煥相熟,又得現任督師孫承宗賜字“少陽”,認了個乾親長輩。

顏大少就沒有長輩了?他幹嘛要給老孫頭面子?讓他賜字,萬一他賜個不好的字,那要還是不要?

而且顏田早早到了北軍下功夫,態度謙虛,不搶功勞,加上左良玉等投東南軍的原北軍官兵,北軍官兵又顧忌着顏大少有錢有勢,有能力做大家的後路(事不諧時撤向臺灣),這才與北軍打成一片,否則的話,祖大壽豈會這麼好說話!

……

南軍北軍協同作戰,南軍原封不動出動(傷員除外),北軍祖大壽親自帶了四千精兵,合計九千人出城往援已軍主力。

離城十里的大道上,他們受到了韃靼人大酋嶽託的伏擊!

韃靼兵兩萬人,分左右兩側,蜂擁而起,如兩團黑惡濁流一般,瘋狂欲噬了明軍!

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漫無邊際一般的部隊,看起來極爲可怕。

普通的明軍不說與他們作戰,見到他們的聲勢,只怕立即逃跑不無可能。

嶽託接到黃臺吉命令,言可當對方如渾河之川浙之兵看待,萬萬不可大意,因此他主力盡出,瘋狂襲來!

不過他們的出動早在顏田和祖大壽的預料中,開始顏田還說兩側都由他們來守,北軍押陣就行了。

顏田的年齡-----祖大壽都可以做他BABA了,真要這麼做,祖大壽還要臉的不!

南軍守左側,北軍守右側。

韃靼軍吶喊着發動了衝鋒,他們前鋒至少有數千人,洶涌的人潮如螻蟻般悍不畏死的蜂擁而至,士氣高漲之極,

每人都是弓箭在手,朝天仰射,弓箭狂射如十雨。

而明軍飛快地結陣,前面盾牌,火槍自盾牌空隙中伸出來。

南軍如此,北軍亦是如此。

弓箭落下,明軍不時有人倒下,但他們等到敵人挨近,對準敵人騎兵猛烈地開火!

硝煙瀰漫,槍聲如炒豆子般重新響起,衝前的韃靼軍馬匹紛紛中彈,狼狽地從馬上掉落,隨即被後續的馬隊給踩得血肉模糊!

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743節 攻徐州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851節 下鄉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223節改造戰艦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454節 慢一拍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2185章 直落(三)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740節 進徐州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448節 硬剛(四)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243節遇敵必戰!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597節 航行中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55節三足·鼎立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80節大海戰(二)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
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743節 攻徐州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851節 下鄉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223節改造戰艦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454節 慢一拍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2185章 直落(三)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740節 進徐州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448節 硬剛(四)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243節遇敵必戰!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597節 航行中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55節三足·鼎立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80節大海戰(二)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