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

“你們把田地舍給了泰祥隆商號,工匠和佃農都搬到東南府,另外成立公司,由你作掌櫃,至於張如鏡,官府放他出來,他逃過一劫,如此大家都滿意,你覺得怎麼樣?”

偏廳裡,聽張伯道貌岸然地說過他的打算,張龔氏以袖掩面道:“你叫妾身如何向張家交代!”

她以身爲餌,本想拉東南府爲奧援,只要東南府出面,以他們的強勢,十間泰祥隆商號也白搭。

沒想到把自己也給搭了進去!

張伯不客氣地道:“我們東南府的勢力豈是這麼好容易利用的,嘿嘿!”

泰祥隆商號拿了田地以爲他們就會好過,看時機成熟,利用這個藉口,泰祥隆商號也得被東南府咬下一大塊肉來!

拿人家的,統統還回來,還有多!

張伯在顏常武面前是慈愛的爺爺,但在外面,是大海盜家中的管家!

從來都不是善茬,如果是話,他早就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

他掌握了情報局事務,信息靈通,對於大陸“恆和昌”商號“泰祥隆”商號爭鬥之事清楚得很,暫時沒有找到切入之機。

不想張龔氏自投羅網,張伯卻之不恭了,立即以此爲契機,下手!

可憐張龔氏還有什麼辦法呢,如果不應允,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個滿臉皺紋的老傢伙沒有一點的憐花惜玉,看她的花容月貌就象看木頭,無奈之下,她只好點頭同意了張伯的意見。

……

在嚴密保護下,張伯和張龔氏一起坐船過海到福州去,他們乘坐了一條佛輪蓋式快船,左右還有兩條巡航艦護送,離開臺南往福州而去。

不兩日,到達了福州,直入閩江。

他們艦船上除去了東南府的旗號,但是欲蓋彌彰,能夠有這等流線型的快船隻有東南府有,就連紅毛番都沒有!

福州巡檢司、福建水師(緩慢重建中)、福州府的差役連個P字都不敢放,張伯他們大搖大擺地在福州碼頭邊停泊,他們上了岸。

張龔氏身邊有八個女兵跟隨,女兵部隊,乃東南府裡的一個小編制,招收貧苦家中健壯吃得了苦的女子,按陸戰隊操典進行訓練,主要是作戰,遂行要人保護,還有心理戰(用來撫慰外來人口),結果派上了用場。

顏常武訂下調來,張龔氏身份就不同了,她身邊隨時有女兵跟着,外圍則是精兵悍將,俱着勁裝,帶了兵器公然過市,當地官府只當沒看到!

讓他們護着張龔氏回家,張伯先去見了福建布政使司劉大軍。

目前福建巡撫空缺,閩省最高官員就是這位劉大軍,自然門禁森嚴。

然而張伯一介草民,又是老賊頭,卻能硬進硬出,門官連攔都不攔地,讓他毫無阻滯地見到了劉大軍。

這位三品高官正惶惶不可終日,見到張伯進來,他埋怨道:“都什麼時候了,你還這麼高調!”

這傢伙屬閹黨(九千歲魏忠賢的人),乃明朝裡堅定的愛國者,張伯給他送過銀子,因此相識。

雖說BS他的爲人,但張伯還是給他面子道:“方伯(對布政使的尊稱)見諒,今有一急事不得不求上門來!”

“什麼事啊?”劉大軍意興索然地道。

“我想知道‘泰祥隆’商號的後臺是誰?”張伯直截了當地道。

由於泰祥隆商號彗星般地崛起,情報局情報有所欠缺,張伯乾脆上門問個明白。

“泰祥隆商號的東家是範懷玉,其兄乃範懷貞,是吏科給事中,他是禮部侍郎溫體仁的學生!”

溫體仁,浙江烏程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編休官,現爲禮部侍郎。

禮部侍郎是副部級,已是政府高官,關鍵他簡在帝心,很可能升尚書和入閣,那更加不得了。

同時,範懷貞的吏科給事中也是一個重要職務,官雖小權不小,他有“封駁權”,即尚書、侍郎作出的決定,他如果不同意,他能夠把決定駁回,而吏科又是專管官帽子的,非同小可。

“難怪如此!”張伯明白後點頭道:“我們清楚了!”

他對劉大軍說道:“我們東南府將與範懷玉有點摩擦,就請方伯袖手旁觀罷!”

劉大軍失笑道:“你們東南府想怎麼着,本官哪管得了啊,只求你們不要傷害無辜就行了!”

”我們東南府行事從來都是有分寸的,方伯可曾見過我們東南府上岸騷擾過民衆!”張伯正色道。

“這倒也是!”劉大軍嘲諷道:“你們沒上岸,你們在海里設卡收錢!”

張伯毫不臉紅地道:“我們是收保護費,保護商船不受海盜的襲擾!”

他話題一轉道:“見方伯臉有憂色,可有難題?或許張某可爲解惑?”

劉大軍嘆了一口氣道:“新皇相召,本官要回京城了!”

“那張某先恭喜方伯高升了!”張伯假意恭維道,知道他這一個閹黨分子,回京哪有好果子給他吃。

果然劉大軍苦笑道:“朝廷旨意,本官深知,是禍非吉也!”

“若是如此,何不入我東南府?”張伯相邀道。

東南府草創之初,什麼人都有他的用處,更不用說一個曾任過地方主官的人,養着他,可以充當榜樣哩。

劉大軍心裡有些許心動,但一想到投賊後家族的悲慘命運,心也就淡了,唯有搖頭。

……

得到了承諾和許多信息的張伯自布政司衙門出來,往泰祥隆商號而去,前去拜訪範懷玉。

出人意料地,聽聞他是東南府的人,欲爲恆和昌商號而來,範懷玉啓親自出迎,把張伯隆重地接進府裡。

這範懷玉年齡三十出頭,個子不高,卻很壯實,白白臉膛,劍眉朗目,筆直的鼻樑,嘴卻不闊,一旒黑黑的短鬚;頭戴寶藍色儒生巾,身穿寶藍色大氅,腰繫絲絛,掛着玉配,兩手手指盡是戒指,衝着張伯拱手道:“哎,張先生何不早說!既是東南府有意,那麼我們泰祥隆商號一力配合,悉聽尊便!”

快要進嘴的肉吐出去,任誰都不痛快地,可是形勢比人強,東南府的兩條炮艦就停在城外碼頭,而福建水師沒有一條船夠它們大的!

而且也有所耳聞東南府用銀子餵飽了布政使劉大軍,劉某人是地方主官,官場上就指望不上他的助力了。

對方是亡命之徒,只怕他們殺上門來,官府在外面封街不讓別人進來,事後將東南府的賊子們禮送出境!

做生意的人須講究策略,對上他人,實力相當時講究“和氣生財”,他人比不上自己,則把娃往死裡整,要是他人勢大,那他就是個爺,咱就認了龜孫子!

能屈能伸,方可取得成功。

張伯把他的意思說了,範懷玉連聲擺手道:“咳!我們什麼都不要,張先生把什麼都拿去得了!”

他堅決不收恆和昌的任何種桑養蠶土地,又說立即找官府把張如鏡釋放。

暗贊他識趣,張伯滿意地告辭而去。

等張伯走後,範懷玉的臉一下子陰沉下來道:“立即給京城大爺發信,告知此事!”

開玩笑,多年策劃的心血,欠了不知道多少人情的行動被東南府說廢就廢了,豈能夠相忍!

其兄範懷貞做京官,表面兩袖清風,響噹噹的清流,背後要不是有家族送上大把的銀子,哪有他在京城的風光!

做了壞事,什麼都撈不到,還要倒貼,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範懷貞在皇帝面前進言,搞掉東南府!

他範懷玉動不了東南府,皇帝可就不同了!

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306節 地域黑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333節 好看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266節 降與戰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310節 明義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98節女婿強撐!第1394節 救災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263節衆香之城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51節 殺,不殺!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365節 血崗!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67節落子(二)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321節 很多槍!第1266節 降與戰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
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306節 地域黑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333節 好看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266節 降與戰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310節 明義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98節女婿強撐!第1394節 救災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263節衆香之城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51節 殺,不殺!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365節 血崗!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67節落子(二)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321節 很多槍!第1266節 降與戰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