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節 桂林平息

城破那天,到處都鬧哄哄的,唯有兩個人鎮定自若。

一個是瞿式耜,另一個是林佳鼎,兩人都抱着漢賊不兩立的理念,決定不投降、不妥協,堅持仕大夫的風骨。

他們知道他們這條路不好走,於是對家人言明,結果,家人們都很支持他們,

按林妻的想法,既然走上這條路,她不想日後遭遇凌辱,她想自盡殉節。

十惡不赦之首惡是造反,按律當誅九族,即使不斬九族,少不得流放,女眷進教坊司!

但被林佳鼎止住,他說道:“那人仁慈,必不至此,不必急着決定……”

他雖然造着那人的反,卻又將希望寄託在那人的身上,可謂矛盾之極。

城內大打出手時,到處是人聲和槍炮聲,瞿式耜與林佳鼎卻在僞內閣裡飲茶,原本人聲鼎沸的官衙已經人去樓空,他們身邊只得一老僕,一小僮服侍。

林佳鼎說道:“起田公,城破在即,幸得你來相陪!”

瞿式耜微笑道:“漢宗兄,你我知已一道,是爲幸甚!”

“我們都是留守,有責任守好這地方,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林佳鼎說道。

瞿式耜贊成道:“今天,爲國家而死,死得光明磊落。”

“要死,就一起死,我們無愧大明!”林佳鼎道,與瞿式耜喝茶,不將外面的戰火放在眼中。

紛亂的腳步聲傳進來,朝廷的軍隊闖進了內閣!

他們看到這兩位衣着一品的大員,身邊再無武力,就把刀槍收起來,一位軍官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這位是太師瞿式耜,我乃大明內閣首輔林佳鼎!”林佳鼎從容地道。

軍官狂喜!

啊哈,中大獎了,這兩位可是要捉拿的重要造反頭目!

將他們捉回去,必有重獎,他客氣地道:“兩位,請吧!”

幾個兵傻呼呼地拿着繩子想上前捆綁他們,被軍官喝止道:“這兩位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必捆綁!”

瞿式耜和林佳鼎身邊的老僕小童,也一同跟隨離開,當他們走出衙門時,他們是昂首闊步地走在前面,那些軍人反成了他們的跟班!

……

桂林城迴歸朝廷,高一功下令出榜安民、搜索漏網者、憲兵上街維持秩序。

速下桂林城,除了開始戰鬥死掉的三千餘永曆軍,其餘軍隊盡皆投降。

幾乎沒什麼人躲起來,大家都知道只要投降,朝廷是不殺人的。

留守的的瞿式耜、林佳鼎、吳寶順被俘,官吏幾乎都投降了,沒人負隅頑抗。

朝廷軍隊死傷千餘人,主要是不用進行殘酷的攻城戰。

城內百姓死傷二千多,受波及的百姓得到了朝廷的賑濟與救助。

傷者給醫,安頓流離失所者,發給糧食,一切都從容有序。

由於東南王的聖訓,對民間的賑濟都是以工代賑,於是民衆被組織起來熱火朝天地清理地方,打掃環境,迅速醫治戰爭創傷。

在修復自己家園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報酬,這對於他們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不是白來的,是自己雙手創造的家園值得自己愛護與珍惜,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僅僅二天時間,城門恢復正常開關,城外農村擔柴和運菜進來賣了!

這是內戰,不是不同族羣之間的你死我活的戰爭,且朝廷有錢獎勵軍隊,軍隊不搞屠殺,不擄掠民財,當然,對於僞朝官衙的物資與財貨約合三十多萬銀元,一概沒收,因爲不多,全部分給出徵將士,這也是朝廷允許的。

所有參戰的朝廷軍隊,皆得六個月的恩餉,作爲勝利的獎勵,而那些歸降朝廷並參戰的軍隊,也得到了二個月的恩餉,叫做“反正餉”,在戰鬥中死掉的反正官兵,得到朝廷撫卹金的一半,不過沒有榮譽。

於是桂林民心、軍心遂穩,對於俘虜的安置工作也非常迅速。

首先進行甄別,那些被強徵入伍的普通兵員被集中起來,經過一定的教育並打上烙鐵後,每人發給二個銀元,讓他們歸家。

烙鐵---輕微烙鐵,在肩頭對那些兵員來個皮肉傷,是對他們小小的懲罰,同時也是對他們如果不知改悔,再來與朝廷軍隊對抗時被捉到進行治罪的憑證!

東南國是個海盜國家,草創時期豢養奴隸幹活,識別奴隸靠的是烙鐵,一個烙鐵上去,終生的標誌就跑不了,也掩蓋不了。

後來東南國洗白了,可是烙鐵的習俗保留下來。

那些跟隨僞桂王的文官與軍官等,他們有體面,不致於被烙鐵,首先辦班學習,進行深刻思想轉變---嘿嘿,很熟悉的流程,東南王本質就是天朝的紅小兵,看重思想的轉

變,他的軍隊中有政治軍官,正是思想工作、辦班學習的好手。

至於降兵、小吏等,不必多說,立即發配遣送到大東南亞進行勞動改造。

這是必要的懲罰,不過不算嚴重,因爲在東南亞幹活,只要改造得好,一樣算工齡的!

工齡,即去東南亞幹活的資歷不斷,不開除公職,對於吃公家飯的人來說這是極大的恩惠,就當辛苦一點的出差吧。

亦即是他們還是“同志”,屬於內部犯錯人員的處罰,那些人真心真意地感謝東南王!

桂林城迴歸,大部分的官吏軍人都老老實實的投降了,少部分人不肯投降,以瞿式耜和林佳鼎爲首,他們擺明車馬捨生取義,決不投降。

對於他們,高一功下令給予禮遇,兩人住在一個小院裡被軟禁起來,不上刑具,由帶的老僕與小童服侍他們,他們的家人雖然被囚禁,但也受到優待,對他們供給無礙。

高一功還親自帶着顏樂、劉文秀共三位軍中大人物拜訪了瞿式耜和林佳鼎,過程不是很愉快,就劉文秀而言:“兩個敗軍之將擺臭架子,假清高!”

高一功首先問候了瞿式耜和林佳鼎,知道他們安好之後,下一個議題自然就是勸降嘍,結果被兩人嚴詞拒絕!

一個堅定地道:“我們只忠於永曆皇帝陛下,他和我一樣抱定爲國犧牲的決心,不求什麼,只求速死!”

另一個則杜撰一句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朱明!”

這是改自文天祥的詩,原爲“汗青”變成“朱明”,完全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他們只忠於姓朱的皇子皇孫,公主不算!

高一功、顏樂、劉文秀三人輪番上陣,把今上對於兩中華的統治情況說了一遍,造反是沒有出路的,歸順朝廷纔是正道,必不失高官厚祿,他們說得口水都幹了,還是對牛彈琴,只好告辭而去。

第904節 開心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250節 破火船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23節都在演戲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066節 立規矩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0節修路風波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83節遠遠炮擊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094節 退兵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697節 分錢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183章 直落(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351節 殺,不殺!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95節天才助我第365節 血崗!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
第904節 開心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250節 破火船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23節都在演戲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066節 立規矩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0節修路風波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83節遠遠炮擊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094節 退兵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697節 分錢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183章 直落(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351節 殺,不殺!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95節天才助我第365節 血崗!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