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

兩中華時期,城市飛速發展,到處都在拆房子、建新屋,時人稱爲“天-朝特色”。

即使是南京,也在大拆大建,從午門出來的御街上已經與以往截然不同,不再是那種青磚小屋,黛瓦、粉壁、馬頭牆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巨大的建築物。

比如大明內閣的辦事大樓,被人稱爲“內閣樓”,就是臨街的一座兩層樓房,高大立柱,寬敞氣派,顯示出泱泱大國風範。

各房間內設施齊備,如頂上的隔熱層和自動式抽風裝置、供水系統等,周邊擁有難得的綠化與噴泉、魚池。

可惜的是近着皇宮,無法建立高樓,以免望見皇宮裡,事實上,這是老區,老區是不能建高樓,在南京新區所建的建築物則更加地高大氣派。

即使如此,能進“內閣樓”辦公的官吏也趨之若鶩,而坐在正堂辦公的馬士英更是每天都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此時他正與閣臣楊天生、堵胤錫、方士亮、週六一坐在寬敞的辦公室裡商議事務,他們接獲楊璟新的四百里加急,報告龜茲追思郭昕將軍的事情,大家都非常地振奮!

能夠祭祀故唐大將,是在戰爭結束後纔有閒暇時間去進行,表明我國已經徹底地控制了新疆地區!

新疆的前身是大漢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表明漢王朝對西域統治的開始。

到得公元808年,大唐武威郡王郭昕率白頭兵力戰殉國,漢王朝失去西域。

直到公元1660年西域故土新歸,取名新疆!

多麼動聽的名字,所有的閣臣們心滿意足!

看地圖,儘管新疆的地圖尚未完全編輯好,但已經看出這是一塊無比巨大的國土,迴歸中國!

堵胤錫一口氣歸納道:“楊璟新此次攻略新疆,時間不長,花錢很多,死人很少,得到的國土面積很大,居功至偉,值得重賞,本官認爲該當封公!”

公爵!

非國姓又非歸化胡人的臣將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堵胤錫認爲可給楊璟新弄個公爵噹噹,許他世襲罔替。

以其功大,無論是楊天生、方士亮和週六一全都附議。

但馬士英搖頭道:“如果楊璟新封公,則置其父於何地?”

大家一聽,恍然大悟!

原來楊璟新是三等侯,其父楊展鎮守西藏,是一等侯,如果楊璟新封公,則位在其父之上,於孝道不合也!

封建時期的大明以孝治天下,做兒子的一般不能行在父親的前面,否則就是不孝!

“行”不僅僅指走路,有時也指當官。

家居時,當兒子的哪怕做得再大官,也不能在父親面前放肆。

哪怕是布衣父親,如果去官府告發當官的兒子不孝,那他的兒子就攤上好大事了。

因此來個折衷,楊璟新的功勞讓渡給父親,楊展封爲三等公,其百年後,找楊璟新之外的一個兒子襲爵,爲一等侯,世襲罔替,而楊璟新晉爲一等侯,同樣世襲罔替。

讓渡是合情合理的,這就是中國特色!楊璟新敢嚷嚷,那他就是不孝!

楊展不算,則楊門雙侯爵,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實乃異數,誠被天下人羨慕也。

且父親鎮守西藏,兒子看着新疆,都是封疆大吏!

於是川中名將,老賊頭楊展人在布達拉宮廣場坐着抽菸,什麼事都沒做,公爵的大帽子自天上掉下來,落正他頭上,發財發得不清不楚!

貪財!貪財!貪財!

討論通過了對楊家父子的封賞後,接下來就是楊璟新發來的一份奏摺,具體來說就是要錢!

作爲新時代的戰將,楊璟新富有政治頭腦,奪取了新疆之後,立即請示朝廷,要朝廷給錢給人給物,他做兩個軍屯。

一是現役軍人就地駐紮行軍屯,二是內地來的新移民行軍屯,即組建新疆建設兵團。

楊璟新的奏報上寫得很清楚,只有屯田,讓內地來的漢人在新疆生根,纔可永保新疆納入中國的版圖。

在奏摺的附件中他揚揚灑灑地寫了一大堆關於屯田,發展地區經濟之事,寫得頭頭是道。

主辦新疆事務的堵胤錫捏着奏摺讚道:“楊璟新能打仗,又會發展經濟,國之干城也!”

見堵胤錫這麼欣賞楊璟新,楊天生嘿然道:“堵公若有女兒,不如把女兒嫁給他!”

堵胤錫尖銳反擊道:“堵某再厲害,也不如國丈爺會嫁女啊!”

楊天生一點都不在意地道:“確實,楊某自己都不得不佩服自己!”

他的女婿正是今上顏常武,把女兒嫁給顏常武,楊天生絕對做了人生最好的一筆投資。

瞧瞧海賊頭出身的他現在當了什麼?

大明內閣次輔,東閣大學士!

所以詆譭他的人就說海賊當官,白丁當學士!

至於在東南國,則是一等公,世襲罔替!

他不是人生贏家還有誰是?哪怕是楊家父子,在他面前都不夠看呢。

楊天生臉皮厚,大家不禁莞爾。

大家討論楊璟新的奏摺,馬士英看得更遠,他對諸大人道:“我們大明接連獲取西伯利亞、西藏與新疆,還有美洲的土地!”

“我們取得的成果很大,動用軍隊衆多,民力耗費也大,花的錢更多!”他說了一連串的數字,指出道:“如今我國經濟三年赤字,雖然通過發行國債填補赤字,但借的錢要還的,借的越多,還的利息越重!”

他自嘲道:“近年來,民間出現了借貸消費、提前消費這些時髦的玩意兒,本官是老派人物,借了別人的錢,晚上睡不着覺的!”

“而且,姜太公告誡我們說國之雖大,好戰必亡,我們近年來都在不停地打仗,本官都被人稱爲是戰時內閣首輔,現在,是該把戰爭停止的時候了!”

馬士英雙眸閃閃發亮,提議道:“本官提議,大明封刀十年!”

楊天生撫掌道:“此言大善!”

聽他狗嘴吐不出象牙道:“發展經濟,更容易發財啊!”

堵胤錫亦說道:“大明封刀十年,好提議,休養生息,大明才能更好地發展。”

“我等附議!”方士亮、週六一均表贊成首輔大人的提議。

因此他們寫了奏摺,向朝廷奏報,名稱當然不會是封刀十年這種說法,而是十年經濟發展規劃!

是的,經濟發展規劃,正是顏常武教下的拿手好戲。

主政的是皇太孫朱和坪,雖然年輕熱血,但深受聖人和顏常武的“顏學”教誨,知道窮兵黷武的不好,遂批覆了十年經濟發展規劃以及楊家父子的獎勵,還有對新疆有功之臣的獎勵。

朝廷聖旨明發天下,規定十年內專心發展經濟,提升人口,不再發動戰爭,如此臣民稱頌,皆言朝廷聖明!

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2184章 直落(二)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8節真相大白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087節 填溝壑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241節過線者死!第722節 和離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2016節 大豬肉!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859節 吃得好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591節 好籤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85節暗流洶涌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191節 槍與甲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739節 亂亂亂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3節造船(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
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2184章 直落(二)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8節真相大白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087節 填溝壑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241節過線者死!第722節 和離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2016節 大豬肉!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859節 吃得好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591節 好籤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85節暗流洶涌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191節 槍與甲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739節 亂亂亂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3節造船(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