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節 和平入城

埃及是整個非洲最富裕的地區,僅銀庫就有存銀五十萬枚西班牙銀幣或者中華銀幣。

卡塔泊·帕夏吩咐阿明持他的手令,前去搬空銀庫,從尼羅河坐船,今晚就走!

“還有!”卡塔泊·帕夏低聲對阿明道:“你派人去通知加拉塔鹽行,告訴他們說開羅要放棄,叫他們立即把財物和鹽都收拾好,和你一起走。我調撥船隻給你!”

加拉塔鹽行正是卡塔泊·帕夏的生意,開羅城乃至於埃及的鹽由歸由他專營,誰都不能染指。

鹽在古代是一門暴利生意,民衆可以不喝茶,不使用中華瓷器,但必須吃鹽,誰也跑不掉,只要一吃鹽,就是向這位總督大人的錢包裡丟錢。

阿明雖說爲總督做過不少壞事,也聽得呆了,這位總督人前一副誓死保衛開羅的樣子,私底下卻準備棄守開羅,還不與大家說,算不算出賣呢?

棄守開羅對於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絕對是大罪,但如果用錢做砸下去,那麼劊子手的刀也會砍偏,特別對於奧斯曼帝國這樣腐朽的國度,這樣的事情不會有問題。

見阿明一時發呆,卡塔泊·帕夏紅着臉,臉上肥肉顫抖,瞪着阿明說不出話來,又找不到發作的藉口,只是嘴脣抖動着不能出聲。

阿明醒悟過來,於是立正道:“立刻照辦。”轉身走出。

他出去外面集合人手,首先派人去加拉塔鹽行,通知那裡的人準備撤退,接着他去了與總督府隔一條街道的開羅城銀庫裡,封鎖銀庫,把裡面的金銀打包裝箱,忙了一個下午。

銀庫裡杜絕內外交通,打來快餐在裡面吃飯。

入夜後,阿明組織人手,搬運那些金銀箱子上馬車,然後運到城內尼羅河的碼頭。

碼頭非常熱鬧!

燈火通明,船隻彙集,大家都在裝貨,還有諸多人員下船,他們是老少婦孺,皆衣着華貴,氣度不凡。

城裡權貴也不傻的,總督這邊一有動作,那邊他們也立即跟隨,撤退家中財物、家人!

至於卡塔泊·帕夏私吞公帑,大家心知肚明,但現在誰都不能理會。

如果在沒開戰前,即使卡塔泊·帕夏貴爲埃及總督,給十個腦袋他也不敢這麼幹。

現在開戰了,大家就管不了他,他這麼做,一者,他作爲總督,臨敵時有生殺大權,本來還有奧斯曼帝國皇庭制約他,因被圍不得與外界通訊,他暫時處於無敵狀態,城內他要殺誰,還真的能殺誰;二者,等到雙方大戰,他有的是機會做賬,又或者,當城失守時,公帑漂沒了---這樣的事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的,如太平天國時期,清軍曾國荃破天京、李鴻章破蘇州這兩座大城,據說是分文莫得,一心指望着破城所得去幫補幫補的朝庭無可奈何,嘿嘿,大家可想而知!

當晚船隊啓航,點着燈火,諸多船隻如一條龍也似地順尼羅河而下。

一路順利,阿明以爲有神保佑,殊不知他的主子既然不打算守城了,哪還不會開展工作,打通關節,與華人商談!

……

還是當晚,東南軍先頭部隊在城外駐紮後,他們這邊忙着挖壕溝立護牆,那邊出動去襲擾開羅城。

兵力不佔優,沒有攻城哭械也無重炮,火槍打城自然沒效果,不過東南軍有炸彈!

那玩意兒好,雖說對開羅城絲毫沒有觸動,但用來製造混亂和躁皮埃及人。

於是,開羅城裡的人就在一夜不斷的爆炸聲中難以入眠,華人在城外各處亂丟炸彈,不僅丟炸彈,還燒火,鬧騰不止。

讓開羅人惱火極了,第二天頂着一對貓熊眼,人人呵欠連天。

華人果然是勤勞,軍隊講究能動性,從昨晚直到城破,一直折騰不休。

……

開羅城軍民忙着修葺城防,而在城外,華人的軍隊不斷增加!

二天後的上午,第一支增援部隊出現了,下午,第二支部隊出現。

第三天,城外部隊達到三萬人,他們開始築起長圍,官兵一起動手,在開羅城在尼羅河東岸的那邊用壕溝與土壘給圍起來。

第五天,城外軍隊達到八萬人,同時民夫也有數萬到來,人員、馬驢牛羊絡繹不絕,路上踏起的塵埃漫天飛舞。

華軍大營裡升起了李來亨的將旗,軍隊高呼口號,聲勢驚人!

看似要大戰了,開羅城民衆十分恐慌,他們心不在焉地加固城防,擔心得要命,然而!

第六天清晨,在尼羅河畔的那座阿卜杜拉家族豪宅,年輕人加薩尼匆忙來到祖父阿卜杜拉·費薩爾的屋子裡,興沖沖地道:“祖父大人,卡塔泊·帕夏還有一干人等,都過河從城西出城,逃跑了!”

在華人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卡塔泊·帕夏不得不棄城而逃。

“我知道!”阿卜杜拉·費薩爾輕描淡寫地道。

“怎麼?”加薩尼吃驚地道。

“他通過我,與華人達成了協議,開羅和平歸降,否則就玉石俱焚,大家同歸於盡,所以華人放他一馬,讓開道路給他逃跑!”阿卜杜拉·費薩爾說道。

“原來如此!”加薩尼吃驚地道,難怪他祖父敢這麼淡定地在家,也不怕總督拿他是問!

“準備歡迎華人進城!”阿卜杜拉·費薩爾站起來道。

……

在一片的歡呼聲中,開羅城門大開,華軍進城!

去迎接華軍的,自然是阿卜杜拉·費薩爾組織的人手,城內其他人等那是忐忑不安。

一隊接一隊人馬,井然有序地進城。

華軍進城後,秋毫無犯,他們貼出安民告示,宣稱開羅是座和平城市,華人對此表示尊重。

第一表明尊重宗教,首先要求華軍尊敬信教者,無故不得入寺!

同時約法三章:殺人者抵命,傷人者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

再就是寬恕開羅城的官吏,運用其原來的行政組織,成立了以阿卜杜拉·費薩爾爲首的傀儡政權,即市政委員會,負責開羅市政,他們成立了警察,日常由警察負責安保,華軍儘量不參與,不攏民。

如此在順利地繼承統治方面獲得成功,也使得開羅城內民衆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開羅城內市面平靜,暫時安好。

“不打一仗真是有點可惜啊!”郝搖旗說道,他正與李來亨利用一點空閒時間,參觀金字塔。

“不可惜,一點都不可惜!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爲上上大吉!”李來亨笑道:“往後的戰鬥有的是,你還怕沒仗打!”

“這金字塔和獅麪人身像就是一堆石頭,根本無甚好看!”對於金字塔,郝搖旗不以爲然地道。

“這是歷史,就象我們的長城一樣,都是歷史!”李來亨揮手道:“金字塔是過去的歷史,新的歷史,由我們來書寫!”

他們望向開羅城,那裡有大隊民衆出城,去幫助華人修建一座新城,開羅新城!

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431節 謠言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25節琉球天變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826節 外賣來了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21節軍魂立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262節 由來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256節 三天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739節 亂亂亂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273節 虜帝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55節 打·炮·歌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
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431節 謠言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25節琉球天變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826節 外賣來了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21節軍魂立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262節 由來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256節 三天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739節 亂亂亂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273節 虜帝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355節 打·炮·歌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