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

他據理力爭道:“我東南府之人,乃歷年閩人中家境貧苦不能自存者,無奈之下出海尋一條生路,本地土地肥沃,只要肯踏實苦幹,總歸有幾口飯吃。各人立足之後,聽說那閩南大旱,災民遍野,因怕家鄉親人受苦,顧而哀求咱們出船出力,到內地把閩南願意來臺的災民接到東南府,還能有條生路。若是留在徒添吾皇負擔也,他們到得東南府,不設官府,化外之民,自由自在慣了,若立府縣,並不習慣,只怕適得其反!”

熊文燦旁邊的鐘先生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東南府歸明,本爲明人,必立州縣,方可長治久安!”

他看顏常武年輕,創下諾大基業,氣焰囂張,忍不住出聲教訓他。

顏常武失笑道:“敢問鍾先生,如立府縣,可有我東南府之治理也?”

鍾先生接不上口,東南府無府縣,卻是大治,民皆吃白米食肉穿絲綢,而閩省雖官衙齊全,民有飢色,高低之比,一目瞭然,他不能昧着良心說話。

挫了對方之氣,顏常武又分析道:“臺灣孤陷海外,乃四戰之地,東有倭寇爲患(江戶幕府確立後倭寇削減得厲害,這是嚇他們的說法),西有海盜肆虐,南有紅毛番過境,前陣子我們還與紅毛番打了一仗,我們一打二,損失了一條巡航艦,死了一個副艦長……”

他冷笑道:“就不知道福建水師可有實力對付?!”

不待回答,他傲然道:“如若福建水師歸我掌控,則來什麼都不怕!”

巡撫默然了!

大實話,福建水師羸弱是衆所周知,閩省海匪肆虐,福建水師視若無睹,上層盡都爛透了。

東南艦隊官兵以閩省居多,大家都是一樣的人,東南艦隊卻能夠做到誰擋我死,如若給福建水師接管東南艦隊,日後的臺灣有倭寇、海匪、紅毛番接踵而來,尤其紅毛番,實力絕對不弱,先前福建水師攻澎湖時要不是十打一,還用詐術(騙老實的紅毛番說要談判,結果把人家談判代表送去北京砍頭,很不地道),豈能夠對付紅毛番?

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來幾萬人的大仗,都沒死到副艦長級別,對付紅毛番卻有陣亡,可見紅毛番不好惹!

他們是堅船利炮的祖宗!

正所謂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搞定東南府,就得接下東南府的因果!

老熊腦袋急轉,想的是兩全其美的方法,但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

如果顏小子昏了頭,放棄東南府的管治去當了他的太平侯爺,且不論能否控制他麾下的驕兵悍將,紅毛番上門來,就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

熊文燦是個治世之臣,知曉臺灣扼倭國與南洋的要道,是南洋巴達維亞的荷人必經之地,絕對要與紅毛番打交道。

說實話,他對於本朝文武的能耐知之甚詳,如若東南府被全盤接收,則朝中諸勢力必將伸手往東南府五鎮,安排官員,大肆搜刮,三五年之後,東南府五鎮泯然衆地也!

老百姓們還想吃白米飯?想吃肉?想穿綢緞?

變成前世的記憶了!

小百姓們的遭遇不關因收臺得功而拍拍屁股到朝中做大官的熊文燦鳥事,頂多良心不安,但做得大官,良心早就被狗吃了。

百姓能不能吃肉是小事,可惹了紅毛番就是大事,那些酒囊飯袋對付不了(這是必然的),他們就會攀咬,說本撫處置不好,惹來紅毛番,萬一紅毛番把臺灣奪取,可就害苦老熊我了!

想到厲害處,收臺之功利心也就淡了。

所謂走一步看三步,熊文燦太清楚官員們的德性,相信他們,不如相信顏常武的承諾!

罷了,就這麼着!

他輕咳一聲,鍾先生把先前預定好的官職講出來道:“顏督軍,如若東南府歸明,乃功在千秋之事,督軍深明大義,值得嘉許!巡撫大人慾與本省都司商議,設立臺灣衛,可表奏你爲驃騎將軍,實授臺灣衛指揮使,福建海防遊擊,你原有的管轄部隊,皆歸你管,他人並不插手,你看可好?”

見到顏常武有點不解的樣子,鍾先生耐心給他講解。

這驃騎將軍是武官散職,官居二品,雖無實權,可品階高,和巡撫同級,知道顏大少傲氣,就給他一個高職司,讓他不必受他人之氣。

明朝官員是文貴武賤,往往有武官衝着比他低幾級的文官口稱“下官”,武官見到同級文官,根本硬氣不起來。

但得看情況,顏大少可不是普通的武官,他等於武裝割據,腰板特別硬。

臺灣建衛,乃福建都司之事(都司者,明朝行地方三司治理,有布政使司管政,都司管軍,按察使司管司法,但都司漸失實權,特別是該省有巡撫或者總督時,都司等於廢的),實際上熊文燦即能決定。

衛指揮使司機構定員爲: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四人(正四品)、鎮撫二人(五品)還有經歷一人(從七品)、知事、吏目、倉大使等。

顏常武爲衛指揮使,將五鎮定爲衛所,則他可以管轄所有事務,同時,衛指揮使往往世襲,意思是臺灣是他的一畝三分地。

至於“海防遊擊”,指的是遊擊將軍,率遊兵往來防禦,此銜頭讓他能夠名正言順地指揮海上部隊。

明朝的武將設置有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千總、把總等等,爲設置顏大少的官職,熊文燦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對此,顏常武表示滿意,但他指出道:“東南府之事,只歸我管轄,其他人不可越界,否則,莫謂我言之不預也!”

……

顏常武桀驁不馴,熊文燦如梗在心,但很快地,他心甘情願地表奏顏常武爲驃騎將軍、臺灣設衛,顏常武爲衛指揮使和福建海防將軍。

因爲顏常武送了三件大禮給他!

一是琉球人向朝廷表示恭順的奏摺,朝廷也要面子的,海外國家恭順進貢,營造萬國來朝的良好氣氛,絕對是好事。

二是德川幕府向大明表示恭順,在奏摺上,德川幕府自稱是“外臣”(他淡化了天皇),表示願於大明友好往來。

二是東南府送給他的“土產”,在一大堆的牛奶糖、白糖、紅糖、鹿皮、幹鹿肉、海味、朗姆酒等土產中還有一種土產,用大箱蓋着,特別沉重。

打開箱子,金光耀眼,一清點,足足五千兩金子!

好大的手筆!

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54節三聖經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852節 兩老賊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71節落子(完)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98節女婿強撐!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463節 肝圖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77節天命在我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321節 很多槍!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
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54節三聖經第1049節 戰土耳其人之英雄無敵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852節 兩老賊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71節落子(完)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98節女婿強撐!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463節 肝圖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77節天命在我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321節 很多槍!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