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

人才啊!

給出的已知條件少,得到的結論多!

“說得真有道理!”顏常武大力拍掌道。

“你覺得,什麼原因最有影響力呢?”顏常武追究道。

“按陛下的教導,人的主觀能動性佔主要的地位,臣以爲,該日不落帝國丟失土地的最大原因是在外的主體民族不夠大,就象我們現在非洲有三種統治方式,一是象蘇丹行省那種,全是中國人,忠心度最高,難以丟失領土,真要來了強敵,蘇丹行省守軍大概率會學郭昕白髮守孤城;二是埃及行省,只要我們中國力量衰落,那裡的人立即扯旗造反,別無二話!三是北非那些順從我們的勢力,他們是牆頭草,兩邊討好,只要我方力量一有衰落的兆頭,他們就會倒向我們的敵人!”

“所以啊,臣以爲最大的可能就是我們在外的人少了,如果都是象蘇丹行省那樣的土地,哪怕是有一些土地不屬於我們了,但不會全部丟失!……”戴維先生滔滔不色地道。

“關鍵在於主體民族佔有主要地位與土地!”戴維先生斬釘截鐵地道。

分析得很不錯,顏常武讚許地點頭。

“象亞丁地區的部族,我們永遠別指望他們能夠加入我們!”戴維先生黯然道:“就象阿三一樣,我們給得他們再多,他們都認爲是他們的神的關照,而是不是我們對他們的好!”

“我們曾經給過不少好處給阿三,但他們不認賬!”戴維先生無奈地道:“這裡的部族也是如此!”

戴維先生的話下達了對阿三、亞丁港部族的下場,顏常武冷然道:“既然不認可我們,那就不要給了!”

“執行‘處決地計劃!’”他下令道。

“處決地計劃”是南華帝國早就做好的計劃,就是佔領肥沃、富沃的土地上、重要的交通樞紐,解決掉原住民,取而代之是中國移民。

這很殘酷,但這就是愚昧年代,這是叢林法則大放光芒、弱肉強食的年代,列強都是這樣行事,概莫能外!

南華帝國在百萬華人下南洋時就是這麼幹的,把原住民都給處決了,得到了一塊“乾淨”的地盤,接着在蘇丹地區執行了“處決地計劃”,有所消停。

但有的地區比如亞丁港,實在是太重要了,必須處決原住民!

不動手,當我們老虎是貓啊!

南華帝國曾經有耐心地想讓原住民都吃河蟹,但發現真不容易實現,倒是在大明帝國周邊的國家想“內附”,而大明又不幹!

比方說“中國待我如父母的”朝鮮,還有安南猴子,以及倭國的大臣們,爭着說想要內附,安南猴子更是無恥地說咱在永樂爺時期與中國就是一家!

想想,得了吧。

如今顏常武決定下手,就從亞丁港開始!

“誰來執行?”顏常武詢問道。

“徐孚遠!”戴維先生推薦蘇丹總督徐孚遠道。

“他有空嗎?”顏常武懷疑地道,倒不懷疑徐孚遠的“效率”。

“蘇丹在沒有國內大筆新資金注入前,他是閒着的,不要讓他做米蟲,他可是吃雙餉!”戴維先生指的是徐孚遠領總督的職務工資與伯爵的俸祿別提有多爽,不能讓他做米蟲!

“行,就他!”顏常武一錘定音。

……

南華帝國,蘇丹行省首府喀士穆城。

喀士穆城這個名字來得奇特,乃是帝國陛下欽定,對首批去蘇丹的移民們說在尼羅河上有個類似大象鼻子的地區,乃是塊好地方,你們去找吧,找到後就定它爲首府,叫做喀士穆城,意思是大象鼻子!

得,移民們就老老實實地去找了。

結果他們真的找到了,在青、白尼羅河交匯處,就象大象鼻子,於是中國移民們就在此定居。

衆人將顏常武奉爲神靈,大家都知道他沒來過的,也沒有勘探隊來過,一說一個準!

喀土穆是兩條尼羅河的交匯處,青尼羅河在與白尼羅河匯合前的河牀中央有一小島叫“土堤”,將青尼羅河一分爲二,南邊一股水在小島南側同白尼羅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島北端同其另一股水匯合,青白尼羅河由此合二爲一,稱爲尼羅河,然後一直向北流往埃及。由於兩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經地區的地質構造不同,兩條河水一條呈青色,一條呈白色,匯合時涇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猶如兩條玉帶,堪稱喀土穆一大景觀。

中國移民認爲這是大吉利,約法三章,不得動此“風水”,城市以河流爲中心,向兩岸發展!

當時的喀士穆就是一個土著人的小漁村而已,很快就被中國移民抹去,一點痕跡都不留下來,成爲了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

喀士穆讓初來乍到的中國人陷於水深火熱中,簡直在“世界火爐”裡,氣候炎熱乾燥,年平均氣溫爲28.7℃,最高氣溫達47.2℃,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門,滾燙的熱浪就撲面而來,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點鐘去散步,地面仍散發陣陣的熱氣。

到了7、8月份雨季,傾盆大雨落下,大雨過後,還沒建立下水道的整個城市到處積水,成爲“水鄉澤國”。

倒是冬季時,酷熱蕩然無存,這時空氣清新,能見度高,儘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見,彷彿近在咫尺。

到得徐孚遠上任,大搞基建,喀士穆成了座模範城市。

寬敞的街道,盡皆硬底化,城市下可撐船的下水道,街道整潔,井井有條。

幾乎家家戶戶和各處都有那種空氣能自動換氣扇,還有水空調盛行,以及大量的“硝石”!

“硝石”可以製冰的!

如此涼爽與喀士穆有緣了,也讓移民們能夠住下去。

在喀士穆,人們生活愜意,那裡的蔬菜瓜果有的是,市場上新鮮蔬果四季不斷,花生、芝麻和豆類,到了收穫季節就堆積如山,然後牲畜業發展起來了,牲畜多,糞肥多,中國人用來漚肥產硝,一點都不浪費。

成爲了帝國本土之外的最大的火藥生產地和最多的牲畜出欄地,非常棒的土地。

除此之外,這裡開始培育阿拉伯馬,作爲軍馬生產基地!

這種體態優美,速度快捷的馬匹被大量繁殖,除了充當軍用之外,還是一流的賽馬。

這不,蘇丹總督徐孚遠正在一個賽馬場看着賽馬,這是喀士穆民間的愛好,大家喜歡看賽馬,正當賽場上你追我趕,民衆沸騰的時候,徐孚遠接到通知,說御使帶了聖旨到來!

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232節 賊勢熾第740節 進徐州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67節 好漢來投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169章 不能停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2095節 酇伯爵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2198章 東洋人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1450節 賽甘寧!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2168章 很香!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
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232節 賊勢熾第740節 進徐州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67節 好漢來投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169章 不能停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2095節 酇伯爵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2198章 東洋人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1450節 賽甘寧!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2168章 很香!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