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很香!

陳子壯的詞興大發,招呼隨從上筆墨,即時賦詞一首!

他一揮而就,寫在彩箋上道:“東南恍夢行,三十春秋,火烈騰長空,看如今,國強民富,盛世太平,金陵共慶。軍威躍陣,看華夏,山水賀太平,又領風騷,普天同慶,四海歌永寧!”

寫了題目爲“旭日城海濱公園美食節·賀太平!”

將彩箋呈到顏常武面前道:“急就章,請老闆指教!”

顏常武微笑道:“放着老闆娘在此,老闆來指教就是班門弄斧了!”

“陳公的詞是極好的,老闆娘也指教不得嘍!”楊鶯兒微笑道。

“咳,你不寫哪行呢,來一首嘛!”顏常武知道他老婆的能耐,岳父楊天生自大明請來儒學大師,一流國學高手來教過楊鶯兒,南華史上記載的是“後博覽古籍,精通經、史、子、集,造詣深厚,雖明之翰林學士亦不可勝之。”

拗不過丈夫,兩大臣也在鼓動,楊鶯兒就寫了一首詩“遊園·賀太平!”

詩爲:

“藍旗招展舞東風,金色星星耀眼明。(南華帝國國旗是藍色的底,因此爲藍旗)

華夏富強龍起舞,朝朝喜看太陽升。

萬民擁戴大南華,衆志成城賀太平。

如日中天修偉業,中興盛世秀前程。”

此乃御製詩的格調,用來應景最是恰當不過,顏常武、陳子壯與劉孔昭讚不絕口。

他們這一搞作,引起其他遊客的注意,大家仔細一看,越看越可疑,咦,某人怎麼很象廣泛印發,被掛起來的畫像中那人?

見到大家變了面色,顏常武一衆趕快起來,收拾東西,落荒而逃!

當然他們逃不脫羣衆雪亮的眼睛,大家終究認出了他來,紛紛向報社報料道:“與民同樂,帝后同遊海濱賓館”“皇帝參加海鮮陳皮美食節”“皇后娘娘作詩,大臣作詞,賀太平!”

當天的晚報銷售量暴增,人們爭看皇帝皇后的遊歷,而那家冰淇淋店把“遊園·賀太平!”、“旭日城海濱公園美食節·賀太平!”給貼了出來,生意大好!

再有人們追尋皇帝活動軌跡,“三十年”驢肉火燒老檔那裡,銷售量激增,老闆趁機開了分檔,號稱“來嘗一嘗皇帝陛下都贊好的驢肉火燒!”

且說顏常武一衆快速脫離後,楊鶯兒纏住顏常武,嬌嗔不依地道:“我與劉公各有一首詩詞,老闆怎麼不做獎勵?”

顏常武呵呵一笑,從身上扯下了一枚和闐羊脂玉佩,賜給了陳子壯。

子壯大喜,先謝了老闆,再謝老闆娘。

滿足了一個,顏常武道:“今天我陪你血拼,買多少東西都算我的!”

“好啊,好啊!”楊鶯兒拍手稱好道。

於是她大展雌風,到處遊覽、購物,把三個男人全都累倒,而她精神倍長!

他們購買了正宗的陳皮,純天然日光生曬製作而成,外觀身輕、薄、硬,散發一股藥香味。

說正宗就是正宗,南華帝國很少有假貨,因爲聰明的老百姓不想給官府找到機會將他們充軍!

由於缺乏人口,罪犯都被髮配到邊疆海島從事修地球工作,十分辛苦,且免費出工,換作誰都不想幹。

又購買了一批鹿茸、鹿鞭和鹿筋以及鹿血製劑等,南華帝國多養鹿,是出口的拳頭產品,顏常武說起當年在臺灣時靠養鹿賺錢,很多鹿皮都出口到了倭國,倭人用來制甲,臺灣軍隊也曾經裝備有鹿皮甲。

回憶當年,有點唏噓,那時地盤小,收入低,蚊子雖小也是肉,顏常武這個村長也曾多次視察自家的養鹿場,關心養鹿大業,確保出口掙外匯!

……

所謂的美食節除了食物之外,還可以購物,有互動遊戲、精彩表演、創意市集,玩遊戲還可以贏取美食!

砰砰地槍聲中,顏常武等人循聲過去一看,原來是射擊遊戲,每組三人,射得最準者,就有一份章魚小丸子進賬。

用新鮮章魚作爲原材料,並在麪糊裡調入味道,煎燒出來的章魚燒丸,是爲章魚小丸子,現做現賣,很受歡迎。

章魚小丸子是南華宮中傳出來的美味,真正的發明者正是顏常武,他有章程,指導廚師燒製出來。

此後傳到宮外,被民間發揚光大,成爲了新美食,民間人士推陳出新,形成了衆多系列,如蝦球丸、蟹丸、魚丸和鮑魚丸等。

“來,我們去打槍!”楊鶯兒象小女孩的樣子扯着顏常武去到槍攤子前,讓她與丈夫和陳子壯組成一組,這樣肯定有一份章魚小丸子進賬。

槍攤子屬免費開槍,免費提供章魚小丸子,虧本了?

不,由於人多,等不及,人們就花錢買了!

大家都吃開了,獎品是添頭。

顏常武隨意地拿起火槍,試了試,乃是一杆滑膛槍,旁邊有數把備用槍,人離靶有十米。

但見得他扣動板機,一槍就是十環,正中紅心!

再開兩槍,又是十環!

“譁!”周圍一片驚歎!

要知道這可是滑膛槍,屬於那種開槍後不知道子彈飛哪的槍種,蓋因滑膛槍由於沒有膛線,又是圓彈,瞄準後打不中是常事,軍隊用滑膛槍開戰,往往將敵人放到三十米纔開槍。

這顏常武能夠連中三個紅心,實在厲害!

楊鶯兒雀躍不止,歡呼道:“老公你真棒!”

顏常武微微一笑,他在平時有空就打槍練習,經常出去打獵,開槍對他是小意思,不過說回來,用滑膛槍連中三個紅心,倒是有點運氣。

楊鶯兒第二個上前開槍,打火槍對於南華人不算陌生,又叫做“燒槍”,屬於男女老少皆通的項目,主要是南華帝國全民皆兵,女性與小孩子也要懂得打槍。

她也沒逞強,利用槍攤子提供的槍架將槍固定後纔開槍,但見得她姿勢端正,一看就是練家子。

果然,她連開三槍,打中十六環,三槍都上了靶。

成績並不差,因爲靶子不大,又是滑膛槍,許多人都脫靶了。

接下來陳子壯開三槍,命中十二環。

他頭二槍就打中了十二環,怕第三槍加起來超過十六環,怎麼可能在領導的前面,因此他有意讓槍脫靶了。

完成射擊,得到一份章魚小丸子,楊鶯兒吃起來非常開心,還餵給顏常武一起吃。

對於富有四海的她來說,還有什麼沒吃過的!但這份食物是丈夫親手爲她掙來的,意義不同,所以很香!

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804節 不緊張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365節 血崗!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719節 進藏難!第2183章 直落(一)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828節 荷蘭艦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597節 航行中第59節搶上風口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280節 回南京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
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804節 不緊張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365節 血崗!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719節 進藏難!第2183章 直落(一)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828節 荷蘭艦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597節 航行中第59節搶上風口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280節 回南京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