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

且說主帥趙率教、監軍張春引軍四萬五千,加上伕役五千共五萬人走在後面,他們暫無前軍信息(不可能派小隊騎兵,韃子的遊騎兵厲害),但沒見到前軍敗陣的跡象,感到欣慰。

須知韃靼人軍隊可不是吃素的!

果不其然,眼看着距離大淩河城越來越近,到得離城三十里地時,韃靼軍大至!

首當其衝的是總兵吳襄率領的前鋒部隊五千,他受到了阿濟格的猛攻!

阿濟格先前敗了一陣,心火大盛,親率三百巴牙喇兵呈箭頭衝鋒,後面跟隨着二千鐵騎!

他們毫不吝嗇馬力,馬隊不斷地加速,數千匹戰馬轟轟隆隆的踐踏着大地,瘋狂的朝前猛突。原本密密麻麻的隊伍在奔跑中不住分散,很快就分出了數十支小隊伍,四面兜轉,煙塵大起,有如大軍突擊,又似猛獸慾噬,聲勢驚人之極。

他們瘋狂的奔馳射箭,每每不是射向當面,而是靈活地射往明軍側面,讓人防不勝防!

明軍隊伍中的慘叫不斷,都不知道箭從何處來,他們本來就心裡打鼓的,韃靼人來回奔馳的隊伍宛如一條慢慢絞緊的絞索,狠狠地套向他們,明軍官兵們驚恐不已,出發前的堅定作戰決心不知飛哪了!

他們有戰車,但害怕中手腳緩慢,始終無法結陣,帶着的火器打響,都不知打哪去了,手腳顫抖,居然無法再次裝填!

這怎麼還能打仗呢!

眼看着韃靼人越來越近,吳襄一看就知道要糟糕,他牙一咬,決定施展“戰前轉進坑隊友”大術,搶先逃跑,把敵人留給後面的兄弟們去對付吧,我看好你們喔,這功勞就不搶你們了!

這傢伙能夠在前二次出兵救援大淩河城都全身而逃,腳底抹油功夫第一,他的部下也很清楚他的爲人,不必多說,熟練地調轉馬頭,準備出逃。

不料,後面一騎突來,大呼道:“報!”

是個傳令兵,找着了吳襄道:“趙將軍(率教)有話,說南兵敢戰,北兵也敢戰乎?他叫你摸摸下面,還有沒有東西?”

“什麼東西?”吳襄一徵道。

“趙將軍叫你摸摸下面,還有沒有東西?”傳令兵原話照講。

大家都明白了,衆人想笑卻又不敢,吳襄呼呼喘大氣,氣到兩眼發徵,不想做孬種但又怕死,還沒有作出決定時,旁邊一個小將受激不過,大喝道“兒郎們隨我來!”

呃暈,居然是吳三桂,他主動迎擊韃靼人!

吳三桂是吳襄兒子,本來老子行事,兒子跟隨,逃得快就有世界撈,前二次都是如此,但今時不同往日。

因爲東南府火槍旅加入了戰團!

吳三桂年齡稍小於東南府老大顏常武,對於顏常武是頗不服氣的!

照他看來,自已是將門世家子弟,對方纔是小海賊一枚,出身哪比得上他?

可是看看人家顏大少,做出了什麼事業?

年紀大他吳三桂一點點(二歲),已是省級的大豪,坐擁大艦隊,雄兵數萬,一省之地,人傳他的銀子比皇帝還多!敢與二任督師袁崇煥和孫承宗這等位極人臣的大將侃侃而談,坐而論道,而他吳三桂哪能這等的牛叉!

這次出戰,前軍沒敗,反倒是自家要敗陣了,兩下一對比,吳三桂腦海裡電閃石火,想起了顏常武,他知道,只要他這一撥馬而逃,那就是徹底地敗了!

將門虎子?

犬子!

不,絕不能敗給海賊之子!

吳三桂也怕死,但給趙率教這一激,於是吳三桂站了出來大聲呼叫“兄弟們給我頂住!”

氣到吳襄衝過去,給他一記重重馬鞭,冀將他打醒,怒罵道:“你發什麼瘋?!”

吳三桂氣虎虎地道:“爹,我不走,要走你走!”

兩父子如鬥牛般地瞪着眼,感覺到兒子的堅定,吳襄軟了下來道:“好兒子,我知道你想什麼,你要爭一口氣,做父親的怎麼能不成全你呢!”

他慘笑道:“罷了,就讓我們兩父子死一起吧!”他雙眉一豎,吼道:“今日我吳家軍誰都不許退,有死而已!”

將是兵中膽,將領不退,兵多不會退!

明代兵爲將領私用現象嚴重,許多兵淪爲將領的家丁兵,不聽其他人命令,只怕家主命令,當家主不退,他們也不敢退,退了,家人會受苦的!

韃靼人箭如飛蝗,吳家軍死傷極多,前列原本密集的隊形變得稀疏了很多,不時有中箭者血流如注,大聲慘呼着被後隊拖下去,又或者是一頭栽倒,再不能說話。

見到韃靼人挨近,吳家軍一起開火,三眼銃和虎蹲炮齊射,砰砰作響,如中流砥柱般敵住韃靼兵!

大將在場給他們帶來的膽量,官兵們動作起來,似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手不抖了,他們飛快裝彈,不停地發射。

明朝火器說厲害不厲害,說不厲害也厲害,三眼銃是明軍重要的單兵火藥武器,能連續施放,構成密集火力,有利於壓制騎兵。

加上魯密銃、虎蹲炮齊射,打得嗨了,一羣羣韃靼軍倒下馬去!

阿濟格簡直要氣瘋了,明軍抱成團,瘋狂射擊,火器威力大盛,將他的部隊阻擋在陣外!

明軍越戰越明白,漸入佳境,他們發揮了戰車的作用,用以阻敵和攻擊,韃靼軍雖勇,但衝到戰車前無法突破,稍一遲滯,結果給火器打得他們人馬俱倒!

韃靼軍前進受挫,面對明軍堅陣,部隊有動搖之勢,那些想逃的韃靼人給軍官砍倒,攻勢稍復,繞陣而走,當天狂射箭矢,箭如雨落在陣中。

吳襄正在指揮部隊,一箭從他部屬重重保護的盾牌縫隙落下,透過衣甲,箭傷左脅,血流如注!

他怕影響到軍心,只說道:“這幫龜兒子的,什麼地方不好射,居然射勞資的屁股!”

低聲叮囑親衛包紮傷口,其他部下以爲他傷得不重,軍心遂安。

至於吳三桂小子,上躥下跳的,到處打槍,哪裡危險就往哪趕,都司吳可琪是吳府老人,勸他道:“少將軍可安定些,只要你們父子在,這戰敗不了!”

他無意中說出勝敗的成因,吳三桂稍停,明軍有吳家父子督陣,終究不敗,人人開槍打炮,阿濟格竟衝不進來!

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022節 嗨咖啡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2016節 大豬肉!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448節 硬剛(四)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61節追殺敵船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656節 行途中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98節臺灣設府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20節軍制確立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115節金銅童子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0節修路風波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59節搶上風口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80節大海戰(二)
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022節 嗨咖啡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2016節 大豬肉!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448節 硬剛(四)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92節揚名立萬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61節追殺敵船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656節 行途中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98節臺灣設府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20節軍制確立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115節金銅童子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0節修路風波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59節搶上風口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180節大海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