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

且說孫承宗被罷職,下野回到老家北直隸保定高陽,此時他已經七十有一,這一輩子也沒白過,貴爲帝師,位極人臣,爲國立過大功,享受過潑天的榮華富貴,也不想什麼了,不圖謀起復,就在家裡頤養天年,閉門不出,安心讀書。

雖說去職,但他畢竟地位尊崇,既然他安靜,大明的官員們也不想惹他,不打擾他的生活。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天,在他家大門前來了一個奇特的客人,一頭白髮,卻是紅光滿面,看上去不過人到中年,穿着普通的儒衣,氣場強大,如果給督撫官員們見着,都會承認與吾輩同列也!

他帶着兩個隨從和一隊精幹的保鏢,那些保鏢腰間鼓鼓,顯然帶了傢伙,不過他們並不擔心路上的差役捕頭和守門兵,他們帶了兩廣總督的公文,前往保定公幹。

隨從上去打門,門房開了,一個老頭探出頭來,收到一份燙金拜貼,乃東南府陳衷紀求見!

此人名聲在東南地區是如雷貫耳,大明高層也知道他的名字,但老門房卻不知曉,遂擋駕道:“我家老爺不見外客,不是熟人不見!”

“確實是熟人!”陳衷紀含笑道:“你就說他門生顏常武的叔叔陳衷紀來拜,他肯定見的!”

門生那又不同,老頭說道:“那你等着!”把門一關,老頭徑去通報。

不久,中門大開,一個儒雅中年人出來道:“孫鈐代家父歡迎陳先生的到來,陳先生遠道而來,辛苦了!”

“世兄客氣了,有勞!”陳衷紀說道。

“請!”

“請!”

兩人謙讓一下,並肩入府。

孫鈐者,孫承宗三兒,深得其父教導,爲人謙和,有淳淳之風。

陳衷紀見孫府並不奢華,類似着北國普通地主老財的宅院,卻很雅緻,隱約有琅琅讀書聲傳出來,暗暗點頭。

詩書世家,名不虛傳。

孫承宗在家中書房見客,他這書房堆滿了書籍,連書架上都疊着書本直到屋頂,因此屋內還放了架梯,讓陳衷紀意外的是,他掃過書架,見到了東南府所出的一批書籍,乃是物理、天文學、醫學、航海學、數學還有顏常武所著的《艦隊戰》等等!

這《艦隊戰》是去年新出,這些年來,顏大少與荷蘭人在海上大打出手,屢有心得,寫下此書,作爲海軍的標準讀本。

“晚生陳衷紀見過孫大人!”陳衷紀搶前一步作揖道。

“下野閒人,哪是什麼大人了,陳先生客氣了,叫我稚繩公就行了,請坐!”孫承宗手指一張椅子道。

“謝坐,稚繩公叫我瑞業得了!”陳衷紀說。

“哦,老夫還是頭一回聽到陳先生的字,瑞業,瑞業,顏少陽得你相助,真是瑞氣十足,偉業必成哪!”

“稚繩公過譽了,那是我家少爺雄才大略,我不過在他手下混口飯吃而已!”陳衷紀說得非常謙虛地道。

“瑞業有何見教?你深入內地,過於冒失了!有什麼事,可書信一封,差人送來即可!”孫承宗詢問道。

東南府雖說是大明的,但大明官員們都知道他們就是反賊,陳衷紀是二當家,說不定有些正義感過盛的官員想找碴。

“特爲稚繩公而來,衷紀若不親自來,實屬不敬!”陳衷紀取出信封一個,並未封口,恭敬遞給孫承宗道。

孫承宗拆開一看,乃顏常武所寫,首先向孫承宗請安,又言述了東南府打下巴達維亞和改制兩件大事,然之後欲請先生移駕東南府,早晚也好請教云云!

這大少爺好生厲害,主意打到了孫承宗的頭上,要是孫承宗赴臺,那東南府的聲譽就會攀上一個新臺階!

畢竟孫承宗做過帝師,是文壇領袖,雖說下野,但依舊有!

看過信之後,孫承宗只是笑笑道:“少陽有心了!”

他不置可否,陳衷紀也不着急,與他閒談起來。

“稚繩公請看!此乃東南亞大地圖!”

陳衷紀取出一幅地圖,在書桌上展開,孫承宗立即到桌前觀閱,陳衷紀指出了大陸、東南府,往下則是菲律賓羣島,加裡曼丹島、馬六甲海峽兩邊的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爪哇島、馬都拉島、巴厘島、小巽他羣島、蘇拉威西島、馬鹿加羣島等等。

孫承宗看着地圖,感嘆道:“世界如此之大,我們都是井底之蛙!”

“這些島嶼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取之可作我漢人萬世之基!”陳衷紀介紹道。

“我家少爺不對大陸感興趣,乃是有意攻略東南亞,奪取這些大島!”陳衷紀說道:“這些地方民衆愚昧落後,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家少爺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務必達到目的,佔領整個東南亞!”

陳衷紀正色道:“爲我漢人子孫後代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稚繩公豈可坐視不理!”

“老夫沒說不去啊!”孫承宗微笑道。

“稚繩公同意了?”陳衷紀驚喜地道。

“正是!”孫承宗慨然應允。

他承認他看到這幅地圖,徹底地怦然心動,若能奪取喏大的東南亞爲漢人的地盤,功在千秋!

老夫聊發少年狂,不理世人之譭譽,管他什麼帝師督師和太師的,只要能夠奪取東南亞,老夫提刀親自上!

他老而彌辣,他的命運本應在崇禎十一年而終止,是年建虜入寇,進攻高陽,70多歲高齡的孫承宗親自組織守城,力抗建虜,城破後自縊而死。

但他到東南府去,應該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慘事,而他的智慧和聲望,也將讓東南府受益良多!

當晚陳衷紀留宿孫府,與孫承宗秉燭夜談,陳衷紀說起東南府的經歷,他是主要的參與者,如數家珍,說得頭頭是道。

孫承宗多是聽,偶爾發問,然後他感觸良多:

“清談誤國,實幹興邦!”

“積極發展經濟,讓民衆得到實惠,收買民心,同時教化民心,不得了啊!”孫承宗嘖嘖稱讚道:“不過你這東南府的成功很難複製,你們有貿易獲利巨大,不必盤剝百姓。”

“不然!”陳衷紀反駁道:“大陸更加有利,人多力量大,若給我家少爺秉政,他會‘集中力量辦大事’,別說什麼黃臺吉綠臺吉藍臺吉的,三年即平!”

對他這種大言不愧的話,孫承宗還真拿不出話來辯他,因爲他知道東南軍的戰鬥力。

兩人談到差不多十二點意猶未盡,還是陳衷紀不敢打擾老人而主動告辭。

……

第二天一早,孫府車隊出門,打着往城外山神廟進香的名義,孫承宗帶着二個兒子孫鈐和孫鎬以及三個孫子,欲金蟬脫殼,徑奔天津。

馬車急行,但是離城五里後,聽到後面馬蹄城響起來,有人大叫道:“孫太傅請慢走!”

定睛一看,同行的孫鈐認得是高陽縣令鄧巖忠,帶着一隊衙役趕來!

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93節喜與悲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699節 先說服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2180章 定名分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48節過春節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23節刺客(一)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241節過線者死!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98節女婿強撐!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854節 展會中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47節 硬剛(三)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852節 兩老賊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
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93節喜與悲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699節 先說服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2180章 定名分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48節過春節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23節刺客(一)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241節過線者死!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98節女婿強撐!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854節 展會中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47節 硬剛(三)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852節 兩老賊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