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

熊永媚其實以前也學習過政務處理,不怎麼放在心上,現在要留下來,只好老老實實地學習,由楊鶯兒手把手地教。

“現在管理政務和軍務,好管了許多!”楊鶯兒說道。

“因爲都有計劃,每年要做什麼,一段時期要做什麼,我們都開過大會討論,暢所欲言,最終達成共識。”楊鶯兒說道。

是的,來自大天朝的顏大少,怎麼會不來什麼“三五計劃”和什麼“××長期規劃”呢!

“待大計劃生成,就訂製小計劃,一年一個小目標,幾年一個大目標,步步爲勞,建設我們的……國家!“楊鶯兒是巾幗不讓鬚眉,知道東南府最終會立國。

“行事依法依規,不可偏離法律法規,要以身作則,否則上行下效,法律訂了沒有用。”

“如果覺得法律不適合,那就修改,或者出更正,進行釋法,不能因法律有問題而踐踏法律。”

“一定要做預算,做好預算,執行預算,不出大偏差!”

“軍隊第一重要,要收買軍心,但同時亦要立下規矩,軍隊以服從軍令爲天職,必須服從軍令,不得軍令,不可調動!軍人不可干政,任何軍人敢於干政的,從快、從重、從嚴處理!這是天條!”

“再有商人,商人有錢,給他們立的規矩就是商人賺他們的錢,按要求交稅,政事、軍務不關他們的事!這也是天條,哪一個官員與商人勾結的,同樣是從快、從重、從嚴處理!”

“要讓他們怕你,如果不怕你,那麼你的管治就有問題了!”

“不要輕易表態,表態時要準確,儘量減少歧義。”

楊鶯兒淳淳教導,講出了東南府行政和治軍的精髓,熊永媚老實聽教。

她先是學習,然後學批文件,由楊鶯兒與孫承宗進行評審她的得失。

在同事的過程,熊永媚明白了孫承宗爲何得到顏常武的信任,因爲他大有謙謙君子之風,慣常以理服人而不是強壓,例如爲熊永媚批改她的“作業”時,寫上一大堆評語,爲什麼要這樣,爲什麼不應該這樣,事例典故在哪裡,都清清楚楚。

她情不自禁對楊鶯兒道:“姐姐,孫老大人來我們東南府,真幫了不少的忙啊!”

“這就是氣運!”楊鶯兒說道:“諸多英雄豪傑齊聚,孫老大人恰逢其會!”

“要懂得‘謀’與‘斷’,作爲指揮官,重點在於‘斷’!”楊鶯兒取出一份文件,乃是在臺灣嘉義地區鹽場擴大生產之事,出現兩方面意見,一方認爲目前東南府財政銀根緊張,且大明市場有的飽和,有的難以進入,不易投入。

另一方則認爲可以開拓海外市場,爭取多賺銀子,例如出口到倭國和安南。

說起來倭國在食鹽方面有點苦B,雖然海岸線很長,可是光線不足,颱風也喜歡照顧倭國,導致空有大海在側,居然食鹽缺乏。

安南能夠曬鹽,質量奇差無比,也是一個出口的重要對象。

楊鶯兒的批示是看能夠擠出的預算多少建設新鹽場,沒有最好,但卻有最不壞;不求完美,只求有所進步。

“夫君說過,這叫做小步快走!”

“這世上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不壞的選擇!”楊鶯兒告誡道:“不要以爲自己選擇得最好,很可能過上一陣子,再回過頭來看時,你才發現你的選擇很可笑!”

“你親眼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

她打開檔案櫃,取出兩份機密卷宗,乃是《孫承宗投明案》,還有《斯托姆裡通外國案》。

這兩位是誰?一個是東南府“資政”和“留守”,主持東南府政務,德高望重;洋人斯托姆歸順得很早,早已歸化,成爲東南府戰爭部副部長,主持東南府軍務。

兩人分爲軍政首腦,真要是投降外方勢力,對東南府打擊之大,實在難以述說影響。

熊永媚翻開卷宗,《孫承宗投明案》乃是一個冤案,所幸並未造成損失。

東南府開埠,與海那邊大明交往密切。

作爲大明前帝師,今東南府的重要官員的孫承宗,訪客不少,其中有位遼人,叫做趙萬山,舉人出身,最近才過海到臺灣來,客居臺灣,依靠所攜積蓄爲生,他拜訪孫承宗,多是請教學問,不說其他事。

孫承宗爲人古道熱腸,提攜後進,耐心作答。

本來沒什麼,卻不想趙萬山一次過海時,給警察搜查出機密文件,有孫承宗親筆書信,收信人叫做溫體仁。

溫體仁,大明首輔!

孫承宗的信中向溫體仁坦承他是身在曹營身在漢,只待事機成熟,必揭竿而起,裡應外合,大事可成!現附上機密文件兩份。

機密文件乃東南府的臺灣兵力佈防圖,還有臺灣經濟數據。

經查證,信的筆跡是孫承宗所爲,機密文件也是真的,準確無誤!

拷打趙萬山,他承認他受孫承宗委託,過海把文件和書信交給接應人。

東南府情報局過海捉人,可惜落空,對方提前撤離。

這下事情嚴重了,情報局卷宗到達楊鶯兒案頭,由她決定該採取什麼行動,要動孫承宗這一級別的官員,必須由楊鶯兒點頭。

“那後來你是怎麼想的,姐姐?”看得熊永媚有種驚心動魄之感,立即追問道。

“我想了一晚!”楊鶯兒微微一笑道:“既想到君以國士待他,他必以國士待君;又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後來呢?”熊永媚催促道。

“我直接找他來,給他看卷宗!”楊鶯兒微笑道。

“怎麼樣呢?”熊永媚急於追尋謎底,趕快問道。

“他一看他的‘信’,就笑了,說是假的,當即重寫一封信對比!”楊鶯兒說道。

卷宗裡有兩封字跡幾乎一樣的信,但給楊鶯兒指出兩封信中的不同,筆劃細節不同,乃是僞造!

重審趙萬山,最終他承認他因家人給滿清扣押,滿清逼迫他行反間計,欲斷東南府一條胳臂。

那個教他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滿清官員,就叫做范文程!

范文程不愧是滿清忠狗,悍然出手,要是大明就會中招了,只是遇到了充滿自信的東南府,挫敗了他的陰謀!

信是趙萬山得到了孫承宗的字跡後僞造的,至於文件是他重金收買了東南府政府內部的抄寫員傳出來。

於是案件告破,相關人員都給流放東南亞去了,沒造成損失。

“其實姐姐你還是信了孫老大人!”熊永媚指出道。

“對,我是信了他,他這麼老了,還不保守晚節,難道想做‘三姓家奴’?”楊鶯兒微笑道。

三姓家奴-----呂布,降了一個又一個的勢力,而楊鶯兒不相信孫承宗會這麼厚顏無恥!

至於紅毛番斯托姆的案件則簡單得多,乃是他接見荷蘭老家來人,給人舉報,後來查無實據,之後他就謹慎了許多。

案件聽得熊永媚津津有味,她覺得部下的忠誠非常重要,她請教楊鶯兒,如何保證屬下的忠誠。

楊鶯兒回答:“忠誠是太過珍貴美好的品質,在情人和朋友間或許存在,在上位者和部屬之間,卻沒有資格去奢求。”

只能收買其忠心,同時還要提防着他們!

既要用,又要防!

一旦你太過相信部下,那你大禍臨頭也就近了。

“所以,上位者很難有朋友!”楊鶯兒惆悵地道:“象夫君與戴維先生的朋友關係,是非常非常難得的!”

第2016節 大豬肉!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461節 老傢伙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257節 下戰書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859節 吃得好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064節 招供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448節 硬剛(四)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2184章 直落(二)第365節 血崗!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1273節 虜帝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332節 摸營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
第2016節 大豬肉!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461節 老傢伙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257節 下戰書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859節 吃得好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064節 招供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448節 硬剛(四)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2184章 直落(二)第365節 血崗!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1273節 虜帝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332節 摸營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